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贸易【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贸易》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4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6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贸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概述1
第一节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纺织品贸易概况1
第二节 纺织品技术规则与国际纺织品贸易的特点3
一、动态性3
二、强制性4
三、统一性4
第三节 我国纺织品技术规则的现状及发展方向5
四、存异性5
第四节 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的意义6
一、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纺织行业发展的需要6
二、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我国加入WTO后形势8
发展的需要8
三、学习纺织品技术规则是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的需要9
四、学习规则是完善规则、向国际规则靠拢的需要9
二、基于产品的环境政策11
(一)立法措施11
一、基于生产过程的环境政策11
(二)促进措施11
第一章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与11
第一节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环境政策11
措施11
第一篇 发达国家纺织品的部分环境政策与技术法规11
(三)激励措施12
三、废物处理政策12
第二节 欧盟等国环境政策中的法规措施12
一、欧盟等国的环境法规和涉及纺织品上的有害12
物质12
二、环境法规涉及的具体内容及其制定的背景12
(一)关于禁用偶氮染料、致癌染料及致敏染料12
(二)关于五氯苯酚(PCP)15
(六)关于可萃取重金属及部分重金属总含量16
(五)关于石棉16
(四)关于多氯联二苯(PCB)和多氯联三苯16
(三)关于含溴或含氮阻燃整理剂16
(PCT)16
(七)关于甲醛含量18
(八)关于农药残留物18
(九)关于有机锡化合物19
(十)关于聚氯乙烯(PVC)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19
第三节 欧盟等国环境政策中的经济措施20
一、经济措施的定义20
二、欧盟等国与纺织品贸易有关的两大类经济措施21
第四节 对消费品法的综合评价21
一、法规本身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21
(一)执行期限三次延长21
(二)检测方法悬而未决22
二、对消费品法案的理论依据探讨23
(一)关于联苯胺等芳香胺的毒性23
(三)尚存在诸多问题23
(二)纺织品使用过程中染料对人体危害度分析24
三、深刻的经济原因26
四、消费品法对世界市场的影响28
五、消费品法对我国的影响分析28
(一)消费品法对我国的负面影响28
(二)消费品法对我国的积极作用30
第二章 欧盟等国与纺织品有关的环境标志及功能性32
产品标识32
第一节 纺织品环境标志的发展现状32
一、环境标志发展概况32
二、纺织品环境标志的创建32
第二节 欧洲市场环境标志的制作依据33
一、传统的品质标志制作依据33
(四)主要评价指标34
(三)牢度等级34
(一)禁止规定34
二、环境(生态)标志的制作依据34
(二)限量规定34
第三节 欧盟等国主要纺织品环境标志35
一、Oeko-Tex Standard 100标志35
二、Eco-Label标志35
三、Milieukeur标志36
四、Eko标志36
五、White Swan标志36
六、Krav标志36
七、Eco-Tex标志36
八、Toxproof、Ecoproof、SG标志37
九、MST(Markenzeich Schadstoffgeprutte Textilien)标志37
十、MUT(Markenzeichen Umweltschonende Textilien)标志37
十一、Clean Fashion标志37
第四节 主要环境标志涉及的产品种类、标准汇编38
十五、Eco Mark标志38
一、各环境标志所涉及的产品种类38
六、国际标准化组织纺织品技术委员会(ISO/TC38
十四、GuT标志38
十三、Comitextil标志38
十二、Steilmann标志38
二、各环境标志的标准汇编39
第五节 对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综合评价40
一、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优点40
二、欧盟等国纺织品环境标志的缺点41
(一)环境标志的种类过多41
(二)各种标志间基本概念和专门术语混淆41
(三)生态标准的生态参数或指标不统一41
(四)对同一参数没有统一的限值41
第六节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生态标志及目前42
国际市场流行的纺织品生态标志42
第七节 部分功能性产品标识45
二、纺织生态所涵盖的内容47
(三)处理生态学47
(一)生态纺织品47
第三章 欧洲纺织品的生态化生产及其评估47
(一)生产生态学47
一、生态学和纺织生态47
第一节 纺织生态问题及所涵盖的内容47
(二)消费者生态学47
(二)纺织品中的生态毒性物质及其来源和危害48
第二节 欧洲纺织印染加工业的生态评估52
一、纺织染料的生态评估52
(一)BASF-lndanthren(还原)染料的生态环境评估52
(二)BASF-Basilen(活性)染料染色的废液色度评估52
二、纺织印花的生态评估53
(一)涂料色浆及印花助剂的生态综合评估53
(二)涂料印花生产工艺中的生态分析53
(三)废气排放54
第三节 欧洲对纺织废水的有关法规54
(二)污水负荷54
(一)应用的安全性54
三、纺织品整理加工中关于生态的探讨54
一、对废水排放的要求55
(一)通常认同的技术法规55
(二)当前工艺55
(三)废水分流56
(四)“危险工业品”的规定56
(五)一般要求57
二、纺织废水法规的比较(间接排放)57
三、对纺织助剂的要求58
四、对废水处理的征税58
第四节 欧盟建立生态纺织品评估模型58
四、实验与材料学会(ASTM)60
三、染化工作者学会(AATCC)60
五、国家标准研究所(ANSI)60
第一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相关组织60
二、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60
第四章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法规、标准及环境法60
一、联邦贸易委员会(FTC)60
(一)含量标签和产品标签61
(二)标签的顺序及位置61
六、国家标准和工艺研究所(NIST)61
一、关于标签61
第二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法规61
二、关于阻燃性62
(一)阻燃性相关法规62
(二)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对部分纺织品阻燃性的要求62
三、关于纺织品的有害化学物质62
(一)部分服装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项目62
一、纺织品布匹外观疵点评分63
(二)“十分制”外观疵点评分63
(一)“四分制”外观疵点评分63
第三节 美国纺织品的部分质量标准63
(三)重金属残留物的限量值63
(二)禁用偶氮染料的限量值63
三、实验与材料协会(ASTM)D3780对服装(套装/休闲服/裤子/夹克)质量的部分限量标准64
二、服装商业规格尺寸公差64
第四节 美国对纺织品贸易的其他管理方式65
一、纺织品进口的管理65
二、海关检查货物的目的65
第五节 美国的部分环境法65
一、美国的环境法体系结构65
(一)环境法体系结构65
(二)环境法范围及内容66
二、美国的环境管理体系66
(一)环境管理体制66
(二)环境执法措施67
(二)清洁水法68
(一)联邦环境政策法(NEPA)68
三、美国的主要环境法及特征68
(五)综合环境响应、赔偿和责任法69
(四)资源保护和回收法(RCRA)69
(三)清洁空气法69
(六)其他环境法70
第五章 日本纺织品的部分法规及环境法71
第一节 日本纺织工业的历史与现状71
一、日本纺织工业的鼎盛时期71
二、日本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71
三、日本纺织工业的发展趋向72
四、日本纺织工业的政策走向72
五、日本已由纺织品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73
第二节 日本纺织品质量检测的管理及有关法规73
一、日本纺织品的质检机构73
(一)经济产业省(原通商产业省)检查所73
(二)财团法人的检查协会73
(三)工业企业(公司、生产厂)的质检部门73
(二)日本纺织品的有关法规及质量要求74
(四)销售部门的质检机构74
(一)日本纺织品的检验模式74
二、日本纺织品的检验模式及有关法规74
三、日本纺织纤维和服装的几种标志76
(一)“Q”标志76
(二)麻标志76
(三)SIF标志76
第三节 日本的环境法77
一、日本公害法的法律体系77
(一)“公害”的概念77
(二)公害的种类和形态78
(三)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制定78
(四)公害法的分类79
二、日本的环境保护法79
三、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法79
(一)公害纠纷处理法79
四、日本的国家和地方恶臭控制标准81
(二)公害调整委员会81
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83
第四节 日本环境影响评价机制83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定义83
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84
第五节 日本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本国纺织品85
市场85
一、日本对纺织品行业的扶持85
二、日本对纺织品进口设限频繁85
三、日本加紧构筑纺织品技术壁垒86
第六节 日本的原产地制度87
一、原产地的认定标准87
(一)“完整产出”产品的标准87
(二)“实质性改变”产品的标准87
(三)对本国产品参与生产采取的特别措施88
(四)直接运输原则88
二、积累原产地制度88
(一)积累原产地制度的内容88
(二)执行积累原产地制度的手续89
第七节 日本的《防止不正当竞争法》89
第六章 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92
第一节 绿色壁垒的形成和发展92
一、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92
(一)环境保护的要求93
(二)WTO原则的要求93
(三)贸易保护的要求93
二、绿色壁垒的特点和表现形式93
(一)广泛性93
(二)系统性94
(三)合法性94
(四)双重性94
(五)隐蔽性94
(六)灵活性94
(七)争议性94
(四)环境保护标准95
(三)环境标志95
(一)环境立法95
(二)环境关税与环境保护补贴95
三、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95
(五)绿色包装96
(六)绿色消费意识97
四、绿色壁垒的发展趋势97
第二节 贸易与环境98
一、环境现状98
二、纺织行业对环境的影响99
(一)功能性后整理的危害99
(二)染料、浆料、助剂及废水带来的危害99
(三)合成纤维残留单体100
(四)其他100
三、贸易与环境的有关规定100
四、正确认识绿色壁垒101
二、绿色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102
一、绿色壁垒对发达国家贸易的影响102
第三节 绿色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02
第七章 国际上与生态纺织品监控项目有关的部分104
法规与标准104
一、欧盟优先考虑进行控制的名单——“黑名单”104
二、欧洲议会建议禁用的25种有害物质109
三、“计划表5”——英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英国红名单”112
四、OSPAR公约规定的优先控制的化学物质114
的分类名单115
五、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列为消耗臭氧层化学物质115
六、Oeko-Tex标准100和Oeko-Tex标准200(生态118
纺织品标准100和生态纺织品标准200)118
(一)Oeko-Tex标准100的2002年版本118
(二)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规定的131
检测项目及限定值131
年)133
(五)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与旧版135
的差别135
年版的差别135
年版本137
政府纺织品环保法规有关致癌芳香胺的139
(七)Oeko-Tex标准100的2000年版与德国139
差别139
200)的2002年版本141
(八)Oeko-Tex标准200(生态纺织品标准141
七、部分国家纺织品的燃烧试验方法汇编144
第八章 我国的部分环境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155
第二篇 我国的部分环境政策和技术规则155
一、环境保护与废水防治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172
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76
国家环境保护局、海关总署关于严格控制178
二、进出口管理178
境外有害废物转移到我国的通知178
合作部关于发布《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180
国家环境保护局、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180
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的通知18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控制境外废物向183
我国转移的紧急通知》183
定》的通知184
关于颁布《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1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194
三、产品质量管理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209
问题的决定20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213
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213
动的通知》213
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215
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218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220
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管理办法227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230
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34
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2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43
四、商标、名牌、标准管理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250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257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259
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实施办法262
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264
中国名牌产品标志管理办法2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272
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277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279
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282
关于发布《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283
等4项国家标准的通知283
(十三)进出口许可证制度283
五、其他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28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认证认可工作的通知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296
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304
纺织品被动配额管理办法307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试行)办法315
出口货物实施检验检疫绿色通道制度管理318
规定318
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320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323
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32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29
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329
一、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331
第一节 标准化现状331
(一)采标率逐年增加331
第九章 我国的标准化现状及纺织品技术标准体系331
(二)规范标准化管理332
二、标准化国际合作334
三、差距及工作方向334
四、纺织标准现状335
一、技术标准的分类336
(一)级别分类336
第二节 技术标准的构成336
(四)对象分类337
(三)属性分类337
二、技术标准的要素337
(二)性质分类337
(四)标准号要素338
(三)标准的级别要素338
三、我国行业标准代号338
(二)标准的种类要素(领域、对象)338
(一)标准的内容要素(领域、对象)338
(一)一般程序339
(二)快速程序339
四、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339
第三节 生态纺织品技术标准340
一、检测方法标准340
二、限量技术标准342
(一)主要原则343
(二)重点安排的项目343
三、2002年制定、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343
(三)项目计划数量344
(四)生态纺织品标准项目制定计划344
(一)技术法规346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涵盖的内容346
(二)技术标准346
分析346
第四节 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对比346
(二)充分运用《协议》的有关条款提高防范能力347
(一)把技术标准的强制性内容纳入法规347
(三)充分体现本国的水平347
(四)覆盖范围的广泛性347
二、发达国家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主要特点347
(三)合格评定程序347
(三)制定程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348
(二)一些技术法规和标准不符合《协议》要求348
(四)技术法规和标准对市场的适应性差348
(五)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之间不配套348
(一)技术法规和标准数量偏少,覆盖面偏窄348
三、我国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48
(五)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48
(一)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研究349
四、建议与思考349
(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349
(六)部分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偏低349
(四)抓紧清理现行的技术法规和标准350
(五)制定一部权威的技术法规管理条例350
(三)加强对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追踪350
第一节 认证概况352
一、认证工作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352
第十章 我国纺织行业的相关认证352
二、认证认可工作成绩斐然354
一、中国环境标志认证355
第二节 与纺织行业相关的产品认证355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355
目标355
三、认证认可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355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356
(四)产品认证与监督管理356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356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357
100)认证357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357
二、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357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357
(四)产品认证与监督管理358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358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358
(一)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来源及359
一、认证的来源及意义359
意义359
三、其他产品认证359
第三节 与纺织行业相关的体系认证359
(二)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来源及360
意义360
二、认证的现状及发证情况362
三、认证的技术标准362
四、体系认证与监督管理362
(一)建立体系和获得认证的步骤362
(二)证书的监督管理362
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363
(一)机构简介363
五、涉及认证的相关资料363
第四节 部分认证机构简介363
(二)主要业务364
(三)加入多家证书互认体系364
(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65
(五)联络方式365
二、方圆标志认证中心(CQM)365
(一)机构简介365
(一)机构简介366
三、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EC)366
(四)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66
(五)联络方式366
(二)主要业务366
(三)加入国际证书互认体系366
(二)主要业务367
(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67
(四)联络方式367
四、其他认证机构368
(一)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中国香港368
(上海、北京)办事处368
(二)国际认证联盟(IQNet)369
第一节 生态标准371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371
一、GB/T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371
第十一章 我国部分生态、环境及功能性纺织品的检测方法和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371
二、色牢度372
(一)GB/T3920—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372
耐摩擦色牢度372
(二)GB/T3922—1995 纺织品 耐汗渍色牢度372
试验方法372
(三)GB/T5713—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373
耐水色牢度373
(四)GB/T18886—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374
耐唾液色牢度374
三、GB/T7573—2002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375
测定375
染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376
(二)GB/T17592.2—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376
染料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法376
(三)GB/T17592.3—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376
(一)GB/T17592.1—1998 纺织品 禁用偶氮376
四、禁用偶氮染料376
染料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376
五、GB/T17593—1998 纺织品 重金属离子检测380
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80
(一)纺织品上重金属离子游离量的测定380
(二)纺织品上重金属离子总量的测定381
六、GB/T18412—2001 纺织品 有机氯杀虫剂382
残留量的测定382
七、防腐(防霉)剂384
(一)GB/T18413—2001 纺织品 2-萘酚384
残留量的测定384
质谱法385
残留量的测定 第2部分:气相色谱法385
(三)GB/T18414.2—2001 纺织品 五氯苯酚385
(二)GB/T18414.1—2001 纺织品 五氯苯酚385
残留量的测定 第1部分:气相色谱—385
八、限量标准387
(一)GB18401—2001 纺织品 甲醛含量的387
限定387
(二)GB/T18885—2002 生态纺织品技术388
要求388
(三)GB18401—2003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397
技术规范397
(四)HJBZ30—2000 生态纺织品398
(五)HJBZ11—1996 防虫蛀毛纺织品399
和术语400
(一)GB/T 1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400
(二)GB/T 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400
第二节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标准400
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400
(二)GB/T 24004—1996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401
(四)GB/T 2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401
原则401
(三)GB/T 24010—1996 环境审核指南 通用401
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401
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401
(一)GB/T 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401
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401
改进指南401
(三)GB/T 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401
及使用指南401
和声明 自我环境声明(Ⅱ)型环境标志402
评价指南402
(九)GB/T 24031—2001 环境管理 环境表现402
和声明(Ⅰ)型环境标志 原则和程序402
(八)GB/T 24024—2001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402
和声明 通用原则402
(七)GB/T24021—2001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402
(六)GB/T 24020—2000 环境管理 环境标志402
审核员资格要求402
(五)GB/T 24012—1996 环境审核指南 环境402
排放标准403
(一)GB 4287—1992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403
三、环境控制标准403
(十二)GB/T 24050—2000 环境管理 术语403
(十一)GB/T 24041—2000 环境管理 生命周403
评价原则与框架403
(十)GB/T 24040—1999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403
期评价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403
(二)GB 16487.5—1996 进口废物环境保护控405
制标准 纺织品废物(试行)405
第三节 功能性产品标准406
一、阻燃纺织品406
(一)GB 8965—1998 阻燃防护服406
(二)GB 17591—1998 阻燃机织物407
(三)FZ 77001—1992 阻燃涤纶针织面料408
二、防静电、防虫蛀及抗油拒水纺织品409
(一)GB 12014—1989 防静电工作服409
(二)FZ/T 20013—1996 防虫蛀毛纺织产品410
(三)GB 12799—1991 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412
卫生性能要求412
(一)FZ/T 64006—1996 复合保温材料 毛型413
复合絮片413
三、远红外及保暖纺织品413
(二)FZ/T 64010—2000 远红外纺织品415
(三)FZ/T 73016—2000 针织保暖内衣絮片类416
一、GB 5296.4—1998 消费品使用说明 纺织品418
和服装使用说明418
第四节 标志、标识及消费品和服装使用说明418
二、GB/T 8685—1988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的424
图形符号424
三、FZ/T 01053—1998 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427
标识427
五、FZ/T 20005—1993 毛纺纯毛和混纺产品的429
标志429
四、FZ/T 01049—1997 纯棉产品的标志429
无纺布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30
(一)HDB/FZ 001—2000 化学纤维短纤水刺430
(二)HDB/FZ 002—2000 亚麻纱加工贸易单430
耗标准430
一、现行部分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30
第五节 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30
(三)HDB/FZ 003—2000 亚麻坯布加工贸易431
单耗标准431
(五)HDB 0013—2000 男衬衫加工贸易单耗432
耗标准432
标准432
(四)HDB 0009—2000 纯棉纱线加工贸易单432
(七)HDB/FZ 004—2002 棉与化纤混纺纱线434
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34
(六)聚酯切片部分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34
二、2002年纺织行业制定的加工贸易单耗标准451
计划451
一、GB 19082—2003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453
要求453
第六节 医用标准453
二、GB 19083—200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455
三、GB 19084—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457
第三篇 “入世”承诺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60
第十二章 “入世”纺织领域相关承诺及其导读460
第一节 关税减让460
一、议定书附表中纺织品服装的关税减让460
(蚕丝、棉花、羊毛等,麻纤维除外)460
二、议定书附件中有关合成纤维原料与合成纤维462
的关税减让462
第二节 经济体制464
一、投资体制464
二、定价政策465
第三节 影响货物贸易的政策466
一、贸易权466
(一)分销466
(二)指定经营467
二、进口法规469
(一)进口数量限制469
(二)进口许可程序(包括与合成纤维有关的471
内容)471
(三)关税配额(包括与棉花、羊毛有关的部472
分)472
三、影响货物贸易的国内政策476
(一)国营贸易公司476
(二)纺织品(纺织服装领域的特殊承诺)483
第四节 履行ATC协议484
类别清单485
(一)欧盟、土耳其第一、二阶段取消配额限制485
(二)欧盟、土耳其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485
清单485
二、欧盟等国具体配额和许可证的取消清单485
一、配额回归比率及额外增长率485
(四)美国第一、二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486
清单486
(三)欧盟取消配额限制的其他类别486
(五)美国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488
(六)加拿大第三阶段取消配额限制类别清单490
第五节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491
一、阿根廷492
二、匈牙利492
第六节 WTO成员保留的内容492
三、墨西哥494
第七节 协定书附表495
一、腈纶指定经营的公司名单495
二、羊毛指定经营的公司名单498
挑战503
第一节 “入世”后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素质面临的503
一、技术进步的挑战503
挑战503
第十三章 “入世”后我国纺织工业面临的机遇和503
三、企业竞争力的挑战504
四、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挑战504
二、优秀人才的挑战504
挑战505
是有利的505
一、从长远发展看,加入WTO对我国棉纺织行业505
第二节 “入世”后我国棉纺织行业面临的机遇和505
二、“入世”后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困难506
三、“入世”后必须采取的几项措施506
第三节 “入世”后我国服装业面临的机遇和507
挑战507
第四节 “入世”后对我国化纤工业的影响508
第五节 “入世”相关知识509
一、“入世”后,企业亟待增强哪些意识509
二、我国消费品生产企业应如何提高国际名牌510
三、纺织服装业供应链511
一、国外检验机构在我国从事纺织品检验的现状514
CSTC Standard Technical Service Ltd,514
(一)上海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514
Shanghai Branch)514
第一节 纺织品检验市场现状514
挑战514
第十四章 “入世”后我国检测机构面临的机遇和514
(二)上海天祥质量技术部服务有限公司(IntertekTesting Services Ltd.Shanghai)522
(三)上海申美商品检测有限公司(MerchandiseTesting Laboratories Shanghai)529
(四)日本化学纤维检查协会上海科恳服装检验修整有限公司(Japan Synthetic Textile InspectionInstitute Foundation Shanghai Kakon ApparelTest Mending Co.,Ltd)531
(五)日本纺织品检查协会上海试验中心(JapanSpinners Inspecting Foundation,ShanghaiOffice)533
(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原材料检测技534
术中心纺织品检测室534
二、我国纺织品检验机构现状534
(二)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539
(三)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检测/校准实543
验室543
第二节 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545
一、“外合内联”——适应检验市场发展的需要545
二、“苦练内功”——适应检验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546
三、国际认证——适应进入国际检验市场的需要547
三、原产地规则的种类549
二、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549
(一)按适用区域分类549
(二)按适用范畴分类549
一、原产地规则的概念549
第一节 原产地规则概述549
第十五章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面临的机遇与对策研究549
(六)濒危动植物原产地证书550
五、原产地证明书申请书550
(五)手工制品原产地证书550
(四)区域性成员国原产地证书550
(一)一般原产地证明书/加工装配证明书申550
请书550
(二)普惠制产地证明书申请书550
(三)纺织品配额原产地证书550
(二)普惠制原产地证书550
(一)一般原产地证书550
四、原产地证书的种类550
(三)按货物组成分类550
(三)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拓展加工551
贸易业务551
(二)有助于我国对欧美纺织品市场的出口551
二、享有更多的权利551
(一)享有多边的、无条件的和稳定的最惠国551
待遇551
目标吻合551
(一)美国实行普惠制的目标与我国外贸发展551
一、享受美国普惠制待遇551
的机遇551
第二节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面临551
(一)原产地标准的放宽552
三、各国新普惠制方案原产地规则552
(二)原产地规则中给惠国成分的扩大552
(二)享有其他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照顾552
(一)突围“毕业”机制,寻求应对策略553
域553
(二)开展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加工贸易及海外553
投资553
一、研究“毕业”机制,拓展纺织服装贸易新的领553
研究553
第三节 “入世”后我国贸易运用原产地规则对策553
(三)“毕业”在即,抓住良机用好用足普惠制554
二、加强研究“灰色”工具,寻找规避措施554
(一)《原产地规则协议》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555
新的定位555
(二)寻找我国原产地规则新的定位555
四、透视《原产地规则协议》,寻找我国原产地规则555
三、实施原产地标记注册,规范我国进出口贸易555
一、舒适型559
二、功能性559
第一节 21世纪纺织产品的发展趋势559
(一)采用新型原料559
(二)利用涂层559
应用559
第十六章 新型技术在纺织、针织产品上的开发与559
第四篇 纺织新技术应用559
产品上的开发与应用560
第二节 部分新型环保、功能性纤维在纺织、针织560
一、Lyocell纤维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560
(一)Lyocell纤维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560
三、环保型(绿色、生态纺织品)560
(三)利用添加功能性物质和助剂560
(一)Modal纤维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561
二、Modal纤维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561
(二)Modal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561
(二)Lyocell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561
(一)天然彩色棉在国际上的开发与应用562
(二)天然彩色棉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562
三、天然彩色棉在国内外的开发与应用562
四、罗布麻纤维在国内的开发与应用563
五、中国第一纤维——大豆蛋白纤维563
六、负离子纤维564
七、聚乳酸纤维565
八、远红外纤维(保温、保健型)565
九、抗茵防臭聚酯纤维566
十、甲壳质纤维566
十一、抗紫外线纤维567
十二、调温纤维567
十三、Coolmax导湿舒适性纤维567
十四、弹性纤维——莱卡567
十五、超细纤维568
十六、蛹蛋白丝568
十七、蛛蛛丝569
十八、其他纤维569
第三节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569
一、国内外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569
二、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570
用570
(一)纳米材料的分类及性质570
(二)纳米材料在纺织行业的开发、应用及发展570
趋势570
(三)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开发功能性纺织产571
品中的应用571
第四节 明天的染整技术——印染四大高新技术573
中的应用前景573
一、无水染色——超临界CO2介质的染色技术573
(四)我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在纺织印染工业573
二、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Plasma处理574
纤维技术574
三、生物整理工艺——纺织品的酶(Enzyme)处理技术575
四、喷射印花——织物数字化(Digitalization)印花技术576
(一)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579
一、贸易579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简称WTO/TBT579
协议)579
附录一 名词解释579
附录579
(四)关税壁垒580
(五)非关税壁垒580
(三)国民待遇580
(八)绿色补贴581
(七)绿色壁垒581
(九)纺织品与服装协议(ATC)581
Trade,简称TBT)581
(六)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581
(十一)多边纤维协定(MFA)582
WTO/SPS)582
(十二)进口配额582
(十)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简称582
二、生态环保583
制度)583
(一)环境标志583
(十四)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H.S编码583
(四)清洁生产584
(三)功能性标识584
(五)生态纺织品584
(六)绿色包装584
(二)智能标签584
(九)“双绿色”认证585
(八)绿色卫生检疫制度585
(十)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585
(七)环境激素585
(二)一般原产地证586
(一)FORMA证书586
(三)原产地规则586
三、原产地证586
(三)世界标准日587
(四)2001年、2002年和2003年世界标准日587
(二)标准化587
主题587
(五)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587
(一)标准(Standard)587
四、标准化587
(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588
(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588
(九)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588
(六)国外先进标准588
(一)技术法规589
五、其他589
(二)技术标准589
(三)合格评定程序589
(十一)社会责任标准(SA 8000)589
(十)环保标准589
(五)ISO 14000系列标准590
(四)ISO 9000族标准590
(六)环境行为评价(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Evaluation,简称EPE)590
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工作流程图591
附录二591
二、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申请表592
三、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程序595
四、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参考流程(以棉织品为例)596
五、Oeko-Tex Standard 100申请表填写说明597
办事处申请表为例)601
六、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申请表(以北京601
七、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品质相符声明书610
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质量体系认证工作616
流程图616
九、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ISO 9000质量体系617
认证申请书617
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EMS(ISO 14001)注册申请书619
十一、一般原产地证明书/加工装配证明书申请书620
十二、普惠制产地证明书申请书621
十三、原产地标记注册申请书622
附录三 其他624
一、与纺织行业相关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号及TC名称624
二、国外部分常用标准代号625
三、国际标准组织及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626
组织626
四、ISO、IEC和ITU承认的区域性标准组织627
五、其他具有相关活动的国际或区域组织627
第13次年会627
七、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协议)630
(三)Oeko-Tex标准100规范(1992年、1995
(四)Oeko-Tex标准100的2002年版与2000
(六)Oeko-Tex标准100(标准200)的2003
热门推荐
- 2498216.html
- 194395.html
- 2201461.html
- 1927882.html
- 3168997.html
- 421102.html
- 1302350.html
- 1077647.html
- 2890572.html
- 3772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3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75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97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7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0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61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7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21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