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标准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当代中国的标准化
  • 《当代中国的标准化》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标准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编 新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兴起和发展9

第一章 新中国标准化事业的兴起(一九四九——一九五五年)9

第一节 建国前标准化工作的回顾9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标准化事业11

一、恢复经济,国家提出标准化的要求11

二、各经济管理部门、厂矿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12

三、初步改变型号繁杂、规格混乱的“万国牌”状况13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前期的标准化工作13

一、标准化列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政策13

二、各部门标准化工作机构和部标准的建立14

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立机构,开展标准的制订和产品检验工作16

第二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的标准化工作(一九五六——一九六五年)18

第一节 全国标准化管理走向统一18

一、国家把加强标准化工作提上议事日程18

二、全国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19

三、各部门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开展20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标准化工作20

一、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机构被削弱,新制订的标准数量减少,水平降低21

二、由于“大跃进”造成经济工作管理上的混乱,导致产品不按标准生产,或随意改变标准,降低要求,造成严重后果21

三、有些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22

四、地方标准化工作的起步23

第三节 贯彻“八字方针”期间标准化工作的整顿与提高23

一、进行有关产品质量和标准贯彻情况的调查,提出加强标准贯彻和产品质量监督的建议23

二、制订和颁发《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24

三、召开第一次全国标准计量工作会议,制订标准化发展十年(一九六三——一九七二年)规划25

四、进行标准化的事业建设26

五、《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的实施,促进了技术标准的制订和贯彻28

六、各行各业标准化工作迅速发展28

七、地方和企业标准化工作日趋活跃29

第三章 十年动乱中标准化工作的艰难历程(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31

第一节 工作基础受到冲击31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革命大批判”,造成标准化工作思想上的混乱31

二、标准化工作受到严重冲击与破坏32

第二节 产品质量下降和标准化工作的恢复33

一、重新动员开展标准化工作33

二、各级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始恢复34

第三节 在重重困难中开展工作35

一、“四人帮”的继续干扰破坏给标准化工作带来重重困难35

二、进行社会宣传,组织经验交流36

第四章 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标准化工作(一九七七——一九八四年)38

第一节 拨乱反正 初见成效38

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38

二、国家标准总局的成立39

三、全国技术标准的大清查大整顿40

第二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41

一、推动中国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会议41

二、标准化工作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42

三、标准化工作提上了四化建设的议事日程43

第三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44

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4

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建立和发展46

三、开拓标准化的新领域47

四、广泛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47

第四节 中国标准化工作的新成就49

一、加强了标准化机构和队伍建设49

二、标准数量大幅度增加,标准水平显著提高50

三、标准化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发展迅速51

四、标准化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52

第二编 标准化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实践57

第五章 农林牧渔业标准化57

第一节 概述57

第二节 种植业标准化59

一、种植业标准化的发展59

二、种植业标准化取得显著成效60

第三节 林业标准化62

一、林业标准化的发展和成就62

二、林业标准化多方面获得效益67

第四节 畜牧业标准化69

一、畜牧业标准化,提高了种畜、种禽质量,促进了优良品种的发展69

二、制订畜产品标准,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创造了条件70

三、制订饲养标准,提高畜禽生产水平,节约饲料,缩短饲养周期70

四、兽药标准化提高兽药质量和疗效,保证了禽畜的健康71

五、加强畜牧业科研、生产与标准化工作的结合72

第五节 水产业标准化72

一、概述72

二、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开展的主要工作73

三、水产标准化取得了初步实效75

第六节 农垦标准化76

一、农场建设标准化77

二、农林牧业标准化78

三、热带作物标准化80

四、机务管理标准化81

五、农垦工业标准化82

第六章 轻纺工业标准化85

第一节 轻工业标准化85

一、轻工业标准化的发展过程85

二、标准化在轻工业中的应用及成就87

三、轻工业标准化的特点及经验90

第二节 纺织工业标准化92

一、新中国纺织工业标准化的发展92

二、纺织工业标准化在实践中的作用95

第七章 能源标准化,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101

第一节 石油产品标准化,为合理利用资源,满足多方面需要做出贡献101

一、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回顾101

二、标准化收到了良好效果104

第二节 煤炭标准化,指导煤炭的合理利用107

一、煤炭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发展108

二、煤炭产品标准化,使煤的合理利用取得明显效果111

第三节 电力工业标准化,促进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112

一、电力工业的基建、生产运行、调度管理需要标准化113

二、电力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曲折发展113

三、电力工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绩114

第四节 标准化促进能源的节约118

一、制订能源基础和管理标准,促进能源的节约118

二、制订高效低耗能设备、工艺标准,达到节约能源119

三、制订节能材料标准,为节能服务120

第八章 原材料的标准化121

第一节 学创结合,发展冶金标准化工作121

一、建国初期,以全面学习苏联国家标准作为起步121

二、学创结合,立足国内资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体系123

三、结合国情,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5

第二节 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提高的化工标准化126

一、化工标准化取得很大发展127

二、化工标准化为发展化工生产做出了积极贡献128

第三节 建材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作用显著133

一、建材标准化领域不断扩大134

二、促进了设计标准化,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136

三、促进了新产品开发与品种的合理发展137

四、促进了工业废渣的利用和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138

五、坚持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保证了水泥的质量140

第九章 标准化推动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141

第一节 机械工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141

一、创业与奠基142

二、因势利导,推动机械工业标准化事业的发展144

三、改进作风,加强规划,力求实效144

四、在长期动乱中寻求重建秩序的途径146

五、向新的水平前进146

第二节 机械工业标准化的主要成就147

一、已建立起较完备的标准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147

二、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业务水平的标准化工作队伍,研究试验基地也逐步充实完善149

三、推动机械工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149

第三节 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做法151

一、以企业为基础、以科研设计单位为核心,行业与地区性的工作网交织配合,构成全国性的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系统151

二、以促进发展品种、提高质量为主要目标,从统一基础标准开始,逐步形成机械工业的标准体系152

三、加强试验研究,提高标准的质量和技术水平153

四、通过组织专业化和协作生产,更好地实现标准化的经济效果154

五、重视对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教育155

第十章 电子工业标准化不断发展157

第一节 电子工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概况157

一、学习国外,创建标准157

二、探索制订符合国情的电子工业标准158

三、电子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挫折和恢复159

四、加强组织建设,推动电子工业标准化事业的发展159

第二节 按照电子工业的特点组织标准的制订和贯彻160

一、标准的制订、修订160

二、贯彻标准的多种措施164

第三节 主要成就166

一、标准化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166

二、标准数量逐年增长,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扩大167

三、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工作取得一定成绩168

四、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吸取了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有益经验169

五、企业标准化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170

六、电子工业标准的重要作用170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标准化174

第一节 铁路标准化174

一、铁路标准化的领域、内容和级别174

二、铁路标准化的主要成就175

三、标准化在铁路现代化中的作用176

第二节 公路、水路运输标准化178

一、公路、水路运输标准化的广阔领域179

二、公路、水路运输标准化的鲜明特性179

三、公路、水路运输标准化的主要成就180

四、公路、水路运输标准化的作用和效果183

第三节 船舶工业标准化186

一、概述186

二、中国船舶标准化工作的建立187

三、船舶标准化全面展开推动了船舶工业的发展188

第四节 邮电通信标准化191

一、邮电通信标准化是现代化通信网的技术基础192

二、邮电通信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成就193

三、邮电标准化在保证通信质量、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193

第十二章 工程建设标准化198

第一节 概述198

第二节 古代和旧中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化199

第三节 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发展200

一、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从分散管理走向统一管理201

二、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曲折发展202

三、工程建设标准化在十年动乱中的挫折和进展203

第四节 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新成就204

一、充实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机构和人员205

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的速度加快,水平不断提高206

三、积极进行了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和技术课题的研究206

四、积极开展了国际交流活动207

五、建立了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群众性的学术组织,积极开展了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学术和宣传普及活动207

第五节 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208

一、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和适用208

二、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209

三、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原材料210

四、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11

五、防止公害、保障社会效益211

六、加快工程建设速度212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标准化214

第一节 环境保护标准化的发展214

第二节 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的成就216

第三节 环境保护标准化工作初获效益220

一、促进污染的防治和生产的发展220

二、为制订环保规划,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了依据222

三、促进有关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222

第十四章 医药卫生标准化,提高卫生医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224

第一节 保护人民健康的卫生标准化事业224

一、中国卫生标准化工作不断发展224

二、各类卫生标准的制订执行,保障了人民健康226

第二节 保证质量、增进疗效的药品标准230

一、药品标准的建立230

二、贯彻执行药品标准,保证药品安全有效234

第三节 医疗器械标准化235

一、医疗器械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概况236

二、医疗器械标准化促进了医疗器械生产的发展237

第十五章 标准化为国防现代化服务240

第一节 概述240

一、引用苏联标准,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240

二、结合中国情况,制订自己的标准242

三、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国家军用标准243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244

第二节 兵器工业标准化244

一、适应兵器制式化的要求,全盘采用苏联标准245

二、适应自行研制的需要,自行制订标准245

三、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47

第三节 军用电子产品标准化249

一、军用电子产品标准化工作的发展249

二、军用电子产品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成就和效益251

第四节 舰艇标准化253

第十六章 前进中的航空、航天工业标准化256

第一节 航空工业标准化256

一、引进苏联标准,为生产服务256

二、整顿产品质量,在修订旧标准的同时,开始自订标准257

三、全面制订新标准258

四、着手建立航空标准体系259

第二节 航天工业标准化261

一、型号仿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261

二、转向自行设计研究阶段的标准化工作262

三、在整顿产品质量中的标准化工作264

四、航天工业标准化的新发展266

第十七章 商业、外贸标准化269

第一节 为生产和消费者服务的商业标准化269

一、商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概况270

二、商业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271

第二节 促进国际经济交流的对外贸易标准化274

一、中国对外贸易标准化工作的回顾275

二、对外贸易标准化的技术经济效果278

第三编 标准化的管理工作与技术工作283

第十八章 标准化的组织管理283

第一节 标准化的管理体制283

一、实行三级标准体制283

二、实行统一领导,分级分工管理285

第二节 标准化的法规287

一、《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28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289

三、《机电新产品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290

四、《工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291

五、《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291

六、《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试行)》292

七、《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293

第三节 标准化的计划工作294

一、标准化计划的管理体制、内容和编制方法294

二、各个历史时期的标准化计划296

三、标准化计划工作的基本经验300

第十九章 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工作302

第一节 标准化的宣传工作302

一、创办综合性和专业性标准化刊物302

二、出版发行大量标准化专业图书303

三、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宣传303

四、举办展览会、报告会、宣讲会,进行标准化宣传304

第二节 标准化的教育培训工作304

一、标准化的在校教育305

二、标准化在职人员短期培训教育305

三、各级标准化部门举办的短期培训306

四、标准化师资的组织和教材的编写出版307

第二十章 标准的制订、修订和贯彻执行308

第一节 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308

一、企业标准、部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建立308

二、标准制订、修订工作的新发展311

三、标准制订、修订的组织管理逐步走上正轨312

第二节 提高标准水平的措施313

一、选定科研机构为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和建立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加强制订、修订标准的科学性314

二、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316

三、统筹兼顾,搞好组织协调317

四、建立奖励先进的制度317

第三节 标准的贯彻执行318

一、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密切配合319

二、组织对标准的宣传教育工作319

三、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320

四、技术归口单位提供技术咨询服务320

五、组织好对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321

六、推行生产许可证制度321

第二十一章 标准化的科学研究工作323

第一节 标准化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323

第二节 标准化理论问题的研究324

一、标准化基本术语的研究324

二、标准体系的研究325

三、标准化学科性质的研究326

四、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的研究327

五、保护消费者利益标准化的研究327

六、标准化历史的研究328

第三节 重要基础标准的研究328

一、通用技术语言标准的研究329

二、数值分级标准的研究329

三、标准化经济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330

第二十二章 标准情报工作331

第一节 标准情报工作的发展概况331

一、为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开展工作331

二、纳入科学技术情报系统面向社会服务332

三、一九八三年以后,标准情报工作取得较大的发展333

第二节 标准情报工作体系的形成333

一、建立全国标准情报中心334

二、省、市、自治区普遍建立了标准情报机构334

三、国务院有关工业部门基本建立了标准情报机构334

四、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健全了标准情报机构335

第三节 标准情报工作成绩显著336

一、标准文献工作成绩显著336

二、标准情报研究和报道工作逐步开展337

三、标准情报的咨询服务工作十分活跃338

第四节 标准情报工作的基本做法339

一、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方式的服务339

二、广泛开辟标准情报来源,做好资料的管理和交流工作340

三、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标准情报人员341

第二十三章 标准的出版工作342

第一节 标准出版工作的发展概况342

一、国民党政府时期的标准出版工作34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标准出版工作342

第二节 标准的编辑工作345

一、标准的编辑345

二、标准化图书资料的编辑346

三、标准化期刊的编辑出版346

四、编辑工作的发展347

第三节 标准的出版发行工作和标准印刷基地的建设347

一、标准出版工作的特点347

二、印刷基地的建设348

三、标准出版工作的主要成绩348

四、标准发行工作网初步形成349

第二十四章 中国标准化协会工作351

第一节 标准化协会的创立与发展351

第二节 标准化协会的学术活动353

一、对标准化原理、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353

二、为标准化工作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54

三、为解决标准中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学术论证354

四、对标准化的未来发展进行学术探讨354

第三节 标准化协会的宣传普及工作355

一、组织标准化宣传普及工作网355

二、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宣传普及活动356

三、奖励标准化普及工作积极分子和先进单位358

第四节 标准化协会的技术咨询工作358

一、初步建立标准化技术咨询活动网359

二、积极开展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359

三、开展对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培训服务359

第四编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363

第二十五章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事业的建立和发展363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363

第二节 新的发展阶段365

第二十六章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网的建设368

第一节 组建的方针和原则368

第二节 检验机构的任务和分工370

第二十七章 开展多种方式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373

第一节 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验373

第二节 组织多部门的联合大检查和对部分产品进行全国统一检验374

第三节 重视开展群众性社会监督375

第四节 对产品质量争议开展仲裁检验376

第二十八章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品质量提高377

第一节 参与优质产品评审和复查检验377

第二节 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378

第三节 开展产品质量合格认证工作379

第二十九章 专业检验工作381

第一节 纤维检验工作381

第二节 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工作383

第三节 船舶检验工作383

第四节 药品检验工作385

第五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387

第三十章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基本经验388

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搞好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根本保证388

二、产品质量监督要坚持“管、帮、促”的原则388

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应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相对独立性389

四、要善于组织协调,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389

五、经济越搞活,质量监督越要加强390

第五编 地方标准化工作393

第三十一章 地方标准化工作393

第一节 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发展393

一、地方标准化机构的成立和标准化工作的起步394

二、“文化大革命”十年,地方标准化工作受挫折395

三、地方标准化工作进入稳定发展阶段395

第二节 新形势下的地方标准化工作396

一、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397

二、农、牧业标准化迅速发展,增产效果显著397

三、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398

四、广泛地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398

五、能源标准化工作开始起步,为节约能源服务399

六、重视引进技术的标准化工作399

第三节 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经验400

一、紧密围绕各地经济建设需要,为生产建设服务400

二、结合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有重点地开展标准化工作400

三、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人们对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400

四、大力推行企业标准化工作,使标准化工作有一个扎实的基础401

第三十二章 辽宁省的农业标准化402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概况402

第二节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做法403

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403

二、总结经验,及时推广404

三、举办农业标准化小型展览会405

四、开办“两户”农业标准化学习班405

五、制订农艺标准(技术规程),指导农业生产405

第三节 标准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406

一、种子标准化406

二、贯彻农副产品标准,产品质量提高407

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标准化408

四、小型渔船标准化409

五、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409

六、地膜综合标准化409

第三十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标准化411

第一节 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概况411

第二节 羊毛标准化工作的开展413

一、制订羊毛标准的客观要求413

二、制订羊毛标准的主要作法414

三、羊毛国家标准的制订和贯彻执行414

第三节 家畜品种的标准化工作415

一、家畜品种标准化的提出416

二、家畜品种标准化工作的开展416

三、执行家畜品种标准化的效果417

第三十四章 山东省的农业机械标准化419

第一节 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的概况419

一、重点抓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419

二、对农用柴油机和拖拉机进行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三定”工作420

第二节 农业机械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做法422

一、加强领导,搞好协作,建立标准化工作机构422

二、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422

三、从新产品设计入手搞好标准化工作423

四、按照标准化要求对老产品进行整顿和技术改造423

第三节 标准化促进农业机械的迅速发展424

一、促进95系列柴油机和泰山牌拖拉机的发展424

二、促进农机配件的专业化生产和采用新工艺、新设备425

三、促进配套农机具的发展426

四、渔机渔船标准化工作427

第三十五章 湖北省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428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基础建设428

一、按行业按产品组织检验站429

二、组建六个省辖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430

三、建立省质量检验中心站和地区质量监督管理站431

四、建立质量监督检验组、点、员432

五、充实质量监督检验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433

第二节 制订办法,加强管理433

第三节 坚持实行“管、帮、促”,开展各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检验活动434

一、积极参与优质产品的评审工作434

二、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验435

三、组织联合大检查436

四、接受仲裁检验436

五、检查企业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情况437

第三十六章 上海标准化工作对专业化生产的促进439

第一节 上海的专业化生产与标准化工作的发展439

第二节 标准化促进专业化生产441

一、抓产品设计标准化、系列化441

二、抓产品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442

三、抓工装模具标准化、系列化443

第六编 企业标准化工作447

第三十七章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建立和发展447

第一节 初步发展的企业标准化工作447

一、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始起步447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建立448

三、企业标准化工作进一步加强452

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新发展454

一、召开工作会议和经验交流会议,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455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457

三、因势利导,开始建立管理标准,企业标准化的范围不断扩大460

四、企业标准化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461

第三节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做法462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标准462

二、制订企业标准,建立健全企业标准体系463

三、不断提高标准水平463

四、明确企业标准化机构,建立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度465

五、提高企业标准化人员的素质466

第三十八章 企业标准化的实践467

第一节 企业标准化的作用467

第二节 上海嘉丰棉纺织厂的标准化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468

一、对标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469

二、高水平的标准促进了产品的高质量469

三、管理标准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470

四、坚持标准化给嘉丰带来新面貌471

第三节 哈尔滨锅炉厂的标准化改善企业的技术素质472

一、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474

二、提高了工艺水平474

三、促进装备水平的提高475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企业技术素质更上一层楼476

第四节 醴陵国光瓷厂的标准化促进经济责任制的落实478

一、广泛开展标准化活动479

二、以标准为基础,建立责任制、核算制和奖惩制480

第五节 抚顺钢厂的标准化加快新产品的开发482

一、制订标准,初露头角482

二、参照国外标准,加速开创金属材料新领域482

三、推行内控标准,增强竞争能力483

四、采用国际标准,促进技术进步484

结束语48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大事年表(一九四九——一九八四年)492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工作基本情况统计518

彩色插图目录541

后记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