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贾乾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ISBN:978750683142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7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34页
- 主题词:孙中山(1866~1925)-民生主义-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与目的4
第二节 现状及评价6
第三节 方法与框架21
第二章 艰难新知:民生社会主义演生的历史境况25
第一节 晚明清初以来现代性的萌芽25
一、现代性萌芽的问题25
二、早期启蒙思想的现代性意味27
三、沟口雄三的目光30
第二节 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判断31
一、《万国公报》对垄断组织的揭露31
二、梁启超对资本主义矛盾的判断、剖析与考察34
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大同理想的嫁接现象38
第三节 早期国民党人对社会主义的探讨40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否定42
三、超越同期孙中山思想的主张47
第三章 与时偕行:民生社会主义的内容及其发展50
第一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社会主义51
一、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同情工农劳动阶级55
二、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法,强调“国利”和“民福”57
三、“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59
四、民生主义基本纲领的提出60
五、糅合“单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互助论”63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生社会主义67
一、欢迎十月革命,指出中国要“以俄为师”73
二、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76
三、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其相互关系79
四、实现民生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具体措施82
第四章 大同与现代化:民生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87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大同传统的继承与改造87
一、大同传统是中国特色的空想社会主义89
二、孙中山对“大同”的继承和改造97
三、孙中山对“均平”的继承和改造102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检视106
一、机器对工人的压迫106
二、资本主义是一种新型压迫制度107
三、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冲突108
四、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恶果109
第三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诉求112
一、孙中山关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总体构想113
二、民生社会主义对西方式现代化的抵抗性思考116
第五章 审视:科学社会主义视角下的民生社会主义121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一种“本土形态”121
一、民生社会主义区别于科学社会主义121
二、民生社会主义作为“本土形态”的社会主义124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吸纳与“拒绝”128
一、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吸纳130
二、民生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拒绝”132
第三节 从列宁到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对民生社会主义的两种审视语境136
一、俄国经验——列宁的审视语境136
二、中国革命实践——毛泽东的审视语境139
第六章 辨析:民生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5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145
一、社会主义“本题说”与社会主义本质论146
二、“节制资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148
三、“欲使外国之资本主义以造成中国之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开放论151
四、对一种观点的辨析157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意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62
第七章 歧出: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不同阐释165
第一节 三民主义儒家化的政治倾向及其现代化归宿165
一、戴季陶的儒家化解释165
二、蒋介石的儒家化解释170
三、三民主义儒家化解释的政治倾向173
四、三民主义儒家化解释的现代化归宿17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及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肯定178
一、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认识过程178
二、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的历史肯定185
三、新民主主义对三民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与超越187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革与民生社会主义价值的再发现190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民生指向190
二、民生社会主义价值的再发现193
第八章 重估:民生社会主义之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地位197
第一节 民生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参照198
一、现代化诉求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199
二、民族主体性立场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鉴戒200
三、民生社会主义的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提示了关注重点202
第二节 民生社会主义的历史指向及其局限性203
参考文献207
后记216
热门推荐
- 869044.html
- 1461939.html
- 3699037.html
- 443327.html
- 882123.html
- 1185591.html
- 608189.html
- 864736.html
- 3129969.html
- 36662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1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8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66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7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7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5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4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