图书介绍
大潮下的情感波动 变革社会心理透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崇顺,王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231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潮下的情感波动 变革社会心理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章 导论1
一、改革心理研究的时代背景1
(一)世界性的历史潮流1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5
(三)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9
二、改革心理概念的一般规定13
(一)改革心理的内涵和特征13
(二)改革心理的成因18
(三)改革心理的主体结构19
(四)改革心理和改革意识22
三、改革心理研究的意义25
(一)改革心理研究的现实意义25
(二)改革心理研究的理论意义27
(一)改革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架30
四、改革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架和方法论原则30
(二)改革心理研究的方法论原则32
第二章 动力论42
一、心理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42
(一)改革动力和心理动力4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系统47
(三)社会心理在改革动力系统中的地位50
(四)改革动力的心理机制55
二、改革心理动力的系统结构59
(一)社会心理的内隐系统60
(二)社会心理的外显系统75
第三章 条件论90
一、改革的社会心理环境90
(一)改革心理环境的复合性90
(二)改革心理环境的静态结构95
(三)改革心理环境的动态结构100
二、改革主体的心理素质110
(四)信息环境对改革心理环境的影响110
(一)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111
(二)弘扬改革精神与改造民族性格116
(三)塑造健全人格与整合异质文化120
三、现实变革与观念变革的条件关系125
(一)现实变革与观念变革的双向依存125
(二)观念变革的浅层表现128
(三)观念变革的深层冲突132
第四章 态势论138
一、我国社会改革心理的主导倾向138
(一)对改革方向的普遍认同138
(二)对改革意义的社会共识139
(三)对改革参与的共同意向141
(四)对改革前景的共同信念143
二、改革心理嬗变的阶段特征145
(一)改革的酝酿阶段——社会心理的躁动时期146
(二)改革的早期发展阶段——社会心理的憧憬(期待)和观望时期151
(三)改革的全面发展阶段——社会心理热情高涨157
(四)改革的深化和调整阶段——社会心理由困惑波动到出现转机的波动频率和波幅增长时期164
三、改革心理嬗变的主要趋势170
(一)心理冲突的双向趋势170
(二)心理反应的深层化趋势175
(三)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179
(四)改革意向的外投趋势185
第五章 涨落论189
一、“混沌运动”——社会心理的基本态189
(一)社会心理的无序无律192
(二)社会心理的有序有律193
(三)混沌是社会心理演化的起点和终点194
二、系统开放——社会心理在外力场的作用下远离平衡态199
(一)改革前社会心理的封闭性199
(二)改革给予社会心理的信息输入200
(三)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机制201
三、非线性效应——社会心理的内部放大机制203
(一)反应碰撞——产生新的社会心理因素204
(二)亲和力——大型社会群体之间的心理互动增强206
(三)社会心理的反应速率及演化方向207
四、涨落——社会心理的有序之源209
(一)社会心理的内涨落与外涨落209
(二)社会心理巨涨落的形成过程211
(三)社会心理巨涨落的稳定态--新的高级有序217
五、分叉-对称破缺——社会心理的演化轨迹218
(一)社会心理的进化是一个对称破缺的过程220
(二)对称破缺是社会心理最基本的进化机制220
(三)社会心理的优化路径223
(一)相干——社会成员之间广泛、活跃的信息交流和情绪感应225
六、相干、协同与相变——社会心理的自组织与结构性突变225
(二)协同——社会心理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度与关系结构228
(三)相变——社会心理演化的非累积性、非连续性和结构性突变229
第六章 差异论235
一、各群体的改革意识差异235
(一)对改革的直接反应、评价235
(二)对改革的认知243
(三)对改革的期望249
二、社会认同和群体地位意识252
(一)社会认同252
(二)各群体的自我评价262
(三)各群体的相互评价266
三、对改革措施的反应272
(一)对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反应272
(二)对政治体制改革措施的反应277
(三)对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反应286
(一)各群体的综合评价298
四、群体差异的综合分析298
(二)群体心理相互关系的宏观结构及其演化303
第七章 调控论310
一、改革心理调控的特点和意义310
(一)改革心理调控的特点310
(二)改革心理调控的意义314
(三)改革心理调控的现状与缺陷316
二、改革心理调控的系统结构318
(一)改革心理调控系统的外部环境318
(二)改革心理调控的决策系统319
(三)改革心理调控的操作系统320
(四)改革心理调控的受控系统322
三、改革心理调控的基本任务322
(一)优化社会心理环境322
(二)调整社会心理结构324
(三)防治社会心理障碍326
四、改革心理调控的目标328
(一)改革意识的强化329
(二)现代人格的塑造330
(三)价值取向的校正332
(四)群体整合性的正向发挥334
五、改革心理调控的运行流程336
(一)科学地进行调控设计337
(二)有效地运用调控机制340
(三)灵活地掌握调控方法与技术343
(四)发挥监控反馈体系的作用346
六、改革心理调控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347
(一)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348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应348
(三)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350
(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352
后记353
热门推荐
- 66883.html
- 753048.html
- 3366625.html
- 733571.html
- 1160358.html
- 3131379.html
- 1957253.html
- 1328578.html
- 2836994.html
- 1656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3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95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7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7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9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7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1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6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9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