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超迈到随俗 庄子与中国美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从超迈到随俗 庄子与中国美学
  • 陶东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394215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从超迈到随俗 庄子与中国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引论1

庄子:一场打不完的“官司”1

上编8

庄子人生哲学的超越结构8

第一章 超越的起点:“此在论”及其内在矛盾10

一 生命的时间有限性及死亡焦虑10

1.庄子怕不怕死10

2.死亡意识与存在的自学12

3.超越死亡的诸种策略14

4.从恋生到怕死19

5.从“安命”到“ “化”20

二 入世活动22

1.士人境遇的转换22

3.出世与人格完善23

2.出世与保命23

三 ”有知“与有”名“活动25

1.“知”的诸种含义25

2.忘”知“是一种养生术26

3.非”言“是反”知“的一种形式28

4.”不辩之言“与”不言这辩“29

四 ”有欲“活动30

第二章 超越的终点:”无为“的生存方式34

一 神奇的大宗师——庄子论”神人“”圣人“”至人“”真人“34

1.”乘化“:抗拒变化的妙方34

2.”不知悦生,不知恶死“——”真人“的内心修养36

3.”圣从”有情感吗38

二 “道”:超越性与遍在性41

1.“道”的超越性与遍在性41

2.无为:”道“43

3.“不为物役”与“与物为春”——庄子对“物”的双重态度47

4.庄、玄、禅统一于超越不离感性48

三 “游” :庄子的自由观51

1.两种游与两种人生52

2.游与庄子的天人观念54

3.儒道天人观的比较57

第三章 超越的中介62

一 齐物论62

1.齐物论是人生观而不是认识论62

2.从相对主义到虚无主义66

3.相对论与一种破执术67

二 虚静(心斋)论69

二 心理防御机制:一个心理分析的尝试70

第四章 庄子人生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向美学的汇通73

一 庄子人生哲学的内在矛盾73

1.内在矛盾的逻辑结构73

2.从超迈到随俗:《庄子》的意识流程76

3.自主与无执78

二 庄子研究中的“后现代”误区79

1.一个人造的摩登庄子80

2.对当今中国社会与文化性质的基本定位83

3.他人的良药未必适合我们85

4.另一种对西方文化霸权的默认88

三 庄子哲学向美学的汇通89

下编96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庄学精神及其现代途释96

第五章 “虚以待物”与本样呈现——庄子与中国美学的心物关系论96

一 “虚以待物”与‘物感“——审美的感应方式97

1.有物自造与万物平等97

2.从”自然全美“到”以物观物“98

3.”有来斯应“与”与物接“100

4.”忧乐潜之中,而感触应之外“103

1.以自然自身的方式呈现自然106

二 本样呈现与”兴“106

2.”兴“三义108

2.创伤体验:生命力与创造力的共同源泉109

3.“兴” 与”比“的区别112

1.异质同构论114

三 心物的同构性114

2.”天人感应“与异质同构116

3.从”情以物迁“到”一天和“117

4.王夫之的情景关系论121

四 中西美学心物论的比较125

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125

2.移情论与人本位127

3.浪漫主义自然观:个体与自我的扩张128

4.想象与神思130

5.从对立到互补132

第六章 ”言不尽意“与”言外之意“——庄子与中国美学的语言观134

1.言、意、道135

一 言不尽意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135

2.经验的不同层次及相应的语言策略140

二 从”言不尽意“到”言外之意“143

1.语言的痛苦143

2.“卮”新解144

3.语言的诗性用途与科学用途149

三 “言不尽意”与文学语言的“感觉化”152

1.一个深刻的悖论152

2.借景抒情与含蓄之美152

3.“诗中有画”新解155

4.情感的表现性形式与具象的抽象156

四 ”多义性“与”感觉化”的两种策略:一个比较156

1.语言中心论与人类中心论161

2.诗如画与诗即画163

3.能指的神话165

4.余论168

第七章 平淡空灵——庄子与中国美风格论169

一 “平淡空灵”与庄子的人生哲学170

二 “空灵”的美感特征及其心理学分析173

1.简淡与充盈173

2.简化不等于省略174

3.来自格式塔心理学的启示176

4.空灵与接受心理投射178

三 平淡空灵与”以形写神“179

1.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179

2.”神“与格式塔181

3.“神” 与”道“182

4.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183

四 空灵与现代西方现代抽象艺术186

1.回避痛苦与沉醉痛苦186

3.非具象性与天人分裂191

4.从”与物为春“到”似与不似之间“194

第八章 通向超验之路——庄子的神秘主义美学198

一 神秘感的现代意义198

二 神秘体验的三维结构199

1.什么是神秘体验199

2.庄子神秘主义美学的本体论201

3.庄子神秘主义美学的中介论202

4.庄子神秘主义美学的生成论203

三 庄子论神秘的感受力204

1.观照:一种”沉思状态“204

2.故事里的深意206

四 中西方神秘主义美学之比较207

1.西方神秘主义美学的本体论207

2.西方神秘主义美学的中介论210

3.西方神秘主义美学的生成论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