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可不知的传统礼俗常识【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不可不知的传统礼俗常识
  • 杜宝花,石夫编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ISBN:978780739888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礼仪-风俗习惯-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不可不知的传统礼俗常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礼仪概述1

第一节 中华民族与礼1

第二节 中华传统礼仪起源2

第三节 礼仪历史与传统4

第四节 礼学经典7

一 礼学典籍7

二 礼学人物11

第二章 言语礼仪15

第一节 敬称和敬语15

一 敬称15

二 敬语18

第二节 谦称和谦语19

第三节 等级正名21

第四节 言语避讳23

一 国讳24

二 家讳、圣讳27

第五节 书信语言礼仪28

一 书信中的敬称和谦称29

二 提称语和思慕语31

三 师生之间的称谓32

四 祝愿语及署名敬词33

五 信封用语35

第六节 商、农、渔言语礼仪36

一 商人言语礼仪36

二 农民言语礼仪37

三 渔民言语礼仪38

第三章 行为礼仪40

第一节 表情与举止40

一 表情与内心40

二 举止礼仪标准42

第二节 行走44

一 步、趋、走、奔、翔44

二 行走的方式47

第三节 坐与立48

一 坐姿48

二 站姿50

第四节 执手51

第五节 作揖52

第六节 鞠躬54

第七节 拜55

一 跪拜礼55

二 九拜55

三 答拜56

第四章 交际礼仪58

第一节 初次见面58

一 拜谒58

二 奉挚与行礼59

三 辞让60

第二节 预约与进门61

一 预约61

二 进门62

第三节 入座与对谈64

一 入座64

二 对谈64

第四节 辞别与回访65

一 辞别65

二 回访67

第五章 服饰礼仪68

第一节 十二章纹服饰68

一 大裘68

二 冕与绶带69

三 分场合着装70

四 龙袍72

五 幞头73

第二节 品官服饰73

第三节 佩饰76

第四节 服饰禁忌77

一 颜色77

二 材料与款式81

三 穿戴82

第五节 传统服饰礼仪的现代转变82

第六章 宫廷礼仪86

第一节 朝仪86

第二节 籍田礼90

第三节 巡幸92

一 巡幸礼仪93

二 仪仗之礼94

第四节 经筵与视学95

一 经筵95

二 视学97

第五节 军事礼仪100

一 大射100

二 讲武101

三 田猎102

四 遣将仪103

五 亲征104

六 受降106

七 凯旋106

第六节 登极108

第七节 养老、优老111

第八节 皇亲国戚的礼仪114

一 册命分封115

二 册立皇太子115

三 封王与册封公主116

四 封后册妃117

五 册封皇太后119

第九节 皇亲国戚的殊遇120

一 皇太子120

二 皇宫女眷121

三 太子监国123

四 太子读书123

第十节 君臣之礼124

第十一节 官场礼仪127

一 设官定阶128

二 封爵与授勋130

三 上任及参见132

四 官员相见133

五 拜诏与拜折134

第十二节 建筑之礼137

第七章 家族礼仪140

第一节 孝亲141

第二节 家族祭祀143

第三节 立嗣145

第四节 家祭146

第五节 四时祭149

第六节 墓祭152

第七节 祠祭154

第八节 祭土地157

第八章 宴饮礼仪159

第一节 迎宾及入席160

第二节 点菜与尊卑秩序162

一 点菜162

二 尊卑有序165

第三节 用筷禁忌166

第四节 用餐169

第五节 敬酒170

第六节 敬烟173

第七节 敬茶174

一 客人的嗜好175

二 上茶的规矩175

三 敬茶的方法176

四 续水的时机177

第八节 宴饮娱乐178

一 宴饮歌舞178

二 宴饮游戏179

第九章 行业礼仪182

第一节 农业182

一 耕作182

二 育苗183

三 插秧185

四 田间管理185

五 收割187

六 尝新188

七 留鼠粮188

八 农具189

第二节 渔业190

一 捕鱼190

二 捕鱼禁忌191

三 造新船194

四 新船下水196

第三节 饲养业197

一 养猪198

二 养狗199

三 养鸡201

四 养牛201

五 屠宰203

第四节 商业204

一 店铺开张204

二 商家行为206

第五节 传统手工业207

一 木匠207

二 泥瓦匠行业210

三 铁匠行业211

四 窑匠行业212

五 石匠行业214

六 裁缝行业215

第六节 医药行业216

一 过年不出诊,入房要择时216

二 施药不施方,诊金不谈价217

三 药铺218

第七节 建筑业220

一 建房220

二 建桥224

第十章 嫁娶礼仪226

第一节 纳采227

第二节 问名与纳吉228

第三节 纳征230

第四节 请期233

一 择年234

二 择月235

三 择日236

第五节 亲迎237

第六节 嫁妆239

第七节 拜见公婆及回门241

第八节 婚鞋243

一 下定送鞋履243

二 赠鞋显女红243

三 婚鞋种种245

第九节 婚俗禁忌246

一 同姓不婚246

二 异姓不婚247

三 异辈不婚248

四 忌门第悬殊249

五 禁忌表亲婚250

六 婚龄禁忌251

第十节 茶与嫁娶252

一 送茶253

二 吃茶254

三 定茶255

四 合茶256

五 闹茶257

六 退茶258

七 换茶258

第十一节 改良后民间传统嫁娶礼仪259

第十一章 生长礼仪262

第一节 求子262

第二节 胎教264

第三节 孕期265

第四节 分娩266

第五节 坐月子及报喜269

一 坐月子269

二 送喜蛋269

第六节 洗三270

第七节 做满月274

第八节 百日275

第九节 抓周277

第十节 冠礼278

一 冠礼地点279

二 沐浴279

三 行礼280

四 取字281

第十一节 笄礼282

第十二章 丧葬礼仪285

第一节 初丧285

一 复285

二 讣告286

三 沐浴287

四 饭含287

第二节 停尸288

一 停丧288

二 沐浴289

三 引魂290

第四节 报丧290

第五节 吊唁292

第六节 入殓294

第七节 丧服296

第八节 择日297

第九节 哭丧299

第十一节 做“七”301

第十二节 下葬302

第十三节 招魂和送魂304

第十四节 居丧306

一 容体308

二 哀哭308

三 言语308

四 饮食309

五 居处309

第十五节 茶与丧葬311

第十三章 节日礼仪313

第一节 春节313

一 祭灶314

二 扫尘315

三 贴春联、门神316

四 除夕319

五 拜年礼321

六 给压岁钱324

七 放爆竹325

第二节 元宵节325

一 吃元宵326

二 赏花灯328

三 饮元宵酒332

四 耍龙灯333

五 踩高跷、舞狮、划旱船334

六 逐鼠336

七 送孩儿灯、走百病337

第三节 立春337

一 祭春神338

二 鞭春牛340

三 咬春343

四 立春古俗种种344

第四节 春龙节345

第五节 清明节347

一 扫墓349

二 烧包袱351

三 插柳353

四 踏青354

第六节 浴佛节355

一 浴佛、斋会355

二 结缘、放生356

三 求子357

四 拜药王357

第七节 端午节358

一 赛龙舟359

二 吃粽子361

三 悬钟馗像362

四 挂艾草、菖蒲、榕枝363

五 挂五彩线、戴香包364

六 饮雄黄酒365

第八节 六月六365

一 翻经节365

二 回娘家367

三 求平安368

四 各地异俗369

第九节 乞巧节373

一 喜蛛应巧374

二 穿针乞巧374

三 投针验巧375

四 种生求子375

五 供奉“磨喝乐”376

六 拜织女、魁星376

七 吃巧果377

八 各地异俗378

第十节 鬼节382

一 做法事道场383

二 招魂祭祀384

三 放河灯384

第十一节 中秋节385

一 赏月385

二 吃月饼387

三 各地习俗388

第十二节 重阳节390

一 赏菊390

二 登高391

三 佩茱萸、簪菊花393

四 放纸鹞394

五 吃重阳糕395

六 饮菊花酒396

第十三节 冬至397

一 数九398

二 饮食礼俗399

第十四节 腊八节401

一 祭祀401

二 吃腊八粥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