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与社会对策 当代犯罪社会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犯罪与社会对策 当代犯罪社会学
  • 陈显容,李正典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09374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犯罪与社会对策 当代犯罪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1

第一节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1

导言1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的任务4

第三节 犯罪社会学与近邻学科的相互关系8

第四节 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犯罪社会学12

第二章 犯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6

第一节 犯罪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17

第二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0

第三节 社会统计研究方法27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其他几种方法35

第三章 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的思想渊源39

第一节 我国社会犯罪理论的思想渊源39

第二节 外国社会犯罪理论的思想渊源46

第一节 古典犯罪学派的诞生54

第四章 资产阶级犯罪学和犯罪社会学理论的形成54

第二节 现代犯罪学产生的基础57

第三节 犯罪人类学派的出现59

第四节 犯罪社会学派的形成66

第五节 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观点68

第五章 当代西方犯罪社会学的主要流派77

第一节 犯罪生态学理论77

第二节 实用主义犯罪学理论79

第三节 社会结构——功能主义理论81

第四节 社会文化理论83

第五节 社会多元理论89

第六节 社会冲突理论91

第七节 社会控制理论98

第一节 犯罪概念的法学界定10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犯罪社会学的理论104

第二节 犯罪概念的社会学界定112

第三节 犯罪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118

第四节 犯罪现象的阶段实质123

第五节 消除社会犯罪现象的根本途径127

第七章 犯罪社会学研究现状133

第一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犯罪社会学研究现状133

第二节 前苏联关于犯罪现象的研究136

第三节 我国关于犯罪现象的调查与研究142

第八章 当代世界各国犯罪概况152

第一节 国际社会对犯罪的关注152

第二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犯罪概况156

第三节 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犯罪概况167

第四节 我国社会犯罪概况172

第一节 犯罪类型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流派180

第九章 犯罪的类型180

第二节 我国犯罪类型划分的标准187

第三节 单独犯罪与有组织的犯罪190

第四节 初次犯罪与重新犯罪195

第十章 政治犯罪204

第一节 政治犯罪的定义204

第二节 外国政治犯罪概况207

第三节 我国反革命犯罪的概况及其特点209

第四节 反革命犯罪人社会构成特征213

第五节 反革命犯罪原因分析215

第六节 反革命犯罪的趋势及社会预防216

第十一章 暴力犯罪218

第一节 暴力犯罪的定义218

第二节 外国暴力犯罪概况219

第三节 我国暴力犯罪概况及其特点222

第四节 暴力犯罪人社会构成特征226

第五节 暴力犯罪原因分析228

第六节 暴力犯罪趋势及社会预防231

第十二章 性犯罪234

第一节 性犯罪的定义234

第二节 外国性犯罪概况242

第三节 我国性犯罪概况246

第四节 性犯罪的特点及其社会危害250

第五节 性犯罪人社会构成特征253

第六节 性犯罪原因分析256

第七节 性犯罪趋势及社会预防261

第十三章 经济犯罪266

第一节 经济犯罪的定义266

第二节 外国经济犯罪概况270

第三节 我国经济犯罪概况272

第四节 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其社会危害277

第五节 经济犯罪人社会构成特征283

第六节 经济犯罪的原因分析285

第七节 经济犯罪趋势及社会预防287

第十四章 犯罪人的社会分布291

第一节 犯罪人的年龄分布291

第二节 犯罪人的性别分布299

第三节 犯罪人的阶级阶层分布307

第四节 犯罪人的社区分布312

第五节 城市社区的犯罪316

第六节 农村社区的犯罪327

第十五章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333

第一节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表现333

第二节 犯罪与被害336

第三节 外国社会犯罪被害分析338

第四节 我国社会犯罪被害分析346

第十六章 犯罪与社会环境因素351

第一节 犯罪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351

第二节 犯罪与社会阶级斗争359

第三节 犯罪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365

第四节 犯罪与社会文化373

第十七章 犯罪与其他社会问题380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社会犯罪381

第二节 人口膨胀与社会犯罪383

第三节 贫困与社会犯罪387

第四节 就业困难与社会犯罪390

第五节 婚姻家庭不幸与社会犯罪395

第一节 个人犯罪意识的形成401

第十八章 犯罪与个人因素401

第二节 个人犯罪与社会心理特征406

第三节 个人犯罪与生理异常或障碍420

第四节 个人犯罪与自然环境因素428

第十九章 犯罪的社会控制432

第一节 社会控制犯罪及其构成体系432

第二节 国际社会预防犯罪战略策略437

第三节 我国犯罪的社会预防与“综合治理”442

第四节 犯罪的社会制裁449

第五节 犯罪人的社会改造451

第二十章 犯罪趋势与犯罪预测456

第一节 犯罪趋势分析456

第二节 我国社会犯罪近期展望463

第三节 犯罪预测467

后记4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