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
  • 蒋广学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753433221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梁启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走出“今文经学”心路历程1

第一章 理解《时务报》时期梁启超思想倾向的一把钥匙——读《与严幼陵先生书》1

一 严复致信梁启超的背景分析1

二 严复书信对梁启超的影响9

第二章 自由:消解“今文学”传统的锐利思想武器——兼论日本维新学者对梁启超思想转折所起的作用23

一 梁启超近代“自由”观的基本确立26

二 梁启超对“自由”的深层理解及新型历史观的形成37

三 余论:康、梁学术分途及梁启超执“言论界之牛耳”48

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建——兼论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学术思想的初步形成56

一 “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58

二 对中华学术原始精神阐释之一:“重民意”的开明政治理想66

三 对中华学术原始精神阐释之二:“轻生死”的尚武精神76

四 结论: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学术思想的初步形成87

第二编 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中国学术观94

第四章 论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发展的探讨94

一 中华文化得以新生的“卧薪尝胆”之路96

二 梁启超关于传统文化向现代发展的几个基本观点103

第五章 论梁启超的政治与法哲学思想——兼论梁启超对法家思想的研究124

一 横截面上显示出的时代差异:对中华法系的形成及本质的认识127

二 历史空间的追求:平衡梁启超最终关怀与现实企划的几项原则140

第六章 从笃信墨学到走出墨学的转折——论梁启超对墨学的研究155

一 论“天志”之两端:“非命”与“兼爱”,企以墨学成为“新”民之利器157

二 《墨经校释》中对墨子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现代阐发167

三 对于墨学的思想结构和本质的科学阐发173

四 结论:从西学论墨子到以世界学术发展的目光论墨子的转折179

第七章 论梁启超对老子及庄子哲学的研究——兼谈粱启超对屈原、陶潜情感哲学的认识186

一 通老:道——弘“天道”而小“世人”的自然主义哲学188

二 达庄:“真我”——畅游于天地之间的主体哲学199

三 屈、陶的情感哲学及老、庄思想在梁启超世界观中的地位208

第八章 儒学“修己安人”之大义与梁启超“明心见性”之微言——论粱启超对儒家道术的研究218

一 儒学之“大义”——“修己安人”220

二 梁启超之“微言”——“明心见性”226

三 梁启超为儒学设定新的心体学说的企图235

第九章 论梁启超对佛教的信仰与改造248

一 力发佛教“科学”与“平等”的“入世”精神,把佛学纳入改造国民品格的新文化体系250

二 简析中国佛教发展史,说明改造佛教的历史合理性260

三 以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分析佛学,力图创立含现代科学知识的新佛学265

第十章 以佛治史 心归于佛——评梁启超的史学观278

一 以佛家法相说治史是对早年有关“历史是自由意志发展史”观念的继承281

二 以佛家“互缘”说为基础的史学研究方法论291

三 心皈于佛的“史才四长”说299

第十一章 向科学与民主新“人学”匍匐前进的清代学术——论梁启超对清学的研究305

一 萌发近世“时代思潮”的清代启蒙期学术307

二 戴、章学术和实现方法之革命的乾嘉考据学317

三 晚清“今文学”运动:孕育新学的母体326

第三编 梁启超对未来学术的最终关怀343

第十二章 行铸“小康” 神往“大同”——论梁启超在20年代初社会主义问题辩论中所承担的历史角色343

一 前论:《新民丛报》时期梁启超对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346

二 正论:2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大辩论中梁启超所承担的历史角色351

三 结论:行铸“小康”、神往“大同”的伟大思想家362

第十三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科玄大战”与梁启超“三达德”的教育思想369

一 梁启超重新执教的原因分析371

二 “科玄大战”对梁启超中西文化观及教育思想的影响375

三 以人格教育为中心的“三达德”教育思想384

附:梁启超的学术思想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之关系394

后记4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