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汉语语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汉语语法
  • 吴福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842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17页
  • 主题词:汉语-语法-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汉语语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1

第二节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概况3

一 早期近代汉语语法研究4

二 初期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8

三 发展期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9

四 21世纪以来的近代汉语语法研究11

第三节 近代汉语口语语料简介14

一 唐五代15

二 宋代17

三 金、元代18

四 明代20

第四节 本书的框架和组织22

思考题23

第二章 代词25

第一节 引言25

第二节 人称代词26

一 第一人称代词26

二 第二人称代词31

三 第三人称代词34

四 反身代词37

第三节 指示代词39

一 近指代词39

二 远指代词42

三 性状指示代词45

第四节 疑问代词52

一 问人52

二 问事理54

三 问处所、时间、数量57

四 问方式59

第五节 表复数的“们”62

一 形式和来源63

二 用法和意义68

思考题70

第三章 助动词72

第一节 引言72

第二节 唐五代的助动词75

一 能75

二 解76

三 肯76

四 敢77

五 足77

六 堪77

七 中78

八 好78

九 容78

十 可、可以、叵79

十一 得79

十二 合、应、当、宜80

十三 要81

十四 用、假、烦、劳82

十五 消82

十六 须、须得83

十七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节助动词84

十八 小结84

第三节 宋代的助动词85

一 能、得、足、足以85

二 解86

三 会87

四 好87

五 堪88

六 容88

七 可、可以89

八 合、应、当、宜89

九 要、要得90

十 消、消得90

十一 须、须得91

十二 得(děi)91

十三 用92

十四 著、索92

十五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节助动词93

十六 小结94

第四节 元明时期的助动词95

一 能、能够95

二 得、足、足以96

三 会96

四 好96

五 堪97

六 可、可以97

七 许97

八 合、该、应、当、宜98

九 要、用、消、消得98

十 须、须得、索、得(děi)99

十一 由助动词复合而成的双音助动词100

十二 小结101

第五节 清代的助动词102

一 能、能够、得、可、可以102

二 会103

三 好103

四 许、准104

五 该、应该、应当、该当、合该105

六 要、用、须、须得、须要、消106

七 得(děi)107

八 值得、配107

九 小结107

思考题108

第四章 副词110

第一节 副词的定义与分类110

第二节 现代汉语副词的溯源114

第三节 同一副词的不同书写形式115

第四节 副词的释义119

第五节 关于多义副词125

一 范围副词与其他副词的关联125

二 程度副词与其他副词的关联129

三 时间副词与其他副词的关联132

四 情状/方式副词与其他副词的关联134

思考题136

第五章 介词138

第一节 近代汉语介词概述138

第二节 近代汉语常用介词141

一 处所时间介词142

二 对象介词153

三 工具介词179

四 原因介词190

第三节 近代汉语介词产生和演变的规律与机制192

思考题199

第六章 连词201

第一节 引言201

第二节 联合关系连词202

一 并列连词202

二 选择连词211

三 承接连词216

四 递进连词218

第三节 主从关系连词222

一 假设连词222

二 因果连词227

三 条件连词230

四 转折连词233

五 纵予连词237

六 让步连词241

思考题244

第七章 助词246

第一节 引言246

第二节 动态助词247

一 却、将、取、得、来247

二 了257

三 着(著)260

四 过263

第三节 尝试态助词265

第四节 事态助词267

一 了268

二 来270

三 去272

第五节 结构助词273

一 底273

二 地277

三 的279

第六节 语气助词281

一 ?(呢)281

二 那285

三 里(哩)287

四 在288

五 麽(吗)290

第七节 结语293

思考题294

第八章 述补结构296

第一节 引言296

第二节 结果补语(动结式)297

一 动结式的界定及判定标准297

二 不同类型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302

第三节 程度补语316

第四节 组合式述补结构317

一 结构助词“得”的来源317

二 组合式述补结构的语义类型318

三 组合式述补结构各类型的演变发展319

思考题329

第九章 被动式332

第一节 古代汉语遗存的被动式332

一 “见”字式332

二 “为”字式333

三 “于”字式334

第二节 来自“遭受”义的被动式334

一 “被”字式334

二 “吃(喫、乞)”字式345

第三节 来自“使役”义的被动式350

一 “教”字式350

二 “着”字式355

三 “与”字式359

四 “给”字式361

五 两点讨论367

思考题370

第十章 处置式372

第一节 引言372

第二节 处置式的类型与句型374

一 广义处置式(甲类处置式)374

二 狭义处置式(乙类处置式)378

三 致使义处置式(丙类处置式)381

第三节 处置式的来源382

一 广义处置式(即“甲类处置式”)的来源(从工具式到广义处置式)382

二 狭义处置式的来源(从广义处置式到狭义处置式)388

三 致使义处置式的来源394

四 处置式词汇扩展的认知动因399

五 进一步的证据401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处置式的发展406

一 广义处置式406

二 狭义处置式406

三 致使义处置式407

第五节 结语411

思考题413

第十一章 疑问句415

第一节 是非问句415

一 语调是非问句416

二 疑问副词是非问句417

三 句末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420

第二节 特指问句429

第三节 选择问句443

第四节 反复问句447

第五节 结语454

思考题456

第十二章 结语: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目标458

第一节 揭示已有演变的规律458

一 概括语法演变的路径459

二 指出语法演变的机制460

三 解释语法演变的动因463

第二节 解释共时语言现象465

第三节 预测未来演变的方向467

思考题471

参考文献473

引书目录493

后记5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