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艺学基础理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文艺学基础理论
  • 唐正序,冯宪光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017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05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艺学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文艺学基础理论及其研究对象1

二 文学本质论诸说5

三 观察文学的视点10

四 文学本质多层次的统一13

第一编 作品论22

第一章 文学作品的形态22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22

一 文学作品存在方式诸说22

二 文学作品是一种物态化的实体25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1

一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31

二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素40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形象47

第一节 文学形象和文学意象47

一 文学形象47

二 文学意象60

第二节 文学典型和文学意境70

一 文学典型81

二 文学意境81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情感、思想和题材94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情感94

一 情感性是文学的基本特征94

二 情感与形象描绘的关系100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思想105

一 文学作品中思想的特点105

二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109

三 文学作品中思想和情感的关系115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题材120

一 文学作品的题材120

二 文学作品中题材与情感、思想的关系124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129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129

一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129

二 文学作品语言与自然语言134

三 文学作品语言的类型特征141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结构147

一 结构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重要手段147

二 文学作品结构的原则154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1157

第一节 叙事类文学158

一 叙事类文学的特点158

二 叙事类文学的体裁164

第二节 抒情类文学171

一 抒情类文学的特点171

二 抒情类文学的体裁176

第三节 戏剧类文学186

一 戏剧类文学的特点186

二 戏剧类文学的体裁191

第二编 创作论199

第六章 文学创作的主体与客体199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性199

一 文学创作与作家的主体200

二 作家的素质和才能204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客体性212

一 文学创作与社会生活212

二 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220

第三节 文学风格是文学创作主体与客体的统一226

一 文学风格的形成和体现227

二 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一致性235

第七章 文学创作与艺术思维242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过程242

一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243

二 文学创作的特殊性247

第二节 文学创作活动的思维特点252

一 人类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253

二 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255

三 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263

第八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270

第一节 文学创作和创作方法270

一 作家掌握创作方法的意义270

二 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275

第二节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280

一 现实主义的特征280

二 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285

三 浪漫主义的特征289

四 浪漫主义的历史发展2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97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297

二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特征301

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304

第四节 西方现代主义308

一 西方现代主义的特征308

二 西方现代主义诸家313

第三编 阅读论321

第九章 文学的阅读和欣赏321

第一节 文学消费321

一 文学消费的重要意义321

二 文学消费的分类324

第二节 文学阅读329

一 文学阅读的特点和普遍性329

二 文学阅读的意义和作用334

第三节 文学欣赏339

一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直觉341

二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想象和创造344

三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情感351

四 文学欣赏中的审美理解和判断355

五 文学欣赏中的两种体验359

第十章 文学批评365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365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365

二 文学批评的作用370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378

一 批评标准诸说378

二 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387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400

一 文本分析的方法401

二 心理分析的方法405

三 比较分析的方法410

四 阐释分析的方法414

五 历史分析的方法417

第四编 发展论422

第十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发展422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423

一 文学艺术起源诸说423

二 文艺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430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436

一 文学发展的涵义436

二 文学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440

三 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445

第三节 文学发展自律的纵向关系455

一 文学的历史性——继承与革新455

二 文学内容的继承与革新457

三 文学形式的继承与革新461

四 文学思潮、流派的继承与革新465

第四节 文学发展自律的横向关系469

一 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共同性471

二 世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473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规律480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性质和特点480

一 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481

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484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道路489

一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489

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92

三 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496

四 按照艺术规律管理文学500

后记504

重印后记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