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经济学专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杨欢进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204655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专题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经济学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作为学科的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1
第一节 经济的含义1
一、古代汉语中的“经济”1
二、西方语境中的“经济” 2
三、现代汉语中的“经济”2
第二节 经济学的提出与演变4
一、古代的经济学4
二、中世纪的经济学5
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的经济学6
四、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经济学14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含义17
一、关于“当代”与“现代”的含义 17
二、“西方经济学”的含义19
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24
第2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8
第一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既有解释28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三部分的分别解释28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29
第二节 以《经济学》为例的具体解剖33
一、从《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学的定义看33
二、从《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学的任务看35
三、从《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36
四、从《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看37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启示41
一、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41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回避了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43
三、经济学应该纳入建立在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分析基础上的经济政策研究44
第3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与主线46
第一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体系46
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46
二、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形成48
三、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形成49
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主线51
一、理论体系中主线的方法论意义51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主线的分析52
第4章 收益递减理论评价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56
第一节 收益递减理论评价问题提出的背景56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微观经济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56
二、对收益递减理论原有的批判态度57
三、对收益递减理论重新评价问题的提出57
第二节 收益递减理论评价中争论的主要问题59
一、关于对“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本身的评价60
二、关于谁是“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提出者60
三、关于“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内涵61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态度61
五、关于正确认识“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实际意义62
第三节 收益递减理论评价的意义63
一、对农业经济学的意义63
二、对经济学学说史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意义64
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的意义65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66
一、“收益”与“报酬”概念的含义66
二、“收益递减”理论概念的含义66
第5章 “收益递减”理论的提出68
第一节 “收益递减”理论的萌芽68
一、配第69
二、魁奈71
三、斯密73
第二节 法国的提出者——杜尔哥78
一、杜尔哥“收益递减”理论观点的提出78
二、杜尔哥“收益递减”理论观点的贡献79
三、杜尔哥“收益递减”理论观点的不足80
四、杜尔哥“收益递减”理论观点的边际分析方法82
第三节 英国的提出者——安德森83
一、安德森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的内容83
二、安德森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的特点85
三、安德森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特点引出的争议87
四、安德森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的来源91
第6章 马尔萨斯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92
第一节 多方位的“土地收益递减”论92
一、马尔萨斯“土地收益递减”论的总体特征92
二、马尔萨斯“土地收益递减”论的主要表现93
第二节 马尔萨斯“土地收益递减”论的特点97
一、内容的多维98
二、观点的绝对99
三、浓重的人口色彩101
四、突出的土地肥力下降104
第三节 “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的集大成者106
一、马尔萨斯对华莱士等生活资料制约着人口观点的继承和发展106
二、马尔萨斯对安德森“土地收益递减”观点的剽窃与修正107
三、马尔萨斯“土地收益递减”论的其他来源108
第7章 威斯特与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理论112
第一节 社会背景:“谷物法”的论战112
一、“谷物法”论战的超因 112
二、“谷物法”论战与“土地收益递减”论113
第二节 威斯特的“土地收益递减”论114
一、“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概念的提出114
二、威斯特与安德森的区别117
三、威斯特理论的来源119
第三节 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论122
一、李嘉图“土地收益递减”论的内容122
二、李嘉图“土地收益递减”论的特点124
三、李嘉图“土地收益递减”论的作用127
四、李嘉图“土地收益递减”论的来源128
第8章 西尼尔:“土地收益递减”理论转折的开端131
第一节 条件与原因:“土地收益递减”理论的新发展131
一、对“土地收益递减”加上了“农业技术不变”的前提条件132
二、探讨了“土地收益递减”要素投入方面的原因133
第二节 可能与现实:“土地收益递减”的实际状况135
一、区别了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可能性与现实性135
二、强调了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把“土地收益递减”的发生推迟到百年以后的将来139
第三节 地位与特点:从农业特殊到经济学一般140
一、把“土地收益递减”置于经济学体系空前重要的位置141
二、一个充满矛盾的“土地收益递减”论者142
三、西尼尔的贡献与不足144
第四节 穆勒父子:“土地收益递减”的“庸俗化”与回光返照146
一、詹姆斯·穆勒146
二、约·斯·穆勒147
第9章 “土地收益递减”论的反对者:琼斯、巴师夏和凯里151
第一节 琼斯的批评151
一、对绝对的“土地收益递减”论的否定152
二、说明了地租变动与土地收益变动的真实关系153
三、正确认识了工农业发展中的差别154
第二节 巴师夏的反驳156
一、反驳绝对化“土地收益递减”论的原因156
二、反驳绝对化“土地收益递减”论的观点156
第三节 凯里的抨击157
一、对从优到劣的土地耕种次序的反驳158
二、对李嘉图“土地收益递减”论的批判159
三、对马尔萨斯农业生产日益困难观点的反击160
四、凯里批判李嘉图——马尔萨斯学说的原因与目的162
第10章 向现代“收益递减律”的过渡:马歇尔164
第一节 主要理论观点164
一、对“收益递减”分析中投入量与产出量计量问题的研究165
二、“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增律”及其相互关系169
三、“报酬递减”的原因与适用范围175
四、“报酬递减律”与“效用递减律”的比较分析179
第二节 方法论特色183
一、边际分析和其他数学方法的引入183
二、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的区别185
三、实验例证分析的应用187
第三节 突出的过渡特征188
一、理论观点的过渡性188
二、研究方法的过渡性189
第11章 从“土地收益递减”到“收益递减”:屠能、克拉克、威克塞尔与坎南191
第一节 屠能的最初尝试192
一、较完整的边际生产力论初步192
二、抽象的方法论特征194
三、特点与地位195
第二节 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论197
一、系统的边际生产力论197
二、克拉克的特征与地位200
第三节 威克塞尔与坎南206
一、威克塞尔的“收益递减”论206
二、坎南的“收益递减”论208
第12章 现代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律”211
第一节 布莱克的四大贡献211
一、“收益递减”的五种类型的区分212
二、总产出、边际产出、平均产出的区别与变动规律212
三、成本角度的“收益递减分析”215
四、“收益递减”理论应用的历史性转变217
第二节 琼·罗宾逊的几点分析219
一、“报酬递减律”的定义219
二、“报酬递减律”的实质221
三、“报酬递减律”的适用范围222
四、“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的关系222
第三节 现代“收益递减律”的定义及其地位224
一、“收益递减律”的现代定义225
二、“收益递减律”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227
第13章 历史的轨迹与启示229
第一节 “收益递减规律”的提出者229
一、“收益递减规律”提出者的争议229
二、对“收益递减规律”提出者的认识232
第二节 两个多世纪的U型史236
一、“收益递减”理论的提出阶段237
二、“收益递减”理论的绝对化与广泛传播阶段238
三、“收益递减”理论的修正与反驳阶段240
四、“收益递减”理论向现代过渡的阶段241
五、“收益递减”理论的现代阶段243
第三节 多方面的实质性转变244
一、实质内容的差别245
二、原因、组合方式与名称含义的差别245
三、分析方法的差别246
四、应用领域或地位的差别247
第14章 从GNP、GDP到绿色GDP248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GNP) 248
一、GNP概念的形成248
二、GNP及其相关概念250
三、理解GNP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51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253
一、GDP的概念253
二、由GNP转变到GDP的原因254
三、GDP的经济合理性与局限性255
四、GDP指标的作用265
第三节 从GDP到绿色GDP267
一、20世纪70~80年代对GDP的修正267
二、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对GDP的修正 270
第15章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研究274
第一节 经济学说史中政策研究的争论274
一、经济学说史中政策研究争论的简要回顾274
二、经济学说史中政策研究争论的启示276
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政策研究279
一、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经济政策研究已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279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经济政策研究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研究基础上并与之紧密联系的280
三、当代西方经济学对经济政策的研究是有限的281
热门推荐
- 2826576.html
- 127325.html
- 3715627.html
- 2243619.html
- 531897.html
- 894352.html
- 1730779.html
- 381407.html
- 3679469.html
- 30183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0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7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3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2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4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3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42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