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少先队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少先队学
  • 段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7931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少先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理念——尊重儿童与尊重儿童组织(自序)1

第一章 什么是少先队学3

第一节 什么是少先队学3

第二节 少先队学的学科属性和地位3

第三节 少先队学学习与研究的意义5

第二章 少先队学创立的由来7

第一节 创学的发端7

第二节 创学的启动7

第三节 创学的倡导者和指导者7

第三章 少先队学理论的三个来源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9

第二节 胡耀邦和胡锦涛的少先队教育思想9

第三节 来自群众,来自实践13

第四章 少先队学的核心——少先队主体化思想14

第一节 主体化思想的提出14

第二节 主体化的目标14

第三节 主体化的内涵要素15

第四节 主体化思想的依据16

第一章 儿童的本质特性21

第一节 儿童是社会的人21

第二节 儿童是自然的人23

第三节 儿童是有意识的、自觉能动的人25

第四节 儿童是未成熟的人26

第二章 儿童的主体需求29

第一节 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29

第二节 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特殊需求32

第三章 儿童的基本权利35

第一节 儿童具有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35

第二节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制定3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特色37

第四节 儿童的权利需要特别的尊重与维护38

第四章 儿童观的演变——从奴才观到主人观39

第一节 儿童观具有时代性39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的儿童观39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41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儿童观42

第五节 新中国诞生后的社会主义儿童观44

第五章 少年期的划分和年龄特征47

第一节 社会各界对少年期年龄段的规定47

第二节 少年期划分的依据49

第三节 青春期不等于青年期51

第六章 儿童化路线54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化54

第二节 儿童的年龄特点55

第三节 儿童的兴趣愿望56

第四节 儿童化的基本功56

第一章 组织与儿童组织61

第一节 什么是组织61

第二节 什么是儿童组织63

第三节 儿童组织的由来和演变65

第四节 对儿童组织现象本质的基本共识71

第二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简史7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73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和少年先锋队74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75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上海地下少先队76

第五节 新中国的少先队77

第六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先队80

第三章 少先队的性质和任务83

第一节 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83

第二节 少先队的性质特征85

第三节 少先队的任务89

第四章 少先队在儿童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91

第一节 少先队教育是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91

第二节 少先队组织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92

第三节 少先队教育的特殊作用94

第四节 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96

第五章 中国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功能98

第一节 研究组织功能的必要性98

第二节 组织功能确定的依据98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社会功能的开发99

第六章 少先队上层领导的导体建设107

第一节 少先队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107

第二节 少先队组织建设是导体建设与主体建设的统一108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的上层导体建设109

第七章 少先队基层组织的集体建设113

第一节 从团体到集体113

第二节 少先队组织独特的优越性114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同学生会、班级组织的联系和区别115

第四节 少先队集体形成的标志116

第五节 少先队集体的建设项目117

第八章 集体建设重在小队120

第一节 小队的特点、地位和作用120

第二节 小队的活力在于自动化121

第三节 小队建设的理想目标123

第四节 小队集体的优化组建124

第五节 小队优化组建的方法125

第九章 少先队集体的制度建设128

第一节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制度建设128

第二节 少先队也要搞制度建设128

第三节 当前少先队建设上的缺陷129

第四节 推进少先队主体化、民主化的制度建设129

第五节 完善少先队制度建设的建议130

第十章 少先队的社区化建设131

第一节 社区的概念131

第二节 少先队社区化建设的概念、内涵及目的131

第三节 少先队社区化的由来132

第四节 少先队社区化的发展方向133

第十一章 集体建设的基本方法134

第一节 组建优化的集体结构134

第二节 提出诱人的共同目标136

第三节 建立自动的干部队伍139

第四节 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140

第五节 创设民主的自治机构140

第六节 培养健全的集体舆论141

第七节 进行系统的组织教育142

第八节 形成良好的队风队纪142

第九节 开辟校外的活动基地143

第十节 发挥辅导的示范作用144

第十二章 小干部队伍的民主化建设145

第一节 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145

第二节 队干部的性质特点和地位作用145

第三节 把好“四关口”的民主化建设146

第四节 扩大任干岗位,让人人有参与机会147

第五节 促进健康发展,防止走向误区148

第一章 引导儿童在自己的组织中自我教育153

第一节 自我教育问题的提出153

第二节 自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155

第三节 自我教育概念的界定和要素157

第四节 少年儿童自我教育的依据159

第五节 少先队自我教育的特点161

第六节 少先队自我教育的基本形态162

第二章 少先队自动化——主体化的自我教育运动163

第一节 什么是少先队自动化163

第二节 少先队自动化的由来163

第三节 少先队自动化的目标、内容和特点165

第四节 “自动化”辅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67

第五节 少先队自动化发展的标志168

第六节 “自动化”贯穿少先队改革创新的历程170

第七节 “自动化”实践形成了有少先队组织特色的教育思想171

第八节 “自动化”理论渊源的探索172

第九节 少先队自动化引导儿童走向成才之路174

第三章 少先队的集体教育——集体具有伟大的教育力量176

第一节 集体教育的独特性176

第二节 少先队集体教育的作用177

第三节 集体具有伟大的德育力178

第四节 寓德育于集体建设中179

第四章 少先队的组织德育181

第一节 入队前的教育181

第二节 入队后队章教育184

第三节 少先队的离队教育188

第四节 少先队的仪式教育190

第五节 新时期德育的改革创新191

第五章 少先队的实践教育195

第一节 什么是实践195

第二节 实践具有巨大的作用195

第三节 实践的教育196

第四节 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197

第六章 少先队的民主教育200

第一节 什么是民主200

第二节 民主教育的提出201

第三节 民主教育的内容201

第四节 少先队培养儿童民主精神的途径202

第七章 少先队集体在独生子女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以群治独203

第一节 独生、独户、独门带来的新课题203

第二节 少先队在独生子女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204

第三节 家队结合,是独生子女教育的好办法206

第一章 什么是快乐211

第一节 快乐是什么211

第二节 儿童心目中的快乐212

第三节 快乐与玩214

第四节 快乐与笑214

第五节 快乐要素216

第六节 快乐功能217

第二章 快乐观的演变发展219

第一节 中国先哲的快乐观219

第二节 西方哲学家的快乐观220

第三节 现代快乐观220

第四节 快乐是一个最有价值的目标222

第三章 快乐教育与快乐集体224

第一节 快乐教育的理论渊源——卢梭的“自然教育”224

第二节 快乐教育的提出224

第三节 快乐教育的发展225

第四节 快乐教育在中国226

第五节 快乐教育的新发展——快乐集体226

第四章 儿童快乐指数的测定——对上海万名儿童的访谈调查报告228

第一节 课题的由来和意义228

第二节 课题界定和研究目的228

第三节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内容229

第四节 调查结果230

第五节 思考与建议235

第五章 快乐中队集体的创建237

第一节 快乐中队集体创建的提出237

第二节 快乐中队集体创建的缘由238

第三节 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目的和内容241

第四节 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方针242

第五节 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内容及其方法246

附件一 普陀区“快乐中队”评估表252

附件二 快乐的“蟹兵蟹将”254

附件三 我们可爱的中队259

第一章 培养创造精神的教育265

第一节 创造是什么265

第二节 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意义268

第三节 创造精神的特征269

第四节 创造精神的支柱271

第五节 创造发明的技法276

第二章 兴趣是创造之母279

第一节 什么是兴趣和兴趣教育279

第二节 兴趣教育的内涵及意义279

第三节 兴趣教育的特征和要素282

第三章 少先队的浪漫性教育284

第一节 浪漫主义在少先队教育上的适用性284

第二节 浪漫主义的特点284

第三节 浪漫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287

第四节 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航天教育活动——“我驾火箭添新星”289

第一章 少先队活动概论295

第一节 人类活动的一般概念295

第二节 少先队活动的本质特点295

第三节 少先队活动的作用与功能296

第四节 少先队员的活动心理297

第二章 少先队活动的分类299

第一节 按组织级别分类299

第二节 按建设性与自治性分类299

第三节 按时间分类300

第四节 按空间分类301

第五节 按内容分类302

第六节 按特性分类303

第三章 少先队的创造性活动305

第一节 创造性活动的特点305

第二节 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和类型306

第三节 创造性活动的衡量与评价307

第四章 开发儿童组织自我教育力的活动——华阴路小学“十分钟队会”的调研报告311

第一节 一个重要的课题311

第二节 主题队会的可贵突破312

第三节 孩子全自动的创造313

第四节 “三自”活动内容315

第五节 孩子们的合理设计316

第六节 显著的作用318

第七节 开明的领导318

第五章 少先队的咨询性活动321

第一节 少先队咨询性活动的由来321

第二节 少先队咨询性活动的概念322

第三节 少先队咨询性活动的辅导322

第一章 辅导的涵义和特点327

第一节 辅导的由来和发展327

第二节 辅导的多种定义328

第三节 我国少先队辅导的特定概念329

第二章 辅导员的角色地位与功能332

第一节 角色的内涵332

第二节 辅导员的角色位置332

第三节 辅导员与相关角色的联系与区别333

第四节 辅导员的角色功能335

第三章 辅导的基本原则338

第一节 自动化原则338

第二节 儿童化原则338

第三节 满足性原则340

第四节 全体性、层次性和个别性原则341

第五节 科学化与艺术化相结合原则341

第六节 协同性、整合性原则342

第四章 “自动化”辅导法343

第一节 启发诱导法343

第二节 宣传鼓动法344

第三节 目标追求法347

第四节 设计指导法349

第五节 榜样带路法350

第六节 雪球滚动法354

第七节 传递转化法355

第八节 实践锻炼法356

第九节 评比竞赛法358

第十节 带谜探索法360

第十一节 课队结合法361

第五章 少先队辅导模式的对照与选择364

第一节 专制型与民主型364

第二节 包办型与放手型365

第三节 保守型与创造型365

第四节 封闭型与开放型366

第六章 少先队辅导专业化建设367

第一节 少先队辅导员的专属性367

第二节 少先队辅导员的复合性368

第三节 少先队辅导专业基本内容369

第四节 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修养369

第五节 辅导员的聘任与培训370

第一章 少先队工作要改革要创新375

第一节 改革创新的背景和目标375

第二节 改革的突破口是破除对少年儿童发展的包办束缚375

第三节 改革的入手点是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自治、自动精神376

第四节 改革的着眼点是发挥少年儿童的创造性378

第五节 少工干部队伍改革的重点是专业化382

第二章 抓改革促发展385

第一节 背景与前景385

第二节 目标与方针385

第三节 进展与成果386

第四节 弊端与矛盾386

第五节 改革的思考388

第三章 少先队的分层组织——儿童团392

第一节 建立儿童团的依据及必要性392

第二节 建立儿童团的可行性394

第三节 儿童团的性质、任务、特殊组织形式及组织机构396

第四节 “低龄化、半自动”的儿童团活动398

第五节 建立“小辅导员制”400

第四章 初中少先队的团队一体403

第一节 少先队工作重在初中403

第二节 面向全体初中生,实施团队一体化404

第三节 初中少先队工作要少年化408

第四节 初中少先队工作要更加自动化408

第一章 列宁夫人的少先队教育思想411

第一节 列宁夫人的少先队组织观411

第二节 “每个少先队员都是社会工作者”416

第三节 发挥队员更多的独立性和自动首倡精神418

第四节 诱导儿童自动地选择目标419

第五节 让队员学会集体自治和个人自治420

第六节 充分重视小队和小组的作用420

第七节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421

第二章 美国童子军的经验值得借鉴422

第一节 国会立法422

第二节 国家现任总统任童子军名誉会长422

第三节 组织的层次化和标志的多样化423

第四节 有以晋级奖章为标志的训练课程423

第五节 德、能、心三者有机结合的童子军教育424

第六节 机构的独立性与社会性425

第三章 日本儿童会及其辅导426

第一节 儿童会的组织结构及其宗旨426

第二节 儿童会的计划、活动与指导427

第三节 儿童会的育成会428

附 俄罗斯少先队的演变与新发展(座谈记录)430

后记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