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何长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0500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与建设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
一、文化灿烂的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1
二、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的衰落3
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亚洲国家的侵略4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5
一、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始5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7
三、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生9
四、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2
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矛盾14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兴起15
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6
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变法维新运动19
本章 小结24
第二章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26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发展26
一、《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26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产生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9
三、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纲领的提出32
第二节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35
一、武装起义的发动和武昌首义的胜利35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施政纲领39
三、袁世凯篡夺改议和辛亥革命的失败41
一、袁世凯的专制统治和革命派的反袁斗争45
第三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45
二、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和革命党人的护法运动50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54
本章 小结6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62
第一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62
一、五四爱国运动62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68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5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新面貌83
一、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83
二、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89
三、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统一战线策略93
本章 小结96
第四章 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98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98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共合作的建立98
二、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102
三、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105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争夺领导权的斗争107
一、国民革命的兴起107
二、反对国民党新老右派的斗争112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117
一、北伐战争前夕的国内形势120
第三节 推翻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20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22
三、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124
四、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政策131
第四节 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132
一、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132
二、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国民革命的失败134
三、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140
本章 小结143
第五章 反对国民党新军阀的土地革命144
第一节 新事阀政权在全国的统治144
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144
二、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和法西斯专制147
三、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经济149
四、国民党民主派的反蒋斗争150
第二节 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开辟152
一、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152
二、红色区域的土地革命158
三、毛泽东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的理论159
第三节 红色政权与白色政权的对立与斗争163
一、国民党政权的法西斯化163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164
三、“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166
四、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171
一、“九·一八”事变及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175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75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176
三、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178
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81
本章 小结184
第六章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186
第一节 全民族奋起抗战186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86
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正面战场189
三、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战场192
四、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和纠正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196
五、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197
六、民主党派和民众团体的抗日活动200
第二节 坚持团结,坚持抗战201
一、武汉失守后的形势201
二、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204
三、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06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和法制建设209
第三节 克服严重困难,恢复和发展抗日力量215
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场215
二、国民党的投降反共活动215
三、解放区军民的苦战奋斗218
四、沦陷区人民反对日本暴行的斗争224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下的中国战局225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225
二、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路线和其它党派的政治主张229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伟大意义232
本章 小结234
第七章 夺取全国政权的人民解放战争235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235
一、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美蒋反动派的内战阴谋235
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的主张237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239
四、解放区军民加强自卫战争的准备244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247
第二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全国民主运动的高涨247
二、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249
三、国民党统治的腐朽,第二条战线的形成254
四、国民党镇压的加剧,中间路线的破产257
五、“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259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61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261
二、将革命进行到底26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67
本章 小结272
第八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7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274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274
二、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社会改革的进行280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2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293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宣传293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296
三、反对高岗、饶漱石的斗争300
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30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开始314
一、向科学进军的重大决策314
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317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及其经验319
本章 小结321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323
第九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323
第一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323
二、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328
三、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332
第二节 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336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336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39
三、开始纠“左”和从纠“左”又转向反右342
四、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349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51
一、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351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58
三、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十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教训365
本章 小结370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动乱37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372
一、“文化大革命”的起因372
二、“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和全面发动375
三、全国大动乱378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384
一、林彪集团的形成及其阴谋手段384
二、“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386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被粉碎,“文化大革革命”结束389
一、批林整风,各条战线的整顿389
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395
三、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的结束399
四、十年内乱中的经济401
五、十年内乱的经验教训403
本章 小结405
第十一章 完成拨乱反正,实现伟大转折407
第一节 拨乱反正的曲折进程407
一、揭批和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407
二、纠“左”遇到的严重阻力408
三、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和新的失误410
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11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413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413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417
三、“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定419
四、促进安定团结的各项工作420
第三节 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422
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422
二、各条战线的新成就423
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26
本章 小结431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33
第一节 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433
一、开创新局面的国内外形势433
二、开创新局面的科学决策434
三、新宪法的制定436
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整顿党的组织438
第二节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深化改革440
一、搞活、开放,全面改革经济体制440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447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拓性进展451
第三节 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45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458
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463
三、辉煌的十载,伟大的四十年465
本章 小结468
结束语469
后记473
热门推荐
- 3738810.html
- 3004.html
- 1977009.html
- 1479588.html
- 1543231.html
- 2754728.html
- 3664383.html
- 2974662.html
- 67344.html
- 33255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9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9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53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1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49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5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2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