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耿同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 ISBN:75092022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商业银行-经济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1章 引论5
1.1 深入研究银行脆弱性的意义5
1.2 本书涉及的研究对象8
1.3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辨析及银行脆弱性的界定9
1.4 本书的结构安排12
1.5 本书的研究方法13
第2章 银行脆弱性理论述评16
2.1 银行脆弱性理论述评:外生因素17
2.1.1 明斯基的银行脆弱性假说:企业角度18
2.1.2 金融体系脆弱性的货币主义解释:货币政策角度21
2.1.3 泰纳鲍姆的银行脆弱性理论:“倒金字塔”经济结构角度22
2.1.4 金融资产价格的内在不稳定性23
2.2 银行脆弱性理论述评:内生因素32
2.2.1 银行挤兑理论33
2.2.2 信息不对称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36
2.2.3 政府担保与银行的道德风险和金融过度41
2.3 国内相关理论简介43
2.3.1 何自云的研究43
2.3.2 苏同华的研究45
2.3.3 笔者的一点看法47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脆弱性:特征与表现63
3.1 脆弱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63
3.1.1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表现64
3.1.2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危机之谜的解释:国家信用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的替换69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特殊脆弱性的特征73
3.2.1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体制性特征73
3.2.2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阶段性特征74
3.2.3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社会性特征75
3.2.4 规定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演变的两大经济趋势76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特殊生成机理81
4.1 委托人惩罚缺乏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生成的微观基础82
4.1.1 委托人惩罚缺乏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84
4.1.2 委托人惩罚缺乏与国家、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与道德风险95
4.1.3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生成的微观基础97
4.2 政权存续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100
4.2.1 政权存续与国有企业经营失败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嫁101
4.2.2 政权存续与作为不合格银行家的政府105
4.2.3 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所付出的成本及经济制度环境约束109
4.2.4 政权存续、经济过热与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116
4.3 国家声誉的银行资本化118
第5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测度123
5.1 已有研究度量指标的选取124
5.1.1 国外研究中度量指标的选取124
5.1.2 国内研究中度量指标的选取126
5.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测度指标的选取129
5.2.1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状况的初步判断:虚拟因变量的确定129
5.2.2 解释变量和经济计量模型的选取139
5.2.3 计量结果分析及测度指标的确定140
5.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测度(1984—2002)145
5.3.1 分指标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测度145
5.3.2 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综合测度150
第6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特殊脆弱性的弱化:向一般的转换152
6.1 前改革时期国家信用对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的替代及国家对银行的控制153
6.1.1 前后改革时期的划分153
6.1.2 前改革时期国家信用替代国有商业银行信用的必然性154
6.1.3 国家控制银行的渊源及表现156
6.1.4 国家控制银行的后果166
6.2 渐进改革的必然逻辑:商业银行信用的回归167
6.2.1 既有论述的回顾与归纳——进一步探究的背景和起点168
6.2.2 国家控制银行的成本收益比较与国家退出意愿169
6.2.3 一个悖论:国家主动收缩国有经济178
6.2.4 国家以真实资本置换声誉资本:国家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视角181
6.2.5 国家信用退出的路径选择187
6.2.6 国外的相关例证195
6.2.7 对国家信用退出的进一步阐释197
第7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脆弱性由特殊向一般转换面临的两重约束的弱化200
7.1 两重约束及其重要性的凸显200
7.2 第一重约束的弱化203
7.2.1 不良贷款203
7.2.2 资本金209
7.2.3 解除第一道约束的必然选择——国家注资217
7.2.4 国家注资和不良资产剥离是否导致长期持续的道德风险219
7.3 第二重约束的弱化221
7.3.1 最后贷款人制度222
7.3.2 存款保险制度224
7.3.3 监管234
7.3.4 国家信用退出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46
7.4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247
第8章 区域经济与开放经济视角下的银行脆弱性255
8.1 区域经济视角下的银行脆弱性256
8.1.1 进一步探究的前提:两个问题的阐释256
8.1.2 中国区域经济金融差异形成的历史逻辑258
8.1.3 区域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强化:基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角度266
8.1.4 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强化:基于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角度277
8.2 开放经济视角下的银行脆弱性286
8.2.1 中外资银行的优劣势分析及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286
8.2.2 趋利避害 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稳健性弱化脆弱性的路径297
第9章 结论303
参考文献307
后记311
热门推荐
- 52495.html
- 3165601.html
- 484478.html
- 2387968.html
- 2064471.html
- 1403189.html
- 2174509.html
- 3750525.html
- 1012971.html
- 2331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1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7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8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0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4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49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77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0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31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