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制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申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5638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法制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13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14
一、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依据和特点15
二、氏族社会的习惯向习惯法的演变16
三、礼和刑是中国古代法律起源时的两大形式17
第二节 夏商的法律制度18
一、夏商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活动19
二、夏商刑事法律的内容20
三、夏商民事法律的内容22
四、夏商司法制度24
第二章 西周法律制度27
第一节 立法理念和立法活动28
一、西周立法理念的变化29
二、立法活动概况30
第二节 宗法制度及礼与刑的关系31
一、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31
二、西周时期礼与刑的关系33
第三节 法律的主要内容34
一、刑事法律的内容34
二、民事法律的内容38
三、司法制度4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49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51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51
二、春秋时期成文法运动53
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55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56
一、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的变法改革运动56
二、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主要法治思想60
三、《法经》的内容及历史地位66
四、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69
第四章 秦汉法律制度75
第一节 秦代法制概况76
一、秦代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活动77
二、睡虎地秦墓竹简与秦代主要法律形式78
三、秦代法制的基本特色80
第二节 秦代的刑事法律81
一、主要罪名82
二、刑罚制度84
三、刑法适用原则87
第三节 秦代的行政、民事、经济法律制度90
一、主要行政法律内容90
二、主要民事法律制度94
三、主要经济法律规范95
第四节 秦代的司法制度97
一、司法机关97
二、诉讼审判制度98
第五章 汉代法律制度101
第一节 汉代法制概况102
一、汉代的立法理念102
二、汉代的主要立法活动107
三、汉代的主要法律形式110
第二节 汉代的刑法制度及刑罚改革112
一、汉初的刑法制度112
二、汉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118
三、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中的道德影响120
第三节 汉代行政、民事、经济法律制度122
一、行政法律制度122
二、民事法律制度126
三、经济法律制度129
四、汉律的主要特点130
第四节 汉代司法制度131
一、司法机构131
二、诉讼、审判制度132
三、春秋决狱133
四、秋冬行刑135
五、录囚制度136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139
第一节 立法概况140
一、三国立法141
二、两晋立法142
三、北朝立法144
第二节 法律形式与立法技术的变化146
一、法律形式的变化146
二、律学的活跃与发展、法典结构的变化及立法技术的提高148
第三节 法律内容的变化150
一、“八议”入律与“官当”制度确立150
二、“重罪十条”的产生152
三、“准五服以制罪”与“存留养亲”153
第四节 刑罚制度的变革155
一、刑罚的变革155
二、封建制五刑体例的形成156
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157
一、司法机关的扩大演变157
二、诉讼制度的变化158
三、监察机关对司法活动的监督161
第七章 隋唐法律制度164
第一节 隋唐法制概况166
一、隋唐的立法理念166
二、隋唐的主要法典169
三、隋唐的法律形式174
第二节 隋唐的刑事立法176
一、刑罚原则176
二、主要罪名178
三、基本刑罚制度180
四、贵族官僚刑法特权制度183
第三节 隋唐的民事立法187
一、契约关系187
二、婚姻立法188
三、家庭和继承立法190
第四节 隋唐的经济立法191
一、赋税立法191
二、手工业生产立法191
三、商业立法192
第五节 隋唐的司法制度192
一、司法机关192
二、回避原则193
三、死刑复奏制度193
第七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194
一、唐律的特点194
二、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97
第八章 宋、辽、金、元的法律制度202
第一节 宋代法制概况203
一、宋代的立法理念204
二、宋代的立法活动206
第二节 宋代的刑罚变革与司法制度210
一、刑罚变革210
二、司法制度212
第三节 宋代的行政、民事、经济法律制度215
一、行政法律制度215
二、民事法律制度219
三、经济法律制度223
第四节 辽、金的法律制度226
一、辽、金的立法活动226
二、辽、金法制的主要特点228
第五节 元代的法律制度229
一、元代的立法理念230
二、元代的立法活动231
三、元代法制的主要特点232
四、元代的司法制度235
第九章 明代法律制度240
第一节 明代法制概况241
一、明代的立法理念241
二、明代主要的立法活动246
第二节 明代主要的罪名与刑罚原则250
一、罪名与刑名250
二、“重其重罪,轻其轻罪”的刑罚原则252
第三节 明代的行政、民事、经济法律制度255
一、行政法律制度255
二、民事法律制度259
三、经济法律制度265
第四节 司法制度268
一、“三法司”268
二、审判管辖270
三、厂卫制度270
四、会审制度272
第十章 清代法律制度278
第一节 清代的立法概况279
一、清初立法理念280
二、清代入关以后的主要立法活动282
第二节 清律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变化286
一、刑事法律制度286
二、民事、经济法律制度290
三、行政法律制度295
第三节 清代的司法制度298
一、清代的司法机关298
二、清代会审制度299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303
第一节 清末立法理念305
一、晚清社会与法律概况305
二、“变法图存”的法律改革观307
三、修律的直接动因——收回领事裁判权308
四、“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立法理念310
五、修建过程中的“礼法之争”311
第二节 清末“预备立宪”与宪法文件313
一、“预备立宪”的社会历史背景313
二、“预备立宪”的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316
三、资政院与谘议局317
四、《钦定宪法大纲》319
五、《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320
第三节 清末修律的主要活动及成果321
一、修律的基本情况321
二、《大清现行刑律》322
三、《大清新刑律》323
四、《大清民律草案》325
五、清末的商律修订327
六、《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329
七、《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329
八、《大理院审判编制法》、《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法院编制法》330
第四节 清末修律的影响和历史意义332
一、中华法系的解体与中国法律开始走向近代化332
二、西方近代的法律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的传播334
三、变法修律推动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34
第五节 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335
一、领事裁判权制度335
二、领事裁判权的基本内容336
三、行使领事裁判权的机构336
四、观审制度337
五、会审公廨337
六、领事裁判权制度确立的后果338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343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345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345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47
三、优待清室退位条件的出台350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其他的主要法制建设351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其他领域的主要立法活动351
二、临时政府关于司法改革的措施353
第十三章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35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357
一、《天坛宪草》357
二、《中华民国约法》359
三、《中华民国宪法》360
第二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民商事法律制度361
一、《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362
二、北京国民政府《民律草案》的修订362
三、商事法规363
第三节 北洋政府的刑事法律制度364
一、《暂行新刑律》及其《补充条例》364
二、两个刑法修正案365
三、刑事特别法365
第四节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司法制度366
一、诉讼法规366
二、北京民国政府时期的司法体制368
三、狱政制度369
四、律师制度370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制度372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概况373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基础374
二、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成文法和例(判例、解释例)374
三、南京国民政府主要法律制度的特点376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法和行政法377
一、宪法与宪法性文件377
二、行政法规381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商事法律制度383
一、《中华民国民法》的编制383
二、商事法规385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刑事法律制度386
一、国民政府的刑法典386
二、单行刑法387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体制388
一、诉讼法规388
二、司法体系389
三、狱政制度392
四、律师制度392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制度395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制概述396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制概况397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制概况397
三、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的法制概况397
第二节 宪法及宪法性文件398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398
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399
三、《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400
四、《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40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民事土地与劳动法律制度402
一、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法制状况402
二、劳动法制405
三、婚姻家庭法制407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刑事法律409
一、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刑事法制409
二、抗日民主政权刑事法规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410
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刑事立法411
第五节 司法制度412
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412
二、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413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审判制度416
热门推荐
- 1773580.html
- 2694372.html
- 2997869.html
- 2296667.html
- 209296.html
- 792310.html
- 3377162.html
- 1601121.html
- 473300.html
- 3812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1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76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6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04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0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9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0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48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