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肺功能学 基础与临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肺功能学 基础与临床
  • 郑劲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4374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43页
  • 文件大小:134MB
  • 文件页数:567页
  • 主题词:肺-功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肺功能学 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正常结构1

第一节 气管、支气管及肺的解剖结构2

一、气管2

二、支气管3

三、肺5

四、胸膜与胸膜腔6

第二节 气管、支气管及肺的组织结构7

一、气管与肺外支气管7

二、肺内支气管8

三、肺的组织结构9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1

一、气道大小与气流速度11

二、胸内压对中心气道的影响11

三、肺泡-毛细血管膜与气体交换12

四、胸腔压与呼吸12

第二章 肺功能检查发展史及研究进展13

第一节 肺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史14

第二节 肺功能仪器的发展史15

第三节 肺功能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展望16

一、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和临床应用16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6

三、展望17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仪器的工作原理18

第一节 肺量计19

一、容积测定型肺量计19

二、流量测定型肺量计20

第二节 气体分析仪23

一、常用的检查方法23

二、常用的气体分析仪23

第三节 压力计25

一、U型管压力计25

二、膜片偏位式压力计26

第四章 肺功能实验室的建立27

第一节 肺功能室的环境布局28

第二节 肺功能室仪器和物品的配置28

一、肺功能仪的配置28

二、标化仪器的设备29

三、监护和抢救设备29

四、其他用品29

第三节 肺功能室的人员配置30

一、人员配置与职责30

二、人员资格认证与继续教育30

第四节 肺功能室的清洁消毒31

一、肺功能检查导致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性31

二、交叉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31

第五节 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34

一、肺功能仪器的质量控制要求34

二、技术员的素质要求37

三、实验室的工作规范37

四、检查技术的质量控制37

第六节 正常参考值选取39

第五章 肺容积检查41

第一节 肺容积检查的指标和定义42

第二节 检查方法43

一、潮气容积、深吸气量、补呼气容积和肺活量检查法43

二、功能残气量、残气容积和肺总量检查法43

第三节 临床应用47

一、体描法与气体稀释平衡法的比较47

二、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48

第六章 肺通气功能检查50

第一节 肺通气的机制51

第二节 肺通气功能的检查指标和方法51

一、每分钟静息通气量51

二、肺泡通气量52

三、最大通气量53

四、通气储量百分率54

五、气促指数54

六、呼气峰流量54

七、时间肺活量55

第三节 影响通气功能的因素56

一、影响正常通气功能的变异因素56

二、疾病因素58

第四节 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多元回归方程58

一、生理死腔/潮气容积58

二、最大通气量58

三、时间肺活量59

第五节 肺通气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60

一、通气功能的临床评价60

二、临床应用62

第七章 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检查65

第一节 流量-容积曲线的定义及特征66

一、定义66

二、流量-容积曲线特征66

三、流量-容积曲线特征的原理66

第二节 用力依赖性肺活量检查的常用指标67

一、时间-容积曲线上的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67

二、流量-容积曲线上的常用指标及临床应用67

第三节 检查方法68

一、检查仪器准备68

二、检查动作规范68

第四节 质量控制标准及注意事项70

一、用力肺活量检查质量控制标准70

二、注意事项71

第五节 临床应用78

一、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程度78

二、判断通气功能损害的程度81

三、协助判断气道反应性81

四、评估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82

五、评估胸肺手术及劳动能力的耐受力82

第八章 呼气峰流量检查83

第一节 呼气峰流量检查84

一、定义84

二、检查仪器84

三、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85

四、结果的判断86

五、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关系88

六、临床应用88

第二节 呼气峰流量变异率检查89

一、检查方法89

二、结果判断90

三、临床应用91

第九章 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93

第一节 气道高反应性的概念、特点及检查方法94

一、概念94

二、气道反应性的特点94

三、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95

四、支气管激发试验95

第二节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分类及作用机制96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分类96

二、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96

三、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97

第三节 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试验前准备98

一、吸入激发物的制备与储存98

二、雾化吸入装置100

三、雾化吸入的影响因素100

四、受检者的准备101

第四节 吸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101

一、常用的吸入方法101

二、激发试验程序103

三、检查指标及结果判断104

四、激发试验报告106

第五节 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107

一、高渗盐水吸入激发试验107

二、低渗盐水或蒸馏水激发试验107

三、一磷酸腺苷(AMP)吸入激发试验107

四、特异性激发试验108

五、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激发试验108

六、运动激发试验108

第六节 各种支气管激发试验方法的比较109

第七节 气道反应性检查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111

一、影响气道反应性的因素111

二、质量控制112

第八节 气道反应性检查的临床应用113

一、适应证113

二、禁忌证113

三、并发症114

四、激发试验的安全性114

五、激发试验以外的选择114

六、临床应用114

第十章 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116

第一节 支气管舒张试验前的准备117

一、支气管舒张剂的选择117

二、吸入药物的方法117

三、受检者准备118

第二节 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步骤与结果判断119

一、检查步骤119

二、评定指标119

三、结果判断120

第三节 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121

一、适应证121

二、禁忌证121

三、注意事项121

四、临床应用122

第十一章 气体分布123

第一节 通气分布不均的产生机制124

一、生理学因素124

二、病理学因素126

第二节 通气分布的检查方法126

一、单次呼吸氮气呼出试验126

二、7分钟氮气清洗法128

三、体积描记仪检查128

四、示踪气体显示法128

第十二章 肺弥散功能检查130

第一节 肺弥散功能检查的原理131

一、定义131

二、原理131

第二节 一口气呼吸检查法132

一、检查原理132

二、检查前准备133

三、检查134

四、结果计算135

第三节 其他检查方法137

一、一氧化碳摄取量法137

二、恒定状态法138

三、重复呼吸法140

第四节 几种检查方法优缺点的比较141

第五节 弥散与肺毛细血管的关系141

第六节 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142

第七节 影响肺弥散量的因素143

一、人体因素143

二、检查方法144

三、体位144

四、运动与体温144

五、胸腔压力与氧分压144

六、高原145

七、其他因素145

第八节 临床应用145

一、弥散量增加的病理生理状态或疾病145

二、弥散量减少的病理生理状态或疾病146

第十三章 呼吸调节148

第一节 呼吸的解剖和生理基础149

一、呼吸的中枢神经调节149

二、呼吸的神经反射调节149

三、呼吸的体液化学调节150

第二节 呼吸调节的检查150

一、呼吸节律的检查150

二、通气量调节的检查151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152

第十四章 呼吸肌肉功能检查153

第一节 呼吸肌肉解剖和生理简介154

第二节 检查方法及其应用155

一、呼吸肌肉力量检查155

二、呼吸肌肉耐力检查163

三、呼吸肌肉疲劳的检查167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171

第十五章 气道阻力检查172

第一节 概述与分类173

第二节 体积描记检查法174

一、检查原理及仪器分类174

二、检查方法175

三、常用指标及正常值177

四、注意事项178

第三节 脉冲振荡检查法178

一、检查原理178

二、检查方法179

三、常用指标及正常值180

第四节 临床应用182

一、气道阻力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82

二、临床应用182

三、脉冲振荡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83

第十六章 鼻气道阻力检查185

第一节 鼻气道阻力的形成部位及其生理意义186

一、鼻气道阻力的形成部位186

二、鼻气道阻力的生理意义186

三、鼻气道阻力的检查原理187

第二节 鼻气道阻力的检查方法188

一、主观检查法188

二、客观检查法189

第三节 主动前鼻测压法的检查原理及步骤194

一、主动前鼻测压法的检查原理194

二、主动前鼻测压法的检查步骤195

三、鼻气道阻力的记录方式196

四、主动前鼻测压法的质量控制196

第四节 鼻气道阻力的报告方式与正常值197

一、鼻气道阻力的报告方式197

二、鼻气道阻力的正常值198

第五节 鼻气道阻力检查的影响因素199

一、鼻周期199

二、年龄和性别200

三、运动、屏气和过度通气200

四、体位201

五、环境因素201

六、药物201

七、情绪和心理变化202

八、二氧化碳浓度202

九、内分泌系统202

十、鼻分泌物202

第六节 鼻气道阻力检查的临床应用202

一、鼻黏膜激发试验202

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监测203

三、鼻内疾病手术效果的评价204

四、其他应用204

第十七章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206

第一节 概述207

第二节 常用参数意义和正常值209

一、耗氧量与摄氧量209

二、代谢当量211

三、VO2与功率的关系211

四、无氧阈212

五、心率与摄氧量214

六、最大心率、心率储备214

七、心率反应214

八、氧脉215

九、血压215

十、反映通气变化的几个指标216

十一、通气/血流比(V/Q)不均的检查217

十二、最大二氧化碳产生量219

十三、血气分析的指标219

十四、气体交换率与呼吸商219

第三节 运动心肺功能的特征性反应220

一、心脏疾病220

二、肺部疾病221

第四节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诊断思路223

第五节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225

一、临床应用225

二、在外科手术的应用225

三、鉴别诊断226

第六节 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的要求及方案的选择228

一、心肺运动检查的要求228

二、运动方案的选择229

三、终止运动的指征232

四、运动检查的报告内容232

第十八章 睡眠呼吸障碍检查234

第一节 睡眠生理学235

第二节 睡眠状态下对呼吸的影响237

一、非快速眼动睡眠期237

二、快速眼动睡眠期237

第三节 睡眠呼吸障碍检查方法238

一、多导睡眠图检查238

二、睡眠监测常用指标判定标准241

第四节 常见睡眠障碍疾病241

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41

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42

三、呼吸系统疾病与睡眠呼吸障碍242

第十九章 胸部影像学与肺功能244

第一节 X线胸片245

第二节 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246

一、肺容积的检查247

二、平均肺密度的测定250

三、像素指数及像素分布直方图251

四、动态肺密度测定252

五、CT肺功能的临床应用254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258

一、容积的测定258

二、动态磁共振成像对呼吸运动的研究259

三、通气机制的研究259

四、磁共振肺通气-灌注功能成像259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262

一、肺通气显像262

二、肺灌注显像263

三、核素显像的临床应用264

第二十章 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开展269

第一节 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现状270

一、肺功能检查的知识普及率低270

二、对肺功能检查重视不够270

三、人员配备不足270

第二节 基层医院肺功能检查的基本要求271

一、人员的培训271

二、肺功能室与临床紧密结合271

三、合理的设备配备272

四、结果的分析判断272

第二十一章 实验动物的肺功能检查及应用273

第一节 实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发展274

一、实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意义274

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技术及评价参数的发展274

第二节 实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276

一、侵入性检查法276

二、非侵入性检查法281

三、偏流仪的作用290

四、其他检查方法292

第三节 实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质量控制293

一、侵入性检查法中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293

二、非侵入性检查法中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294

第四节 实验动物肺功能检查的应用294

一、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动物模型中的应用294

二、在毒理学中的应用296

三、安全药理学及药效学研究中的应用296

第二十二章 肺功能在内科的临床应用300

第一节 常用检查项目及指标301

第二节 肺功能诊断思路303

第三节 肺功能的临床应用306

一、对肺、气道疾病的早期诊断306

二、诊断病变部位307

三、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307

四、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307

五、评定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308

六、评估肺功能对胸腹部手术的耐受力309

七、评估劳动强度及耐受力309

八、对危重病人的监护309

第二十三章 肺功能在外科的临床应用312

第一节 胸腹部外科手术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313

一、术后并发症313

二、术后肺部并发症313

三、胸腹部外科手术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313

第二节 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314

一、胸部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314

二、腹部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316

三、其他影响317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对手术风险的评估作用317

一、术前肺功能评估的研究概况317

二、术前评估常用的肺功能指标319

三、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320

第二十四章 儿童肺功能检查322

第一节 儿童肺功能检查的设施及特点323

一、儿童肺功能检查室的布置323

二、儿童肺功能仪及其检查方法323

三、儿童肺功能检查技术员的操作技巧324

第二节 年长儿童肺功能检查及其特点325

一、临床上常用的检查年长儿的肺功能参数325

二、正常值326

第三节 学龄前儿童肺功能检查及其质量控制328

一、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检查的概况329

二、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检查的方法329

三、学龄前儿童用力肺活量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331

四、3~6岁儿童肺功能参数正常值回归方程式的建立334

第四节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335

一、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概况和发展335

二、常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方法和原理336

三、正常值340

第五节 肺功能检查在儿科的临床应用343

一、在儿童哮喘的应用343

二、在婴幼儿哮喘的应用344

三、呼吸动力学在临床的应用344

四、肺容积检查在临床的应用345

五、潮气流量-容积曲线在临床的应用345

第二十五章 肺功能监测在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意义348

第一节 临床表现的监测349

一、呼吸频率349

二、呼吸方式349

三、皮肤349

四、神志349

五、血压、心率350

六、尿量350

第二节 呼吸动力学的监测350

一、肺容积350

二、气道压力351

三、顺应性352

四、气道阻力354

五、呼吸功355

第三节 气体交换功能的监测355

一、血氧监测355

二、反映氧气交换效率的指标356

三、二氧化碳的监测356

第四节 呼吸形式的监测357

一、胸腹呼吸活动度监测357

二、吸气时间分数359

三、呼吸节律359

四、浅快呼吸指数359

第五节 呼吸肌肉功能的监测360

一、最大吸气压360

二、最大跨膈压360

三、膈肌张力-时间指数360

四、膈肌肌电监测361

第二十六章 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362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和病理生理特点363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的肺功能特点363

一、肺容积检查363

二、用力依赖性肺功能检查364

三、换气功能检查364

四、呼吸动力学检查365

五、支气管反应性检查365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意义366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366

二、对哮喘严重程度的判断367

三、对疗效的判断和指导用药367

四、指导哮喘升级或降级治疗368

第二十七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370

第一节 定义和病理生理特点371

一、定义371

二、病理生理特点371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372

一、通气功能特点372

二、支气管反应性373

三、肺容积特点373

四、弥散功能特点374

五、气道阻力特点374

六、呼吸功和营养代谢特点375

七、运动心肺功能特点376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376

一、诊断和分级376

二、治疗效果的评估376

三、追踪随访377

第二十八章 肺炎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378

第一节 肺炎的定义和病理特点379

一、定义与病因379

二、病理过程379

第二节 肺炎的肺功能特点380

一、急性炎症期380

二、康复期380

第三节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肺功能特点380

一、病理生理特点381

二、发病期的肺功能特点381

三、康复期的肺功能特点381

第四节 肺功能检查在肺炎中的临床意义382

一、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382

二、了解康复过程和判断预后382

第二十九章 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384

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定义、分类和临床特点385

一、间质性肺疾病的定义和分类385

二、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386

三、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387

第二节 间质性肺疾病的肺功能特点388

一、弥散功能389

二、小气道功能389

三、肺容积390

四、通气功能390

五、心肺运动试验391

六、血气分析391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391

一、诊断391

二、协助确定治疗方案并随访疗效392

三、肺功能检查的局限性392

第三十章 肺部肿瘤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394

第一节 肺部肿瘤的定义和分类395

第二节 肺部肿瘤的肺功能特点395

一、肺容积和肺通气功能395

二、肺弥散功能397

三、运动心肺功能检查397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在肺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398

一、肺功能检查的目的398

二、肺部肿瘤术前常用的肺功能检查方法398

第三十一章 结核病的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401

第一节 结核病的病理特点、临床特点和分类402

一、结核病的病理特点402

二、结核病的临床特点402

三、结核病的分类402

第二节 结核病的肺功能特点403

一、肺结核403

二、结核性胸膜炎404

三、气管支气管结核404

四、胸椎结核405

第三节 肺功能检查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405

一、肺功能检查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及防控措施405

二、肺功能检查在肺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406

第三十二章 实例分析407

第一节 正常人肺功能检查408

一、病史408

二、肺功能检查结果408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422

一、病例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422

二、病例2: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426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30

一、病例1:COPD常规肺功能检查430

二、病例2:COPD常规肺功能检查及运动心肺功能检查434

第四节 急性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442

一、病例1: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442

第五节 间质性肺疾病448

一、病例1:间质性肺炎448

二、病例2:皮肌炎继发肺间质纤维化451

三、病例3:肺泡蛋白沉着症454

四、病例4:肺泡蛋白沉着症458

第六节 肺部肿瘤460

一、病例1:气管肿瘤460

二、病例2:右上肺癌并大气道阻塞462

第七节 结核病464

一、病例1:陈旧性肺结核病并右侧毁损肺464

二、病例2:支气管结核467

三、病例3:支气管结核471

四、病例4:支气管结核475

第八节 其他疾病477

一、病例1: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477

二、病例2: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477

三、病例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81

四、病例4: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483

第三十三章 常用肺功能仪器介绍487

第一节 意大利科时迈公司产品488

一、产品技术特点488

二、常用产品规格型号489

第二节 伟亚医疗集团产品490

一、德国耶格公司产品491

二、美国森迪斯公司产品494

三、英国迈科医疗科技公司产品498

第三节 比利时麦迪肺功能仪504

一、产品技术和功能特点504

二、主要产品型号508

第四节 普美肺功能检查专用呼吸过滤器510

一、产品概述510

二、产品技术特点511

附录512

一、我国肺功能正常值512

二、肺功能及呼吸生理常用词英汉对照519

三、肺功能检查申请单532

四、肺功能检查知情同意书533

五、常用词英汉略语对照5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