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物上复旦制度 财产法的对抗力革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论物上复旦制度 财产法的对抗力革命
  • 张凇纶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3601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物上复旦制度 财产法的对抗力革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部分 物上负担制度的理论基础9

第一章 范式的转换:从人的视角到物的视角9

第一节 体系建构:大陆法系私法自罗马法以来的法学传统9

第二节 人的视角:传统财产法的根本旨归15

第三节 从人的视角到物的视角:范式的转换及其合理性18

一、范式转换:来自库恩的启示19

二、什么是物?21

三、物视角的合理性之一:稀缺24

四、物视角的合理性之二:权利的复杂性与层叠性27

五、物视角的合理性之三:建立贯穿式的财产权体系29

第二章 物上负担的基本理论32

第一节 物上负担概念:物视角下的理论产物32

一、重新理解物权:附着于物的先验存在32

二、物上负担:附着于物权的法律制度36

第二节 交易:物上负担制度的背景38

第三节 物权法如何介入交易41

第四节 物上负担制度的明确定义43

第三章 物上负担的制度意义——兼论物上负担的独特性46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一个整体性的物上负担制度?46

一、科斯定理的方法论启示46

二、简约化:私法自治与有效管理的平衡49

三、再论整体性物上负担制度之必要性52

第二节 物上负担制度的双重意义:物法意义与债法意义55

一、物上负担的物法意义55

(一)物上负担与限制物权的本质差异:兼论物权的本质属性55

(二)详细阐释物上负担制度的物法意义60

二、物上负担的债法意义:比较物上负担制度与权利瑕疵担保61

(一)民法在合同中的整体性判断61

(二)相似的权利瑕疵与物上负担;迥异的权利瑕疵制度与物上负担制度63

(三)重新分析物上负担制度的债法意义68

第四章 简短的结语71

第二部分 物上负担制度的实证经验75

第五章 作为普遍承认机制的财产法:权力经济学75

第一节 财产的普遍承认:洛克、卢梭与其他77

第二节 普遍承认的宗教基础:从库朗热到涂尔干80

第三节 财产法取代宗教:除魅的法学版本83

第六章 物上负担的私法史考察86

第一节 绪论:大陆法系私法学的历史方法86

第二节 第一个实例:英国普通法中的物上负担89

一、中世纪英国的土地负担概况93

二、三方结构中的土地负担制度95

三、英国财产法中的物上负担:从中世纪到1925年改革96

(一)外部规则的统一:英国王权对习惯法的胜利与收编98

(二)物上负担的实体法规范101

(三)物上负担的程序性规范108

四、总结:英国普通法上的物上负担制度113

第三节 第二个实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赋税变迁114

一、为什么研究赋税?115

二、一种不同于传统视角的中国概括116

三、简约化:从唐两税法到明一条鞭法再到清摊丁入亩120

(一)亚当·斯密:合理赋税的标准120

(二)取代租庸调制的两税法122

(三)宋、金、元时期的赋税状况126

(四)从一条鞭法开始:明清赋役变革129

四、总结:传统中国赋税改革的借鉴意义134

第四节 第三个实例:英美财产法上的物上负担制度136

一、一个简短的说明136

二、物上负担(encumbrance)释义137

三、地产交易中的物上负担制度140

(一)地产交易合同概论141

(二)物上负担制度与地产交易146

四、英美财产法中的三种物上负担148

(一)约据(covenant)148

(二)抵押(mortgage)153

(三)区划(zoning regulation)158

五、物上负担的程序性制度161

六、美国产权公示制度的配套规范167

七、借鉴英美财产法上的物上负担制度171

第七章 经验考察告诉了我们什么173

第三部分 构建中国的物上负担制度177

第八章 引论:从两个判例谈起177

第一节 案例1:Williams and Glyn's Bank v. Boland案177

第二节 案例2:董林娇与王景木、许雪芳房屋买卖合同纠纷179

第三节 再探物上负担制度之下的三方结构182

第九章 物上负担制度的实体性规范184

第一节 什么能算物上负担?184

一、第三人对物的非直接支配性权利:这个定义还不够184

二、物上负担的构成要素:几项标准186

(一)私法领域存在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公法领域存在公权力的明确规定186

(二)与物存在相关性:对特定物权构成限制;对特定权利人有利益187

(三)物上负担对物权的限制须具有实质性意义190

三、物上负担制度:一种解释性研究192

第二节 物上负担的客体:传统大陆法系物与物权批判193

一、再论什么是物193

二、价格要素是物权重要的构成部分197

三、物上负担制度中的物与物权204

第三节 物上负担的具体内容:从诞生到消灭208

一、谁可以创设物上负担?怎么创设?208

二、不仅仅适用于物上负担的善意第三人规则210

(一)权利的优先性判断——纳入价格要素后的考量210

(二)作为优先性标准的善意第三人规则——比较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212

(三)物上负担与善意第三人规则——兼论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216

三、物上负担制度中的原因理论218

(一)契约原因理论的变迁:简约化进程218

(二)物上负担与基础关系的关系:第三方背景下的权利分析225

四、侵犯物权与侵犯物上负担的竞合229

五、物上负担的消灭——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233

第十章 物上负担制度的程序性规范236

第一节 程序性规范研究的困境236

第二节 公示基本问题研究238

一、物权公示,究竟公示什么?238

二、从诉讼的观点探究公示的本质:物权的证据244

三、作为物权证据的公示:法律效力比较251

四、物权证明责任分配的成本分析256

第三节 在证明责任视角下讨论物上负担的程序性规范262

一、公示—证据理论在物上负担领域内的应用262

二、物上负担公示的必然性与必要性263

三、三方结构之下物上负担公示制度264

四、物上负担理论中的证明责任规范267

(一)第三人对物上负担权利人的权利造成侵犯269

(二)数个物上负担权利人之间发生权利冲突与纠纷270

(三)新物权人(买受人)对既有物上负担的超越273

五、附论:物上负担公示的补充制度274

第四节 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的关系276

第四部分 新物上负担制度在旧民法281

第十一章 物上负担制度与其他制度的整合281

第一节 简短的引语281

第二节 物上负担与物权(所有权)的限制282

一、物权社会化的传说:流传已久的谬误叙事282

二、物权限制的本质:稀缺时代财产形式多样化的努力286

三、物权限制的局限性:兼论其与物上负担制度的不同取向289

第三节 物权基本原则与物上负担——物权法定与一物一权292

一、物权法定与一物一权批判292

二、物上负担制度:物权法定和一物一权的缓冲剂297

第四节 属人性的物上负担:对人地役权(easement in gross)298

第五节 物上负担与担保——兼论担保物权的非物权性302

一、为什么说担保权不是物权?302

二、担保的本质:促成缔约——一个历史的考察306

三、当代担保制度的两个基本特征312

(一)多样化进程313

(二)可流通进程——德国与美国的不同实践331

四、再论担保制度应当属于物上负担343

五、作为物上负担制度的担保制度:从实体到程序347

第六节 一扬一弃:物上负担与优先权351

一、作为法定担保物权的优先权351

二、关于优先购买权(先买权)356

第七节 一种更优秀的解释:在物上负担框架内分析预告登记359

一、预告登记是在公示物上负担360

二、在物上负担制度框架内分析预告登记362

三、预告登记:推而广之365

第八节 物上负担制度与继承法367

第九节 物上负担与破产法——以破产财产为中心376

第十节 物上负担与信托383

第十二章 物上负担制度应当成为中国民法的自觉选择391

参考文献392

(一)中文专著392

(二)中文论文395

(三)中文译著及翻译论文398

(四)英文著作、论文以及影印版著作406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