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
  • 张秀娥,董竹,毛佳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137049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2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工业经济-经济发展-研究-欧洲;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研究-欧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欧盟:传统工业区转型与循环经济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产业转型与循环经济理论综述3

第一节 产业转型理论综述3

一、产业分类理论3

二、产业结构理论5

三、产业布局理论及比较优势理论17

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产业转型21

五、产业转型中的产业结构政策选择22

第二节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理论24

一、循环经济理论25

二、生态经济理论29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生态化重组36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37

二、产业结构的生态化重组转型38

第二章 产业转型的主要形态41

第一节 产业梯度转移41

第二节 产业集聚化44

一、产业集聚理论44

二、产业集聚的特征及形式50

三、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54

四、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55

第三节 产业融合化59

一、产业融合化的涵义59

二、产业融合的形式62

三、产业融合与产业转型的关系64

四、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65

五、实施产业融合与产业转型的条件68

第四节 产业生态化69

一、产业生态化的涵义69

二、产业生态化的主要内容71

第三章 欧盟及其成员国传统工业区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77

第一节 德国传统工业区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77

一、鲁尔工业区的辉煌与衰落78

二、鲁尔工业区的振兴79

第二节 英国传统工业区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84

一、英国传统工业区的衰落85

二、英国传统工业区复兴之路85

第三节 法国传统工业区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88

一、法国东北老工业区的衰落88

二、法国传统工业区转型的主要措施89

第四节 欧盟其他传统工业区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93

一、丹麦卡伦堡工业园93

二、意大利的“铁三角”转型97

三、荷兰和比利时的传统工业区转型97

第五节 欧盟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及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98

一、确立明确的市场机制,建立配套的法律体系98

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行政策扶持99

三、改造老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100

四、加大财政投入,给予税收优惠101

五、结合自身资源,走有特色的转型与循环经济之路102

第四章 欧盟主要国家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状况103

第一节 欧盟各国循环经济立法概述103

一、欧盟循环经济立法体系的建设103

二、欧盟循环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105

三、欧盟循环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107

第二节 德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及包装物处理办法111

一、德国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内容111

二、德国的DSD系统115

第三节 英国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116

一、英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116

二、英国清洁生产立法的主要内容118

第四节 欧盟其他成员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状况119

一、清洁生产方面119

二、废物回收管理方面121

三、再生能源利用方面122

第五章 东北传统工业区产业结构及生态化建设情况124

第一节 东北传统工业区发展历程124

一、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形成阶段(1950—1978年)125

二、结构性矛盾逐步积累阶段(1979—1992)126

三、结构被动调整阶段(1993—2002年)128

四、结构开始由资源型向生态型、循环型转变阶段(2003年—至今)129

第二节 东北传统工业区产业结构现状130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现状130

二、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133

三、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138

第三节 东北传统工业区生态环境状况141

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加剧141

二、工业废弃物排放污染环境142

三、水源污染严重142

四、湿地问题142

第六章 加速东北传统工业区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144

第一节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144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44

二、实现东北和谐发展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145

三、深化东北地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146

四、转变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146

第二节 缓解资源短缺状况149

一、东北地区资源概况149

二、东北地区资源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151

第三节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153

一、防治水环境污染迫在眉睫153

二、人居环境急需改善155

第四节 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需要155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作用机制156

二、西方主要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特点158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出口带来的影响162

第七章 提升和优化东北地区产业结构168

第一节 调整原有产业结构169

一、整合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形成规模效应170

二、提高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光电子及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171

三、加大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调整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172

第二节 引入新产业173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74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174

第三节 依托产业集聚构建新型产业基地177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现状178

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的措施180

第四节 推进东北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185

一、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开拓精神186

二、加快资源型城市改革步伐186

三、依靠科技,推进经济转型的步伐186

四、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金融支持力度187

五、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87

六、加大废物利用率,发展接续产业188

七、发挥优势,发展非资源型产业188

第八章 实施清洁生产190

第一节 清洁生产的涵义190

一、清洁生产概念190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192

第二节 建立健全清洁生产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193

一、加快清洁生产立法194

二、实施清洁生产政策导向195

三、建立完善清洁生产技术支撑体系196

四、加强对清洁生产的指导与服务196

五、推进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0结合198

第三节 实施产品生态设计199

一、产品生态设计的内涵及基本原则200

二、产品生态设计的内容202

三、生态设计实施步骤204

四、加强对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引导206

第四节 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管理207

一、设立清洁生产常设机构207

二、加强用料管理208

三、完善设备管理209

四、积极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209

第九章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210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区的内涵210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念211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特征与类型212

三、生态工业园规划的关键内容215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与风险216

第二节 东北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218

一、东北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218

二、东北地区创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存在的障碍221

第三节 东北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措施223

一、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支持作用223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225

三、科学设计东北地区生态工业园区227

四、搞好生态工业园区布局230

五、提升科技支撑水平232

六、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233

七、建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激励机制234

八、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35

第十章 制定与完善循环经济法236

第一节 完善现有环境法236

一、循环经济立法的原则237

二、修改或完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238

三、适时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240

四、制定有关专门法与地方性法规241

第二节 加强执法力度244

一、当前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244

二、加强环境执法力度的对策247

第三节 构建环境执法机构249

一、建立多元化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250

二、设立派出与协调机构252

三、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252

第十一章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60

第一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260

一、强化政府规划和协调职能260

二、充分发挥政府规范和监督职能262

三、进一步扩大政府公共产品的供给职能263

四、行使政府产业引导职能263

第二节 综合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264

一、东北地区财税优惠政策及实施现状265

二、东北地区的财税政策切入点267

第三节 制定东北区域金融政策270

一、东北三省金融业存在的问题270

二、东北地区目前享受的金融政策273

三、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对策274

第四节 加快解决就业问题276

一、东北地区的就业政策取向276

二、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277

第十二章 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83

第一节 东北地区传统工业区交通建设283

一、东北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284

二、东北地区交通建设相关政策290

第二节 东北地区新型能源利用工程292

一、火力发电环保脱硫293

二、供水水源保护294

三、污水处理296

四、风能发电297

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小区建设298

一、城市园林绿化299

二、城市生态小区建设300

参考文献302

后记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