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 杨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8129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120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1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5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7

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10

本章小结12

思考与练习13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14

2.1 传输介质15

2.1.1 有线介质15

2.1.2 无线介质18

2.1.3 传输介质的选择19

2.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20

2.2.1 信息、数据和信号20

2.2.2 数据通信系统基本结构21

2.2.3 通信信道的分类22

2.2.4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23

2.3 数据的传输方式25

2.3.1 数据的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25

2.3.2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26

2.3.3 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27

2.3.4 单工通信、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27

2.3.5 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28

2.4 数据的编码和调制技术29

2.4.1 数字数据的调制30

2.4.2 模拟数据的调制32

2.5 数据交换技术33

2.5.1 电路交换33

2.5.2 存储转发交换34

2.6 信道复用技术36

2.6.1 频分多路复用FDM37

2.6.2 时分多路复用TDM37

2.6.3 波分多路复用WDM38

2.6.4 码分多路复用CDMA38

2.7 差错控制技术38

2.7.1 通信信道中的噪声39

2.7.2 差错产生的原因39

2.7.3 差错的控制39

2.7.4 差错编码39

2.8 上机实训——双绞线网线制作41

2.8.1 实训目的41

2.8.2 实训要求41

2.8.3 实训内容41

本章小结43

思考与练习43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46

3.1 网络体系结构及概念46

3.1.1 层次结构及相关概念46

3.1.2 网络体系结构48

3.1.3 网络协议48

3.1.4 网络服务48

3.1.5 OSI参考模型49

3.1.6 TCP/IP参考模型51

3.2 物理层52

3.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52

3.2.2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53

3.2.3 数据线路及相关设备53

3.2.4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54

3.3 数据链路层55

3.3.1 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55

3.3.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55

3.3.3 数据链路层的服务56

3.3.4 链路级流量控制56

3.3.5 链路级差错控制58

3.3.6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59

3.4 网络层59

3.4.1 网络层的概念59

3.4.2 网络层的功能59

3.4.3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59

3.4.4 网络层路由选择61

3.4.5 网络层协议62

3.5 传输层62

3.5.1 传输层的地位和作用62

3.5.2 传输层的功能63

3.5.3 传输层的服务63

3.5.4 网络服务质量64

3.5.5 传输层协议类型64

3.5.6 传输控制协议65

3.6 高层65

3.6.1 会话层65

3.6.2 表示层65

3.6.3 应用层65

3.7 上机实训——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65

3.7.1 实训目的65

3.7.2 实训设备65

3.7.3 实训内容66

3.7.4 预备知识66

3.7.5 实训步骤66

本章小结70

思考与练习71

第4章 局域网技术73

4.1 局域网概述73

4.1.1 局域网的特点73

4.1.2 局域网的传输媒体74

4.1.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74

4.2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77

4.2.1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77

4.2.2 局域网的协议数据单元封装形式78

4.2.3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78

4.2.4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79

4.2.5 局域网标准80

4.2.6 介质访问技术81

4.3 以太网技术83

4.3.1 以太网概述83

4.3.2 10Base-2组网84

4.3.3 10Base-5组网84

4.3.4 10Base-T组网85

4.3.5 100Base-T组网86

4.3.6 千兆网技术87

4.3.7 交换式以太网技术88

4.3.8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90

4.4 令牌环与FDDI技术92

4.4.1 令牌环92

4.4.2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93

4.5 上机实训——办公室局域网组网95

4.5.1 实训目的95

4.5.2 实训要求95

4.5.3 实训内容95

本章小结97

思考与练习98

第5章 广域网100

5.1 广域网简介100

5.2 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101

5.2.1 PSTN的定义101

5.2.2 PSTN的历史101

5.2.3 PSTN的结构102

5.2.4 PSTN承载业务的转变103

5.2.5 PSTN如何承载数据业务104

5.3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04

5.3.1 ISDN的定义104

5.3.2 ISDN的由来及发展105

5.3.3 ISDN的结构106

5.3.4 ISDN如何承载多种业务107

5.4 分组交换数据网——X.25108

5.4.1 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定义108

5.4.2 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的发展108

5.4.3 X.25的网络结构109

5.4.4 X.25的协议结构110

5.4.5 分组交换的工作方式111

5.4.6 分组交换网的优缺点111

5.5 帧中继FR网112

5.5.1 帧中继网的定义112

5.5.2 帧中继的由来112

5.5.3 帧中继网的结构112

5.5.4 帧中继的协议结构113

5.6 数字数据网DDN114

5.6.1 DDN的定义114

5.6.2 DDN的由来114

5.6.3 DDN的组成结构115

5.6.4 DDN的特点116

5.7 同步数字体系SDH116

5.7.1 SDH的定义116

5.7.2 SDH的由来117

5.7.3 SDH的组成结构117

5.7.4 SDH的优缺点118

5.8 异步传输方式ATM119

5.8.1 ATM的定义119

5.8.2 B-ISDN的由来120

5.8.3 ATM网的组成结构120

5.8.4 ATM的协议结构121

5.8.5 ATM的优缺点122

5.9 上机实训——帧中继123

5.9.1 实训目的123

5.9.2 实训要求123

5.9.3 实训内容123

本章小结124

思考与练习125

第6章 网络互连技术126

6.1 网络互连概述126

6.1.1 互连的概念126

6.1.2 互连类型127

6.2 网络连接设备130

6.2.1 中继器与集线器130

6.2.2 网桥与交换机135

6.3 网络互连设备140

6.3.1 路由器与网关140

6.3.2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及网关的比较145

6.4 上机实训——网络互连147

6.4.1 实训目的147

6.4.2 实训要求147

6.4.3 实训内容147

本章小结151

思考与练习152

第7章 TCP/IP协议155

7.1 TCP/IP协议简介155

7.2 应用层协议157

7.2.1 TCP/IP应用层协议概述157

7.2.2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157

7.2.3 文件传输协议FTP158

7.2.4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159

7.2.5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60

7.2.6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161

7.2.7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62

7.3 传输层协议164

7.3.1 TCP/IP传输层协议概述164

7.3.2 传输控制协议TCP164

7.3.3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166

7.4 网际层协议167

7.4.1 TCP/IP网际层协议概述167

7.4.2 网际协议IP168

7.4.3 网际控制消息协议ICMP176

7.4.4 地址解析协议ARP177

7.4.5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178

7.5 IP地址设置与类别区分178

7.5.1 实验目的178

7.5.2 实验内容178

7.5.3 所需设备178

7.5.4 所需知识与技能178

7.5.5 实验步骤179

本章小结182

思考与练习183

第8章 因特网接入技术185

8.1 接入技术简介185

8.2 拨号接入技术187

8.3 数字用户线DSL接入技术189

8.3.1 ADSL190

8.3.2 VDSL193

8.3.3 其他DSL技术194

8.4 Cable Modem接入技术194

8.4.1 HFC概述194

8.4.2 HFC结构195

8.4.3 Cable Modem接入195

8.5 光纤接入技术197

8.5.1 光纤接入网概述197

8.5.2 光纤接入网的构成197

8.5.3 光纤接入网的拓扑结构198

8.5.4 光纤接入网的分类198

8.6 无线接入技术199

8.6.1 固定无线接入系统199

8.6.2 移动无线接入系统201

8.7 其他接入技术202

8.7.1 以太网接入技术202

8.7.2 电力线上网PLC方式202

8.8 接入技术的比较203

8.9 上机实训——ADSL接入因特网204

8.9.1 实训目的204

8.9.2 实训要求204

8.9.3 实训内容204

本章小结207

思考与练习208

第9章 因特网应用210

9.1 WWW服务与搜索引擎210

9.1.1 WWW服务210

9.1.2 搜索引擎214

9.2 电子邮件服务216

9.2.1 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216

9.2.2 Outlook Express的使用218

9.3 文件传输服务223

9.3.1 文件传输的基本概念223

9.3.2 CuteFTP软件的应用223

9.4 网络电话225

9.4.1 网络电话的基本概念225

9.4.2 网络电话的应用225

9.5 P2P技术227

9.5.1 P2P技术的基本概念227

9.5.2 P2P文件下载228

9.5.3 P2P即时通信230

9.5.4 P2P网络媒体232

9.6 上机实训——常用工具的使用233

9.6.1 实训目的233

9.6.2 实训要求233

9.6.3 实训内容234

本章小结238

思考与练习239

第10章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241

10.1 Windows Server 2003概述241

10.2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245

10.3 用户与权限管理246

10.3.1 管理本地用户246

10.3.2 管理本地组249

10.3.3 活动目录的使用251

10.4 打印机设置254

10.4.1 如何配置打印机254

10.4.2 如何配置打印机服务器256

10.5 IIS257

10.5.1 IIS的基本概念257

10.5.2 Web站点的创建258

10.6 上机实训——组网实战261

10.6.1 实训目的261

10.6.2 实训要求261

10.6.3 实训内容263

本章小结266

思考与练习266

第1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269

11.1 网络安全概述269

1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269

11.1.2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270

11.1.3 网络安全服务271

11.2 计算机病毒273

11.2.1 计算机病毒概述273

11.2.2 常见病毒275

11.2.3 预防病毒277

11.2.4 常用杀毒软件简介279

11.3 防火墙281

11.3.1 防火墙的概念与功能特点281

11.3.2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282

11.3.3 常见的防火墙结构284

11.3.4 防范攻击286

113.5 防火墙产品选购和使用287

11.4 上机实训——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292

11.4.1 实训目的292

11.4.2 实训要求292

11.4.3 实训内容292

本章小结295

思考与练习295

参考文献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