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记者招待会 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记者招待会 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 赵鸿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7061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研究-中国;新闻工作-研究-美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记者招待会 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历史演进1

第一节 美国政府记者招待会1

一、萌芽:从华盛顿到罗斯福1

二、渐进:从塔夫脱到胡佛6

三、成熟:从小罗斯福到克林顿8

四、发轫美国且最完善的原因13

第二节 中国政府记者招待会18

一、出现:时断时续的漫漫历程18

二、突破:“非典”记者招待会28

三、关注:外交部记者招待会31

四、聚焦:“两会”记者招待会34

五、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36

六、在中国出现并发展的原因39

第二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重要功能42

第一节 信息传递功能42

一、信息的直接性42

二、信息的权威性44

三、信息的审美性45

四、潜信息的传递46

第二节 舆论调控功能49

一、双重议程的设置49

二、把关功能的延伸51

三、舆论控制的实现52

四、有限的舆论监督54

第三节 危机管理功能57

一、辽宁海城豆奶事件的教训57

二、危机传播的“时滞”理论61

三、危机沟通的“3C”、“3T”法则63

四、广东地方政府的危机发布实践67

第四节 媒体外交功能68

一、媒体与外交的关系69

二、媒体外交的理论内涵71

三、媒体外交的运作流程73

四、媒体外交的实践意义74

第三章 媒体记者的提问艺术78

第一节 单刀直入:提尖锐刁钻的问题78

一、严格考问,挑战权威79

二、单刀直入,指向敏感86

三、有意激问,获取信息90

四、穷追不舍,深度挖掘94

第二节 切中关键:提有分量的具体问题96

一、微观入手,以小见大96

二、抓住关键,击中要害102

三、注重准确,崇尚简洁104

第三节 人文关怀:提对方感兴趣的问题107

一、使用人情味表述方式107

二、从侧面有策略地提问110

第四节 生动形象:用修辞手法进行铺陈113

一、对比手法的贴近效果113

二、比喻手法的恰当使用115

第四章 政府官员的应答技巧119

第一节 刚性有力:直面挑衅性提问119

一、针锋相对,毫不含糊120

二、肯定有力,准确到位122

三、事实为证,数据说话124

第二节 迂回委婉:回答负面性问题126

一、回答迂回,柔中带刚127

二、委婉模糊,留有余地130

第三节 幽默风趣:化解尴尬和危机137

一、回避有术,保守机密138

二、举重若轻,意在言外140

三、反唇相讥,绵里藏针142

第四节 感性说服:谋求理解与合作144

一、富有感情,凸现人性144

二、生动形象,亲和自然147

三、直言相告,诚实可信148

第五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问答互动151

第一节 问答互动的经典案例151

一、朱镕基克林顿联合记者招待会151

二、震惊中外的陈毅记者招待会159

三、普京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163

第二节 问答互动的原则与策略168

一、把握“制度人”定位168

二、展现“自然人”魅力172

三、单面说与双面说策略178

第三节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80

一、官员与记者角色互动180

二、官员与记者相互了解181

三、内知国情,外知世界185

第六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的现实困境187

第一节 记者是政府的“托儿”吗?187

一、美国的“记托”现象188

二、“记托”的不良后果189

三、“记托”现象的评说190

第二节 如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191

一、政府信息源的单一化191

二、各国信息公开与控制193

三、地方政府的初步尝试197

第三节 媒体怎样面对政府机密?200

一、新闻本质真实的要求200

二、国家安全与政府机密202

三、媒体记者的双重身份204

第七章 政府记者招待会传播特性总析207

第一节 发展内核:政治特性207

一、政治传播的传播控制207

二、政治因素的动因作用209

第二节 运作理念:组织特性210

一、组织传播的理论内涵211

二、政治信息的组织传播212

第三节 传播手段:公共特性213

一、公众利益与传播文明214

二、媒体发挥平衡器作用216

第四节 对话方式:交流特性217

一、人际传播的情感交流218

二、问答现场的语言交流219

附录一:2004年普京竞选连任的记者招待会(全文)223

附录二:2004年小布什连任后首次白宫记者招待会(全文)232

附录三:1998年朱镕基就职之初的记者招待会(全文)247

附录四:2007年“两会”期间温家宝记者招待会(全文)254

附录五:2006年3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答记者问(全文)264

参考文献269

编者荐言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