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陇西县志 1986-2005【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陇西县志 1986-2005
  • 《陇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4900923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070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1102页
  • 主题词:陇西县-地方志-1986~2005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陇西县志 1986-200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3

概述3

大事记11

大事记11

第一编 行政区划49

第一章 区划勘界49

第一节 区划49

第二节 勘界55

第二章 县城58

第一节 位置58

第二节 面积人口59

第三章 乡村59

第一节 乡镇59

第二节 村组66

第二编 自然环境83

第一章 气候83

第一节 机构83

第二节 气候特征84

第三节 气候区划88

第四节 物候90

第五节 天亮天黑日出日没时刻92

第六节 人工影响天气93

第二章 水文94

第一节 河流及其分布94

第二节 径流96

第三节 泥沙96

第四节 地下水97

第三章 自然灾害98

第一节 气象灾害98

第二节 地质灾害104

第三编 人口107

第一章 人口规模107

第一节 人口数量107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108

第二章 人口结构110

第一节 性别结构110

第二节 年龄结构111

第三节 职业结构112

第四节 民族结构113

第五节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113

第三章 人口变动114

第一节 自然变动114

第二节 机械变动115

第三节 暂住人口116

第四章 人口素质116

第一节 身体素质116

第二节 文化素质117

第五章 婚姻家庭姓氏119

第一节 婚姻119

第二节 家庭120

第三节 姓氏121

第六章 人口普查抽样调查125

第一节 人口普查125

第二节 人口抽样调查126

第七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126

第一节 机构127

第二节 政策规定128

第三节 节育措施129

第四节 奖优免补130

第五节 宣传教育130

第四编 计划与投资135

第一章 计划管理135

第一节 机构135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135

第二章 招商引资138

第一节 机构138

第二节 优惠政策139

第三节 招商活动141

第四节 项目引进142

第五节 建设开发143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投资144

第一节 基本建设投资144

第二节 更新改造投资149

第三节 集体企业投资152

第四节 私营和个体企业投资153

第五节 资金来源153

第五编 经济监督管理161

第一章 统计管理161

第一节 机构161

第二节 定期统计161

第三节 专项普查162

第四节 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查168

第五节 农村调查169

第二章 审计173

第一节 机构173

第二节 国家审计174

第三节 内部审计177

第四节 社会审计177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178

第一节 机构178

第二节 市场管理178

第三节 经济执法180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181

第五节 企业登记182

第六节 合同监督管理184

第七节 商标和广告185

第四章 物价管理188

第一节 机构188

第二节 价格管理188

第三节 物价监督与收费管理189

第五章 安全生产和质量技术监督191

第一节 机构191

第二节 质监安监191

第三节 计量管理193

第四节 标准化195

第六编 国土资源管理199

第一章 用地管理199

第一节 机构199

第二节 土地规划详查200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201

第四节 地籍调查城镇住宅登记203

第二章 土地资源保护206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206

第二节 土地复垦“四荒”地拍卖208

第三节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209

第七编 农业213

第一章 机构213

第一节 陇西县农业局213

第二节 陇西县农业机械管理局214

第二章 农村改革214

第一节 土地承包214

第二节 税费改革215

第三节 减轻农民负担216

第三章 粮食作物217

第一节 种子218

第二节 种植220

第三节 农业技术培训224

第四章 经济作物225

第一节 蔬菜225

第二节 油料230

第三节 大麻232

第五章 植物保护232

第一节 病虫鼠草害232

第二节 病虫害测防植物检疫233

第六章 经营管理234

第一节 土地承包合同管理234

第二节 农民负担管理235

第三节 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236

第七章 农用机械237

第一节 农机具237

第二节 农用机械修理240

第三节 农机培训监理241

第八章 农村能源242

第一节 能源规划242

第二节 太阳能利用243

第三节 沼气243

第九章 扶贫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244

第一节 扶贫245

第二节 小康社会建设248

第八编 中药材255

第一章 资源255

第一节 植物类255

第二节 其他类256

第二章 种植257

第一节 栽培257

第二节 基地建设260

第三节 种苗驯化264

第三章 储存加工267

第一节 储存267

第二节 加工268

第四章 交易270

第一节 购销270

第二节 中药材经营企业272

第三节 产业推介276

第九编 林业281

第一章 机构2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81

第二节 下属机构281

第二章 育苗282

第一节 苗圃育苗282

第二节 个体育苗282

第三章 造林283

第一节 防护林283

第二节 退耕还林(草)285

第三节 义务植树287

第四节 经济林园287

第四章 林木管护289

第一节 林业普查及规划289

第二节 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291

第三节 林政管理291

第十编 水利水保295

第一章 机构295

第一节 陇西县水务局295

第二节 陇西县水土保持局295

第二章 水利建设296

第一节 渭河护岸296

第二节 井灌298

第三节 电力提灌298

第四节 渠系配套299

第五节 农村人畜饮水299

第六节 雨水集流302

第七节 防汛抗旱303

第三章 水土保持304

第一节 水土流失305

第二节 梯田建设305

第三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308

第四节 水土保持执法309

第四章 水务管理310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310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311

第十一编 畜牧业315

第一章 机构3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15

第二节 下属机构315

第二章 畜种及改良316

第一节 畜种316

第二节 改良317

第三章 养殖319

第一节 畜禽319

第二节 其他养殖323

第三节 疫病防治324

第四章 饲草料326

第一节 草地326

第二节 人工种草327

第五章 畜禽产品329

第一节 肉蛋奶329

第二节 皮、毛、骨、蜂蜜产品330

第十二编 工业335

第一章 体制改革335

第一节 管理体制335

第二节 经营机制338

第二章 产权类型339

第一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0

第二节 地方国有企业340

第三节 集体企业341

第三章 工业结构341

第一节 产品结构341

第二节 行业结构344

第三节 技术结构345

第四章 工业生产348

第一节 食品饮料制造348

第二节 纺织服装制造353

第三节 皮革与毛皮制品355

第四节 纸制品及印刷355

第五节 化学制品356

第六节 塑料制品357

第七节 金属非金属矿物制品358

第八节 设备制造359

第九节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361

第五章 电力供应366

第一节 城市供电366

第二节 农村供电368

第十三编 乡镇企业373

第一章 企业类型373

第一节 乡(村)办企业373

第二节 联户合作企业股份合作企业374

第三节 个体企业私营企业374

第二章 企业门类376

第一节 工业企业农业企业376

第二节 运输企业服务企业377

第三章 企业管理379

第一节 机构379

第二节 经营机制379

第三节 劳动用工380

第四节 财务技术管理381

第四章 重点企业名优产品381

第一节 重点企业382

第二节 名优产品384

第十四编 建筑业387

第一章 建筑企业387

第一节 县建筑企业387

第二节 乡镇建筑企业388

第三节 私营建筑企业390

第二章 建筑工程391

第一节 建筑设计391

第二节 建筑材料392

第三节 房屋建筑395

第四节 工矿建筑397

第五节 管道建筑398

第六节 其他建筑399

第七节 建筑安装403

第八节 建筑装饰404

第三章 工程管理406

第一节 工程立项及招投标406

第二节 工程监理施工管理407

第十五编 交通运输411

第一章 机构411

第一节 陇西县交通局411

第二节 铁路“三段”412

第三节 驻陇公路运输单位414

第二章 铁路416

第一节 客货运输416

第二节 客货运火车站418

第三节 专用线420

第三章 公路421

第一节 公路建设421

第二节 桥涵建设425

第三节 旅客运输428

第四节 货物运输430

第五节 管理养护432

第四章 城市公共交通434

第一节 公共汽车客运434

第二节 出租车客运436

第十六编 通信439

第一章 机构439

第一节 陇西县邮政局439

第二节 通信机构440

第二章 邮政441

第一节 网路设施441

第二节 邮政业务447

第三节 传递449

第三章 电信450

第一节 固定电话450

第二节 移动通信454

第三节 电信业务费457

第十七编 商业贸易463

第一章 机构463

第一节 陇西县经济贸易局463

第二节 陇西县供销联社464

第三节 陇西县粮食局464

第二章 体制改革465

第一节 国营商业改革465

第二节 供销商业改革469

第三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470

第三章 经济成分473

第一节 国营商业473

第二节 集体商业474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475

第四章 经营类型476

第一节 百货476

第二节 五金交电479

第三节 糖盐烟酒480

第四节 住宿餐饮482

第五节 石油煤炭液化石油气483

第六节 蔬菜484

第七节 粮油485

第八节 物资488

第九节 服务业492

第五章 商场市场493

第一节 重点商场493

第二节 专业市场495

第三节 集贸市场497

第十八编 金融保险503

第一章 机构503

第一节 银行机构503

第二节 保险机构505

第二章 金融业务506

第一节 货币管理506

第二节 国库券和债券发行506

第三节 负债业务507

第四节 资产业务510

第五节 中间业务513

第六节 邮政储蓄515

第七节 管理516

第三章 保险520

第一节 险种520

第二节 保费收入及理赔521

第十九编 财政税务525

第一章 机构525

第一节 陇西县财政局525

第二节 税务525

第二章 财政收入527

第一节 农业各税527

第二节 工商各税527

第三节 专项补助528

第四节 其他收入528

第三章 财政支出531

第一节 经济建设费531

第二节 其他经费532

第四章 财税管理536

第一节 财税体制536

第二节 预算会计事务537

第三节 税务管理538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543

第五节 国有资产集团购买545

第二十编 城乡建设549

第一章 机构549

第一节 陇西县城乡建设局549

第二节 陇西县环境保护局550

第二章 城乡规划551

第一节 城镇总体规划551

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553

第三节 环境保护规划554

第四节 城市工程建设规划554

第五节 城市重点区规划557

第六节 乡(镇)村规划558

第三章 城区建设560

第一节 城区道路560

第二节 供排水562

第三节 路灯564

第四节 城区卫生564

第五节 城区绿化565

第六节 供热567

第四章 房地产业567

第一节 房产管理567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568

第三节 职工住房569

第四节 商品房开发570

第五章 环境保护571

第一节 环境状况571

第二节 环境治理573

第二十一编 中共陇西县地方组织579

第一章 组织机构579

第一节 中共陇西县委579

第二节 中共陇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583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585

第二章 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586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586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587

第三章 党政机构和干部制度改革588

第一节 党政机构改革588

第二节 干部制度改革590

第四章 重要决策591

第一节 谋划总体发展思路591

第二节 确立各项发展战略592

第五章 纪检监察工作594

第一节 廉政建设594

第二节 违纪违法案件查处596

第三节 纠正行业不正之风598

第四节 执法监察599

第六章 组织工作600

第一节 党员管理600

第二节 党员教育602

第三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604

第四节 干部管理606

第七章 宣传工作610

第一节 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610

第二节 新闻报道611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612

第四节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613

第八章 统战工作615

第一节 统战宣传615

第二节 统战工作制度建设616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616

第四节 对台工作和海外联谊617

第五节 党外人士队伍建设618

第六节 宗教619

第九章 政法工作620

第一节 “严打”专项斗争620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621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622

第四节 政法队伍建设622

第十章 老干部工作623

第一节 老干部管理623

第二节 老干部待遇624

第三节 老干部文体活动625

第十一章 信访工作626

第一节 信访接待626

第二节 案件查处626

第三节 制度建设628

第十二章 党校教育629

第一节 县委党校629

第二节 基层党校631

第二十二编 人民代表大会635

第一章 组织机构635

第一节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635

第二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人大主席636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37

第一节 代表选举637

第二节 代表构成638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638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639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会议640

第四章 主要工作和活动641

第一节 视察调查641

第二节 代表议案641

第三节 执法检查642

第四节 述职评议643

第五节 来信来访643

第六节 依法治县644

第五章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44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644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645

第三节 人大代表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645

第四节 人事任免制度646

第五节 与“一府两院”联系制度646

第六节 信访工作制度647

第二十三编 人民政府651

第一章 组织机构651

第一节 陇西县人民政府651

第二节 乡镇人民政府655

第二章 实施县委重要决策两案办理656

第一节 实施县委重要决策656

第二节 两案办理658

第三章 会议制度职能转变658

第一节 会议制度658

第二节 职能转变659

第二十四编 人民政协 民主党派665

第一章 政协陇西县委员会665

第一节 组织机构665

第二节 政协委员667

第三节 政协会议669

第四节 政治协商671

第五节 民主监督672

第六节 参政议政673

第七节 提案工作674

第八节 联谊交往675

第九节 制度建设676

第二章 民主党派677

第一节 民盟陇西支部677

第二节 农工党陇西支部680

第二十五编 人民团体685

第一章 群众组织685

第一节 工会685

第二节 共青团688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691

第二章 群众团体694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694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696

第三节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697

第四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698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699

第二十六编 军事705

第一章 机构705

第一节 陇西县人民武装部705

第二节 陇西县人民武装委员会706

第三节 陇西县国防动员委员会706

第四节 基层人民武装部706

第二章 民兵707

第一节 组织建设707

第二节 政治教育707

第三节 军事训练708

第四节 训练基地和武器装备仓库建设710

第五节 预备役登记711

第三章 征兵711

第一节 宣传动员体检政审712

第二节 兵员征集713

第四章 国防教育713

第一节 国防教育基地714

第二节 国防教育活动715

第二十七编 政法719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719

第一节 陇西县公安局719

第二节 陇西县人民检察院720

第三节 陇西县人民法院721

第四节 陇西县司法局722

第二章 公安工作722

第一节 治安保卫723

第二节 刑事侦破724

第三节 预审看守728

第四节 交通管理729

第五节 户政管理730

第六节 消防管理733

第七节 警务建设734

第三章 检察工作736

第一节 刑事检察736

第二节 刑事审判和渎职侵权检察738

第三节 反贪污贿赂检察738

第四节 监所检察740

第五节 控申检察740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741

第七节 检察改革741

第四章 审判工作742

第一节 刑事审判742

第二节 民商事审判742

第三节 行政审判743

第四节 执行工作744

第五节 审判监督744

第六节 审判改革745

第五章 司法行政746

第一节 普法宣传746

第二节 律师事务749

第三节 公证业务749

第四节 人民调解749

第五节 安置帮教750

第六节 基层法律服务750

第七节 法律援助751

第二十八编 人事 劳动 社保755

第一章 机构755

第一节 陇西县人事局755

第二节 陇西县劳动局755

第三节 陇西县社保中心756

第二章 人事756

第一节 干部管理756

第二节 人才工程758

第三节 工资管理759

第四节 编制管理760

第三章 劳动762

第一节 劳动力培训与就业762

第二节 工人管理764

第三节 劳动工资764

第四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765

第五节 劳动安全监督766

第四章 劳务输出767

第一节 劳动力资源调查767

第二节 劳动力转移就业768

第五章 社会保险770

第一节 养老保险770

第二节 失业保险771

第三节 医疗保险772

第四节 工伤保险773

第五节 生育保险773

第六节 社会保险稽核774

第二十九编 民政777

第一章 机构777

第一节 陇西县民政局777

第二节 科级事业单位777

第二章 社会救助778

第一节 救灾救济778

第二节 临时救助780

第三节 收容救助781

第四节 灾民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782

第五节 城镇“低保”783

第三章 “双拥”优抚784

第一节 “双拥”活动784

第二节 优抚优待785

第三节 退伍退役转业军人安置786

第四节 军供接待788

第四章 基层自治组织建设788

第一节 村民自治组织788

第二节 城镇居民自治组织790

第五章 社会福利791

第一节 养老敬老791

第二节 “五保户”供养792

第三节 福利企业792

第四节 福利彩票793

第六章 民政行政事务管理794

第一节 地名管理794

第二节 社团登记管理795

第三十编 教育 体育 科技801

第一章 教育801

第一节 机构801

第二节 普通教育802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805

第四节 成人教育809

第五节 教育改革811

第六节 教师815

第七节 硬件建设819

第二章 体育823

第一节 机构823

第二节 体育设施824

第三节 群众体育825

第四节 竞技体育828

第五节 体育人才836

第三章 科技840

第一节 机构840

第二节 科技改革841

第三节 科技普及842

第四节 科技示范843

第五节 科技管理与研发843

第六节 防震抗震846

第三十一编 医药卫生851

第一章 机构851

第一节 挂靠机构851

第二节 执行机构852

第三节 内设机构852

第二章 医疗853

第一节 医疗网点853

第二节 医疗技术855

第三章 卫生防疫856

第一节 食品、公共场所卫生857

第二节 饮水卫生857

第三节 地方性疾病857

第四节 计划免疫858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859

第四章 妇幼保健860

第一节 保健机构861

第二节 妇女保健861

第三节 儿童保健862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862

第一节 检查评比862

第二节 创建卫生城863

第三节 改水改厕863

第四节 灭鼠杀虫863

第六章 药品管理864

第一节 药品生产企业864

第二节 药品经营企业865

第三节 “两网”建设865

第四节 市场整治865

第七章 血浆采供866

第一节 机构866

第二节 采供866

第三十二编 文化871

第一章 机构871

第一节 行政机构871

第二节 事业机构871

第二章 群众文化873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873

第二节 书法绘画展览875

第三节 云阳板876

第四节 音乐877

第三章 图书阅览877

第一节 图书发行877

第二节 藏书阅览878

第四章 文物古迹879

第一节 文物880

第二节 古迹881

第三节 文物普查883

第四节 文物利用884

第五章 市场管理885

第一节 文化市场885

第二节 文化管理885

第六章 艺文选辑886

第一节 诗词886

第二节 散文887

第三节 小说891

第四节 戏曲897

第五节 书法904

第六节 绘画906

第七章 广播电影电视909

第一节 机构909

第二节 广播910

第三节 电影912

第四节 电视914

第八章 档案史志917

第一节 机构917

第二节 档案918

第三节 党史921

第四节 方志922

第五节 文史923

第三十三编 陇西李氏文化927

第一章 机构927

第一节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会927

第二节 甘肃省陇西堂筹建委员会928

第三节 甘肃陇西李氏文化研究总会929

第四节 陇西李氏文化研究开发中心931

第二章 李氏源流931

第一节 李氏渊源931

第二节 李氏郡望933

第三节 李氏堂号933

第四节 李氏族谱934

第三章 李家龙宫陇西堂935

第一节 李家龙宫935

第二节 陇西堂939

第四章 情系故里940

第一节 寻根祭祖940

第二节 捐赠942

第五章 宣传研讨942

第一节 宣传942

第二节 研讨945

第三十四编 风俗955

第一章 地方语言955

第一节 俗语955

第二节 称谓956

第三节 歇后语961

第四节 童谣963

第五节 名谓964

第六节 谜语965

第二章 民俗967

第一节 农耕民俗967

第二节 生活民俗972

第三节 饮食民俗973

第四节 礼仪民俗976

第五节 节 日民俗980

第三十五编 人物985

第一章 英烈人物985

第二章 党政军人物987

第三章 专业技术人物999

第四章 先进人物1014

第五章 台湾同胞美籍华人宗教人物1017

第六章 人物补遗1019

第一节 历史人物1019

第二节 巩昌府知府名录1027

第三节 明清进士名录1029

附录1037

陇西老照片1037

索引1053

图片索引1053

表目索引1059

后记10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