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秘笈纲要 第1篇【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针灸秘笈纲要 第1篇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30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秘笈纲要 第1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针科学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针术之源流1

第二节 针术之价值2

第三节 针术之定义4

第四节 针术补泻之意义4

第五节 针之种类4

第六节 针之构造6

第七节 针之制法6

第八节 针尖之形式7

第九节 针之选择7

第十节 针之修理7

第十一节 针之保藏8

第二章 各论8

第一节 针之长短粗细与应用8

第二节 针刺之练习9

第三节 针刺之手术10

第四节 针刺之方向11

第五节 针刺之作用11

第六节 针刺激之不同12

第七节 针刺之感通作用12

第八节 针刺时之预备13

第九节 针刺时之注意13

第十节 针刺时皮肤之异点14

第十一节 针刺时筋肉之异点14

第十二节 针刺时之体位15

第十三节 针之使用18

第十四节 针刺之消毒18

第十五节 进针时之次序19

第十六节 针刺之补泻手术20

第十七节 针刺之补虚泻实法21

第十八节 出针时之手技23

第十九节 出针困难之处置23

第二十节 出针后遗感高肿之处置24

第二一节 针刺出血不止之处置25

第二二节 针刺出血之目的与手术25

第二三节 晕针之处置26

第二四节 针刺健体与病体之作用27

第二五节 折针时之处置27

第二六节 施针前之禁戒28

第二七节 施针后之调养29

第二八节 针刺之禁穴30

第二编 灸科学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灸术之发明1

第二节 灸术之意义1

第三节 灸术之原料2

第四节 艾绒之保藏2

第五节 艾炷之大小与壮数2

第二章 各论3

第一节 灸术之种类与方法3

第二节 灸刺激之强弱10

第三节 施灸之目的10

第四节 灸术之现象11

第五节 灸术之应用11

第六节 施灸之注意与方法12

第七节 施灸前之预备12

第八节 灸术之补泻13

第九节 灸术之医治作用13

第十节 灸术之健体作用14

第十一节 灸疮前后之注意14

第十二节 灸疮之续行施灸法15

第十三节 灸与摄生之关系15

第十四节 施灸之禁穴15

第三编 经穴学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经穴学略说1

第二节 经脉之定义2

第三节 经穴之分类3

第四节 周身之名位4

第五节 人身之度量13

第六节 经穴之折量18

第七节 经穴学之术语19

第二章 各论20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20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35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56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99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123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132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151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217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络经246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259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281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321

第十三节 任脉经341

第十四节 督脉经380

第三章 杂论415

第一节 奇经八脉415

第二节 经外奇穴418

第四编 治疗学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治疗学简说1

第二章 急性传染病11

第一节 伤寒11

第二节 ?温13

第三节 热病15

第四节 温病17

第五节 暑病19

第六节 霍乱22

第七节 疫痢25

第八节 疟疾26

第九节 白喉33

第十节 喉痧35

第十一节 痄腮37

第十二节 感冒39

第十三节 破伤风41

第十四节 鼠疫45

第十五节 麻疹49

第十六节 梅毒52

第三章 新陈代谢病54

第一节 消渴54

第二节 汗病58

第三节 痹病60

第四章 呼吸器病62

第一节 鼻病62

第二节 咽痛67

第三节 音?69

第四节 喉病71

第五节 咳血73

第六节 咳嗽74

第七节 哮喘82

第八节 肺痿87

第九节 肺痈89

第十节 劳病91

第十一节 胁痛97

第五章 消化器病100

第一节 口病100

第二节 舌病103

第三节 伤食105

第四节 胃脘痛107

第五节 嘈杂108

第六节 噎膈109

第七节 反胃111

第八节 呃逆113

第九节 噫气115

第十节 吞酸吐酸117

第十一节 呕吐118

第十二节 吐血120

第十三节 泄泻123

第十四节 下痢127

第十五节 黄疸134

第十六节 臌胀139

第十七节 症瘕142

第十八节 五积145

第十九节 肝气149

第二十节 肝风150

第二一节 便祕151

第二二节 便血155

第二三节 肠痈157

第二四节 虫病159

第二五节 痔病160

第六章 循环器病162

第一节 怔忡162

第七章 血液及脾病163

第一节 瘀血163

第二节 血虚165

第三节 脾病166

第四节 痰饮168

第五节 发斑175

第八章 神经系统病177

第一节 中风177

第二节 惊风182

第三节 痉厥184

第四节 癫痫190

第五节 头痛193

第六节 牙痛199

第七节 健忘201

第八节 ?寐202

第九节 百合病204

第十节 脚气205

第十一节 目疾208

第十二节 耳聋214

第十三节 耳鸣217

第九章 泌尿生殖器病219

第一节 肿病219

第二节 癃闭223

第三节 尿血224

第四节 遗溺226

第五节 遗精228

第六节 淋浊230

第七节 经病234

第八节 带下237

第九节 血崩239

第十节 阴痿241

第十一节 疝气242

第十章 运动器病246

第一节 痿症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