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孙正聿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6401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0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2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关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1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1
(一)伟大的实践与实践的哲学1
(二)解放思想的哲学与哲学的思想解放4
(三)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7
(四)科学发展与关于发展的哲学15
(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18
二、对作为“范式”的哲学教科书的检讨与反思21
(一)哲学教科书的“叙述体系”即“显性逻辑”22
(二)哲学教科书的“隐性逻辑”中的“哲学观”问题23
(三)哲学教科书“隐性逻辑”中的“哲学基本问题”25
(四)哲学教科书“隐性逻辑”中的背景、视野与思路28
(五)哲学教科书诠释“世界观”的“知识论立场”31
三、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34
(一)新世界与新哲学34
(二)核心主题与核心命题37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39
(四)重新解读与重新领悟41
四、以哲学的工作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45
(一)时代精神主题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聚焦点45
(二)现实存在间距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46
(三)流行观念陌生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48
(四)基本理念概念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力量49
(五)作为“一整块钢铁”的“超学科”研究51
五、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若干问题54
(一)“贴近”问题55
(二)“讲理”问题56
(三)理论难点问题58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62
一、国内学界对哲学范式转换的研究63
(一)哲学范式转换问题研究的简单回顾63
(二)“范式”与“范式转换”概念使用的分析65
(三)“范式”及“范式转换”概念使用的合法性问题67
二、范式转换: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68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范式演变的轨迹69
(二)哲学思维范式演变的内在逻辑73
(三)从与社会实践方式的匹配性看哲学思维范式的演变76
(四)回归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本精神80
三、从实践观的变迁看哲学范式的转换83
(一)三种实践观83
(二)三种实践观中的实践转向的意义87
(三)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实践哲学89
四、超越黑格尔主义的思辨的实践哲学104
(一)黑格尔哲学的总体特征104
(二)理论哲学范式中的黑格尔主义106
(三)实践哲学范式中的黑格尔主义108
(四)超越思辨的实践哲学110
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发展之展望11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119
一、研究状况综述119
二、马克思早期著作的当代发现124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当代发现”124
(二)关于“理解”:理论立场的重要性128
(三)当代争论及其理论背景131
三、“理性的法”和“私人利益”137
(一)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面临的困惑137
(二)理性的法与私人利益的“不法”140
(三)理论中的内在矛盾与哲学上的改弦更张144
四、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对象性活动”概念149
(一)感性—对象性及其反思形式149
(二)“纯粹活动”与“对象性的活动”151
(三)思辨辩证法的秘密或真相154
五、马克思的施蒂纳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157
(一)思想史文献中的评论与估价158
(二)恩格斯关于《唯一者》的两封书信162
(三)施蒂纳与费尔巴哈的哲学基础167
(四)施蒂纳向形而上学的全面复归175
(五)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及其存在论意义上的重要性180
六、未来研究展望18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研究196
一、研究状况综述196
二、从马克思视角看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超越198
(一)现代性自我确证之两种哲学路径198
(二)黑格尔对康德的“颠倒”:从形式的真理到内容的真理200
(三)黑格尔哲学中的时代精神:让理性与现实和解205
(四)从黑格尔到马克思210
三、马克思与黑格尔的主客同一性论题212
(一)何种意义上黑格尔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思想源头212
(二)“从主体性哲学内部击破主体性哲学”214
(三)作为存在论的黑格尔辩证法218
(四)马克思批判黑格尔的焦点何在222
四、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劳动论题228
(一)劳动作为时代性的主题228
(二)黑格尔的劳动论题与古典政治经济学230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异化劳动理论234
(四)作为哲学概念的“劳动”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生产”238
五、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承认”问题241
(一)问题的由来241
(二)重释黑格尔“主人奴隶辩证法”245
(三)马克思论承认的异化与回归249
六、对本课题研究趋向的展望25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257
一、研究状况综述257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应有的自觉意识262
(一)强化民族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263
(二)强化世界意识,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世界267
(三)强化人类意识,自觉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27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7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275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偏离281
(三)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28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294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未来致思方向304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310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变革及其当代意义310
(一)马克思对传统哲学观的颠倒311
(二)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误解和颠倒315
(三)马克思的哲学观与现代西方哲学320
二、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意义323
(一)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实质的不同理解324
(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目标328
(三)多元理解的价值和多重意义的统一331
三、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333
(一)哲学是思想把握世界的方式334
(二)历史性的人性自觉与哲学的转变337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哲学的精神维度340
四、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344
(一)不能在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基础上颠倒黑格尔的辩证法344
(二)唯物史观对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347
(三)唯物史观对意识哲学的超越350
五、哲学观与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353
(一)不同哲学视野中的哲学问题354
(二)在“后形而上学时代”我们还能问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吗?357
(三)哲学思维方式是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36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研究365
一、研究状况综述365
二、怎样理解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367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368
(二)世界观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371
(三)世界观与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375
(四)世界观理论的时代内涵377
三、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384
(一)“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384
(二)“实践唯物主义”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387
(三)马克思学说的“哲学性”与“科学性”391
四、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400
(一)探索马克思本体论的理论前提400
(二)黑格尔本体论的理论遗产403
(三)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人的解放何以可能406
五、怎样概括和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414
(一)“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414
(二)世界观的解释原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42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世界观的前提批判434
六、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437
(一)变革脱离实际的世界观438
(二)变革禁锢思想的思想前提443
(三)变革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448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452
一、理论理性还是实践理性: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一个关键点452
二、作为理论理性的辩证法与“幻象逻辑”457
(一)理论理性层面辩证法的困境:康德对“幻象逻辑”的批判457
(二)从理论理性走向实践理性:康德“幻象逻辑”批判的启示463
三、克服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深层矛盾与辩证法实践理性的确立467
(一)理论哲学的基本立场与黑格尔对康德的曲解467
(二)超越黑格尔思辨辩证法与辩证法实践理性立场的确立473
四、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是实践理性层面的辩证法479
(一)生活实践作为“无条件的总体”与辩证法的实践运用479
(二)理论的“有限性”与生活实践的“无限性”:实践理性层面上辩证法的基本矛盾487
五、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未来研究展望495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506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研究:问题、观点与思路506
(一)关于社会的本质和存在方式506
(二)关于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509
(三)关于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实现机制514
(四)关于物质生产、人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的关系519
(五)关于历史发展的进程523
二、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530
(一)重新审视法国唯物主义及其派别530
(二)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特征533
(三)重新审视唯物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538
三、重新审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特殊性542
(一)社会的实践本质543
(二)社会的整体性及其与实践的关系546
(三)客观过程的两种形式及其区别549
(四)人类总体历史的发展进程与民族历史发展的“跨越”现象551
四、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555
(一)问题的提出555
(二)何谓“自然历史过程”557
(三)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559
(四)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562
五、重新审视历史必然性观念566
(一)历史必然性观念的确立566
(二)历史必然性观念的革命变革569
(三)反历史必然性观念泛起的原因和环节573
(四)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其失误575
六、历史认识中的“从后思索法”:原则、内容和意义580
(一)“从后思索法”的提出及其基本原则580
(二)“从后思索法”的基本内容584
(三)“从后思索法”的现代意义587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592
一、研究状况综述592
(一)中国价值哲学兴起的背景593
(二)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大体进程595
(三)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599
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讨论和争论的主要问题600
(一)价值与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601
(二)价值与真理以及“价值认识”“价值真理”问题603
(三)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合法性问题607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和概念608
(一)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价值概念的关系608
(二)价值的本质特点与价值标准610
(三)价值分类和价值体系613
(四)人的价值及其在价值体系中的地位616
(五)价值与评价的关系,评价与价值认识620
(六)价值观念及其结构624
(七)价值哲学研究方法627
(八)价值思想发展史的研究628
四、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关注的时代热点和焦点问题628
(一)价值理论研究与哲学体系改革628
(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革630
五、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638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646
一、发展理论研究的发展646
(一)理论研究逐渐走出原来的视野,拓宽了新的领域646
(二)理论探讨从译介性转向研究性647
(三)理论研究日益具有明显的实践性647
(四)研究方法逐渐趋于综合性648
二、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652
(一)发展理念的确立与把握652
(二)发展的哲学反思654
(三)发展的新阐释657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661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命运与当代价值661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关联666
(三)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671
四、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675
(一)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基点675
(二)对现代性的多维透视677
(三)摆脱现代性困境的出路686
五、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690
(一)代价的内涵691
(二)代价产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693
(三)代价付出的合理限度696
(四)代价付出的基本原则699
六、研究趋势及展望701
(一)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资源701
(二)突出“问题”的研究702
(三)与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密切结合703
(四)加强与国外不同发展理论的对话与交流705
后记707
热门推荐
- 3390687.html
- 1431599.html
- 406577.html
- 3102748.html
- 2117147.html
- 2546834.html
- 3623239.html
- 3793300.html
- 1703402.html
- 201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9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6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7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5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1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36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