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
  • 彭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1768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社区-城市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路径依赖与治理选择 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变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国家权力与社区空间1

一、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几大模式1

二、国家空间转换的历史进程3

三、城市改革进程中的空间调整5

1.发现“社区”:治理难题的容器6

2.政府管理的重心下移7

3.“网格化”的社区改革9

四、社区建设的空间分析12

1.现代国家的空间战略12

2.社区改革的空间维度14

3.社区:多重的国家视角15

五、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思考19

第二章 社区行政与治理转型21

一、西方国家基层行政的改革与创新:以英国为例21

1.合同承包21

2.内部市场22

3.权力下放23

4.战略管理24

5.质量控制系统24

6.顾客导向的服务系统24

7.分权模式25

二、社区行政框架中的基层党组织25

1.组织构建27

2.制度设计30

3.运行机制31

三、参与式的网络化社区治理33

1.街道社区治理创新的组织框架33

2.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培育36

3.社区公共参与的机制与网络构建39

四、建立社区公共事务的新治理机制40

1.社区公共管理中的新理念40

2.新治理机制的运转43

3.关于社区新治理机制的思考50

五、社区“一门式”服务机制53

1.公共管理改革的“无缝隙”理论53

2.“一门式”社区服务改革的背景55

3.“一门式”社区服务基本原理和体系57

4.社区“一门式”服务实践: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61

第三章 社区党组织的治理功能70

一、社区党建的历史背景70

1.行政支撑弱化71

2.组织生态变迁72

3.新社会空间72

4.功能错位和能力弱化73

二、社区党组织的三重功能74

1.政治功能74

2.政策功能75

3.社会功能77

三、社区党建:执政党的“地域化”重组78

1.基层党组织的现实处境78

2.街道层面的党组织改革80

3.街居之间的“新村片党委”82

四、政党领导机制转变:从控制到协调86

1.社区内的组织冲突87

2.居民区党支部的行动资源89

3.居民区党支部的工作机制91

五、基层党组织的横向联系96

1.跨组织的联系纽带96

2.跨领域的协调机制98

3.横向联系的策略转变100

六、从管理到服务:社区党建策略转变102

1.背景102

2.机制103

3.“党员服务中心”的初步分析106

4.社区服务的政治目标108

第四章 社区公共政策的合作机制:以安全服务为例一、公共政策与社区公共服务109

二、社区服务的三种理论视角111

1.地方治理中的合作机制111

2.地方政策网络113

3.公共产品的协作生产115

三、城市安全政策的背景与内容117

四、安全治理的参与主体119

1.作为领导系统的党政机构119

2.社会组织120

3.单位与商业性组织121

五、安全治理的合作模式121

1.基于党政权力体制的合作模式121

2.基于动员的合作模式124

3.基于社会交换关系的合作模式125

六、简要讨论127

第五章 地方治理中的公众参与132

一、公众参与和政策评价:“网评政府”132

1.公众参与的政策评价功能132

2.“网评政府”的体系设计133

3.“网评政府”的优势136

4.网络参与的问题与前景139

二、公众参与和决策信息:“安全举报”142

1.科学决策与信息机制142

2.“安全举报”的制度与运作143

3.“安全举报”制度的工作机理与优势145

4.“安全举报”机制的问题和前景148

三、中介组织的政策参与149

1.中介组织介入地方治理的机制150

2.中介组织在地方治理创新中的战略地位153

3.中介组织公共参与的问题及其发展155

四、社会资源的动员:法律顾问团156

1.法律顾问团介入地方公共政策的基本框架157

2.法律顾问团的比较优势158

3.法律顾问团介入机制存在的问题160

五、公众参与提高政策合法性:“阳光动迁”161

1.“阳光动迁”的背景161

2.“阳光动迁”的机制与内容162

3.“阳光动迁”的作用机制163

4.政务公开提升合法性的理论思考164

六、探讨与建议166

1.面向政策事务的公民组织166

2.公众参与形式的地方化167

3.公众参与的分类评估机制167

4.社会力量的战略伙伴价值167

第六章 商议机制的社区空间:以调解为例一、学者视野中的民间调解169

二、当代城市社区调解概况172

三、商议机制与社区调解176

四、社区调解的功能:国家控制的社会化178

1.服务于国家控制的人民调解178

2.国家控制的末梢180

3.尴尬的“社区政府”181

4.压力体制下的民间调解183

五、社区调解的行政化184

1.调解干部的社会资源184

2.纵向控制186

3.横向网络188

六、民间调解的司法化190

1.司法强化的制度化开端190

2.“标志性”的司法化手段192

七、商议机制的成长空间193

第七章 “小巷民主”:基层自治与社区治理一、关于社区民主理论197

1.新公共管理的兴起与基层民主复兴197

2.民主转型199

3.基层民主的四个维度201

二、中国城市社区自治的背景与策略206

1.城市民主的发展背景206

2.居民委员会自治的主要内容208

3.社区自治中的国家策略210

三、居民委员会选举的典型程序212

1.选举准备212

2.推选产生社区居民选举委员会212

3.选民登记212

4.产生社区委员会正式候选人213

5.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213

四、社区自治的绩效分析218

1.自上而下的评价标准218

2.社区自治的绩效评估221

五、社区自治的未来发展224

结语:“上海模式”的反思与展望226

主要参考文献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