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与教学成果评审实用手册 第3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与教学成果评审实用手册 第3卷
  • 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中国教育出版社
  • ISBN:75011673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1378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472页
  • 主题词:紧急事件-公共管理-研究;紧急事件-对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与教学成果评审实用手册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高校教育评估基本原理3

第一章 高校教育评估概论3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产生与发展3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概念与特征14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意义与作用20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主要类型24

第五节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的基本依据28

第二章 高校教育评估的一般过程34

第一节 教育评估的准备阶段34

第二节 教育评估的实施阶段39

第三节 教育评估的结果处理阶段44

第四节 教育评估过程中的心理分析与调控45

第三章 高校教育评估的指标体系53

第一节 评估指标体系的概念与作用53

第二节 教育评估指标系统的设计58

第三节 教育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65

第四节 教育评估标准的制定70

第四章 高校教育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处理74

第一节 收集教育评估信息的方法74

第二节 教育评估信息的测量方法79

第三节 教育评估信息的统计方法86

第四节 教育评估信息的模糊评判方法95

第五节 教育评估信息的综合处理方法104

第五章 高校教育评估的再评估113

第一节 教育评估再评估的概念及其标准113

第二节 教育评估再评估的方法117

第三节 教育评估再评估的内容与实施125

第二篇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概论133

第一章 高校教学工作及其评估133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133

第二节 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现状138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142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依据144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147

第一节 办学指导思想147

第二节 师资队伍148

第三节 教学条件及其利用149

第四节 教学建设与改革150

第五节 教学管理151

第六节 校风建设152

第七节 教学效果153

第八节 特色项目155

第三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实践156

第一节 我国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发展历程156

第二节 高校教学评估的规范化与个性化157

第三节 高校教学评估民主机制与专家权威性160

第四节 高校教学评估材料依据与事实依据164

第五节 高校教学评估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165

第六节 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167

第七节 构建与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评估文化170

第四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有关文献174

大力推进教学评估工作,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174

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工作的改革与发展183

正确理解评估方案 认真做好评估工作186

刘凤泰在2005年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讨班上的讲话198

李志宏副主任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205

第三篇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组织与实施211

第一章 高校教学评估的组织机制211

第一节 校教学评估领导小组211

第二节 校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212

第三节 教学研究与评估中心212

第四节 院(部)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和督导组213

第二章 高校教学评估的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214

第一节 评估中心与相关部门、单位的关系214

第二节 评估运行程序与信息反馈方式215

第三节 高校教学评估的激励机制216

第三章 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程序217

第一节 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程序217

第二节 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222

第四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实务问题解答227

第四篇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体系与评估方案247

第一章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概论247

第一节 教学工作评估方案概述247

第二节 教学工作评估方案的要求249

第二章 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创新253

第一节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概述253

第二节 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254

第三节 “3+X”教学评估体系的创建与特色258

第三章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实例270

第一节 综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270

第二节 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277

第三节 高等财经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284

第四节 高等农林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290

第五节 高等医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296

第六节 高等政法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方案305

第四章 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实例311

第一节 综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311

第二节 综合大学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315

第三节 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321

第四节 高等农林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326

第五节 高等医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方案332

第五章 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方案340

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评价方案(试行)(1999年)340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抽检方案(试行)(1999年)347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评选方案(试行)(1999年)354

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办学资质评价方案(试行)(2000年)366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达标综合评估暂行方案(1996年)372

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两课”建设评估方案(2000年)379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评估细则(1996年)383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夜大学教育评估细则(1996年)394

云南省高等院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实施细则(1995年)401

第五篇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413

第一章 高校专业及其设置与调整概论413

第一节 高等学校专业与专业目录413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415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430

第四节 高等学校新增专业申报与审批433

附一: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435

附二:广东省高等学校专业规划建设与设置调整指南439

附三:国家体委直属体育学院本科专业设置实施办法443

附四:北京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规定444

附五: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若干规定445

附六:华东交通大学关于加强普通本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446

第二章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及其评估内容457

第一节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概述457

第二节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工作评枯的目的和依据459

第三节 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463

第三章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实践468

第一节 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实践概述468

第二节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评价方案469

第三节 某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指标及标准475

第四节 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481

第五节 华东交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价方案485

第六节 黑龙江大学专业评估方案493

第七节 某高校专业教学工作评估方案498

第六篇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507

第一章 高校课程及其教学工作概论507

第一节 高校课程概述507

第二节 高校课程建设511

第三节 高校课程改革515

第四节 高校专业课程开发532

第五节 建设高水平信号与系统课群的改革与实践532

第二章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及其评估内容533

第一节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533

第二节 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依据534

第三节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536

第三章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实践539

第一节 高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实践概述539

第二节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方案540

第三节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评价方案545

第四节 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工作评估方案549

第五节 黑龙江大学课程评估方案552

第七篇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561

第一章 高校教学质量控制561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控制561

第二节 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562

第三节 高校教学质量体系567

第四节 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570

第五节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73

第二章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及其内容577

第一节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和依据577

第二节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范围与对象581

第三节 惯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582

第四节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作用与效果584

第三章 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设计587

第一节 评教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587

第二节 评教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589

第三节 评教指标体系的多元化590

第四章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实践591

第一节 评教意见的形成与反馈591

第二节 评教中帮助教师提高的多种形式593

第三节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与考试596

附录一:黑龙江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条例602

附录二:黑龙江大学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及其实效保障的若干规定607

第五章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与用表609

第一节 某大学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方案609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调查评估表622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表(学生用)623

第四节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问卷(学生用)625

第六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手册628

第一节 前言629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职责631

第三节 术语和定义631

第四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632

第五节 管理职责636

第六节 资源管理639

第七节 产品实现642

第八节 测量、分析和改进649

第七章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程序文件653

第一节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程序653

第二节 教学质量记录管理程序656

第三节 内部沟通管理程序658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660

第五节 教学设施管理程序663

第六节 教学设备管理程序664

第七节 招生工作管理程序667

第八节 学生入学和报到注册管理程序671

第九节 学生校徽、学生证管理程序672

第十节 教学大纲编制程序673

第十一节 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及执行程序674

第十二节 教学调度管理程序676

第十三节 学生选课管理程序677

第十四节 教材建设管理程序678

第十五节 教材采购管理程序679

第十六节 学生考试管理程序680

第十七节 学生成绩及重修管理程序682

第十八节 学生第二校园学习及海外学习经历管理程序684

第十九节 实践教学管理程序686

第二十节 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程序688

第二十一节 学生专业调整管理程序690

第二十二节 学生双学士位管理程序692

第二十三节 教育创新管理程序695

第二十四节 专业建设过程管理程序698

第二十五节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管理程序700

第二十六节 学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管理程序701

第二十七节 教学工作优秀评估管理程序702

第二十八节院(部)教学工作状况评估程序704

第二十九节 本科专业评估程序705

第三十节 本科课程评估程序706

第三十一节 课堂教学评估程序707

第三十二节 教学优秀课件评选程序708

第三十三节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控制程序709

第三十四节 推荐本科优秀毕业生为免试研究生管理程序713

第八篇 高校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717

第一章 高校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概论717

第一节“评学”的提出717

第二节 评学与考试的关系718

第三节 评学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关系719

第四节 评学与各种评优的关系720

第五节 评学的基本涵义720

第六节 评学在“3+X”教学评估体系中的地位720

第七节 评学的作用与效果721

第二章 高校学生学习评估的原则与内容723

第一节 评学方案的设计原则723

第二节 评学的主要指标及其内涵724

第三节 评学方案的主要特点725

第三章 高校学生学习评估的组织与实施727

第一节 评学过程的三阶段划分727

第二节 评学的组织与实施方式727

第三节 黑龙江大学学生学习状态与效果评估方案729

第九篇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评估743

第一章 高校教学管理概论743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分析743

第二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系统性原理747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原理751

第四节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与高校改进教学管理756

第五节 基于网络的高等学校教务管理流程再造760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768

第一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768

第二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内涵分析775

第三章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及其评估781

第一节 评管的地位与作用781

第二节 评管方案的设计及其特点784

第三节 评管的组织与实施787

第四节 评管中注意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789

第四章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评估方案793

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评估方案793

黑龙江大学教学管理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及等级标准795

第五章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文件801

第一节 校长岗位职责801

第二节 分管教学副校长岗位职责801

第三节 教务处工作职责801

第四节 学生处工作职责802

第五节 人事处工作职责803

第六节 资产管理处工作职责803

第七节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工作职责804

第八节 教务处处长岗位职责804

第九节 教务科科长岗位职责804

第十节 教研科科长岗位职责805

第十一节 考试科科长岗位职责805

第十二节 实践教学科科长岗位职责806

第十三节 招生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806

第十四节 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806

第十五节 教学督导员工作职责807

第十六节 教学信息员工作职责807

第十七节 学院院长岗位职责808

第十八节 分管教学副院长岗位职责808

第十九节 系主任(所长)岗位职责808

第二十节 教研室主任岗位职责809

第二十一节 教务干事岗位职责809

第二十二节 教师岗位职责810

第二十三节 教室管理中心主任岗位职责810

第二十四节 教室管理员岗位职责810

第二十五节 教务处处长办公会制度811

第二十六节 教学档案管理制度811

第二十七节 教学实验室设置制度811

第二十八节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812

第二十九节 教室管理制度813

第三十节 教学计划制定规范813

第三十一节 课程教学大纲规范815

第三十二节 学术休假制度816

第三十三节 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制度816

第三十四节 院(部)级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制度817

第三十五节 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820

第三十六节 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制度821

第三十七节 本科课程建设制度821

第三十八节 教材(讲义)征订发放管理制度822

第三十九节 出版基金管理制度824

第四十节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规划825

第六章 高校教学管理流程826

第一节 增设本科专业工作流程826

第二节 本科招生工作流程828

第三节 制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工作流程829

第四节 修订学期执行计划工作流程831

第五节 撑课工作流程833

第六节 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流程835

第七节 教学检查工作流程837

第八节 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流程838

第九节 考试工作流程841

第十篇 高校教学工作专项评估847

第一章 高校教学工作专项评估概论847

第一节 专项评估的作用与效果847

第二节 专项评估的改进与完善848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及自评记分方法849

第二章 高校试卷评估857

第一节 试卷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857

第二节 黑龙江大学试卷评估方案858

第三章 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估861

第一节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861

第二节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估方案863

第三节 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865

第四节 高校本科工程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方案(试行)867

第四章 高校实验室评估871

第一节 实验室规划管理871

第二节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880

第三节 高校实验室评估的组织实施898

第四节 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办法899

第五节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901

第五章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907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与职业化907

第二节 高等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定位911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与人才战略创新914

第四节 人才培养模式及改革917

第五节 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928

第六节 高等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929

第七节 健康有序地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931

第八节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工作细则(试行)935

第十一篇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955

第一章 高职高专教学评估概论955

第一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的发展历程955

第二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与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比较960

第三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的展望963

第二章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估966

第一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概述966

第二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依据970

第三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974

第四节 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实践983

第三章 高职高专课堂教学评估986

第一节 课堂教学评估概述986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估的实践990

第四章 高职高专专业评估998

第一节 专业评估概述998

第二节 专业评估的实践1001

第五章 高职高专实验室评估1005

第一节 实验室评估概述1005

第二节“双基”实验室评估的实践1007

第六章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1010

第一节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1010

第二节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买践1012

第七章 校内综合评估实践1021

第一节 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建立的条件1021

第二节 开展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基础1022

第三节 开展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意义1024

第四节 开展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的指导思想1025

第五节 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026

第六节 学校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1026

第七节 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1034

第八节 评估过程的组织与实施1035

第九节 评估结果分析1039

第十节 学校开展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的特点1041

第十一节 教学评估工作的改进方向1043

第十二篇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1047

第一章 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的组织与实施1047

第一节 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的组织1047

第二节 本科院校教学评估的实施1050

第三节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程序105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程序105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基本工作程序1063

第二章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指标内涵说明107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1072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1080

教育部评估中心对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有关问题的最新解答108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1092

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理解与指标内涵的说明110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说明1113

第三章 本科教学评估方案的实施1123

第一节 本科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方案1123

第二节 本科专业教学评估方案1135

第三节 本科课程评估方案1141

第四节 本科教材评估方案1146

第五节 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案1150

第六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方案1151

第七节 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试行)1160

第八节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试行)(1999年)1161

第九节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试行)1168

第十节 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评价方案(试行)(1996年)1174

第十一节 普通高等学校夜大学教育评估指标体系(试行)(1994年)1178

第四章 本科院校迎评促建经验材料1182

抓住评估机遇,求真务实,促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1182

华中师范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189

关于本科教学评建创优材料收集整理与编撰的意见1190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实施方案1194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复评)1199

关于专家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报告与反馈意见的内容与要求1202

关于院系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组织机构设置和任务分工的意见1204

关于院系迎评材料准备的内容和要求1206

院系本科教学工作状态数据统计报表目录1209

提供学校专家组考察评估材料目录1210

借评估抓质量 以质量迎评估1211

把握重点 加强建设努力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水平1213

以院(系)级本科教学评价为抓手明确办学思路、改善教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217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标内涵的理解与认识1221

全力以赴抓本科评建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1246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以评促改 着力建设1251

借“他山之石”认真做好迎评工作1256

黑大:迎评工作介绍——迎评是场战役1260

教育部专家组在经济贸易大学反馈考察意见1262

华北工学院迎评经验1264

特色就是优势——南京师范大学追求个性化办学的启示1271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肖瑞峰谈迎评工作1273

第十三篇 高校研究生教学工作评估1277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概论1277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概念1277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278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与特征1281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质量监督体系1283

第五节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依据1284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内容1290

第一节 学科专业建设1290

第二节 教育教学条件建设1292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1293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及其质量1295

第五节 毕业研究生质量评估1296

第六节 社会声誉调查1297

第三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实践1298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评估的发展历程1298

第二节 优化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办法1301

第四章 研究生教育教学相关文件1305

关于开展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工作的几点意见1305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1306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办法1307

莱阳农学院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1309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职责1312

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1313

研究生奖励条例1317

研究生惩处条例1321

聘用研究生兼做助教、助研、助管的暂行规定1325

研究生困难补助办法1326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发放管理办法1327

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1328

关于设立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的暂行规定1332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意见1333

关于研究生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1336

关于推荐2003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1337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暂行规定1337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职责1340

研究生秘书工作职责1341

研究生业务费使用办法1342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管理暂行办法1343

关于做好研究生开题报告工作的暂行规定1346

第十四篇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评审1351

第一章 高校教学成果及其系统管理1351

第一节 教学成果概述1351

第二节 高校教学成果的系统管理1353

第三节 教学管理成果评价体系1357

第二章 高校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1359

第一节 课程建设与优秀教学成果的关系1359

第二节 建设优秀课程,创造优秀教学成果1359

第三节 以奖励为推动力,提高教学质量1362

第三章 高校教学成果的评价1364

第一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内容1364

第二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标准1366

第三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方法1368

第四节 教学成果评价的主体1369

第四章 高校教学成果的奖励1372

第一节 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回顾1372

第二节 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功能与作用1373

第三节 完善评优工作体制1375

第四节 逐步建立高校教学成果评价奖励体系1379

第五章 高校获奖成果实例1382

继承历史遗产 弘扬中华文明——“中国历史文选”课程建设1382

俄语专业高年级课程改革与建设138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方法研究1384

经济学系学科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建设1386

模拟电子电路基础实验改革1387

大学物理实验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1388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全面改革1389

《沉积岩石学》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1390

情报检索课程的创新与实践1391

博士生培养方法的研究与实践1393

《工程流体力学》优化教学模式1394

机械原理课程改革——全面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1396

建立激励机制 加强能力培养——“混凝土结构学”课程改革1398

建筑设计造形力开发的新途径——建立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新体系1399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的改造1400

改革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402

精益求精 全面育人1404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1405

深化改革不懈努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整体改革1407

采煤课程改革与配套建设1408

硅酸盐工程专业建设1409

《药物化学》教学综合改革1410

提高《马列文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1411

建立和优化《中国古代文学》1413

数学分析课程建设1414

创设班主任工作课 提高学生班主任素质1415

电教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1417

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1418

系统化认识 多方面开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1419

《热学》课程建设与改革1420

《空间解析几何》课程建设1421

教学管理机制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423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1425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1427

空间思维示教系统1428

引导学生面向现代化科技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1430

《化工原理》课程建设1432

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改革1433

创建工业产品设计教学新体系——工业产品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1434

加强实践环节 建设应用《微生物学》课程1435

养禽学一体化教学1436

《行政法学》教学研究与改革1438

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 针对形态学科特色深化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1440

提高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能力——元素化学教学改革与研究1441

古典文学课程建设1442

师专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444

师专英语教育专业能力培养实验研究——“双轨测试”与“八项能力培养”1445

第十五篇 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文件汇编14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44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457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466

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147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纪律的通知1473

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1474

2005年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名单1475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获奖者总结报告1477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总结简表1479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48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专家组工作指南1488

教育部关于北京化工大学等54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结论的通知1491

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办学条件教学工作专项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通报1492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1493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149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和本科专业设置数核定工作的通知1497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清理审核结果》的通知1499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近期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几个具体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1500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现设本科专业整理和本科专业设置数核定工作的通知1501

关于改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的通知1503

关于申报2005年新增本科专业设置的通知1503

关于做好2005年度新增普通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1504

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申请表(按教育部制定的表格填写)1508

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1510

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有关报送材料的说明1512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1513

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1517

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1521

教学仪器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规则1525

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细则1532

第三届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工作会会议纪要1533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实施办法1535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补充通知1537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特等奖(3项)1539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5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15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1551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559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156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1567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1572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579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1586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1587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59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599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612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1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16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163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1641

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645

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1648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1656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1658

国家教委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1659

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1662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667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67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677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168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682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以函授、夜大学方式举办本专科教育的意见1689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1690

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1692

关于开展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的通知1696

关于委托有关单位承担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研究工作的通知1697

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699

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1701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1703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1704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1706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1708

对《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简介(初稿)》征求意见的通知1724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1725

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原则意见(征求意见稿)17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741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746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750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1751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176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7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7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780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1785

教育督导暂行规定1789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1791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1798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1800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1803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18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