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
  • 尹国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80248756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资本经营-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业资本产权缺损与制度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基于产权制度的视角4

(一)产权的经济价值4

(二)创业资本融资的制度安排7

(三)创业投资组织机构的探讨7

(四)创业投资管理契约的研究9

(五)创业投资退出的制度安排10

(六)创业投资制度环境分析14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8

第二章 我国创业资本的产权缺损23

一、产权缺损的含义25

(一)一般分析中产权完整性假定25

(二)特定制度环境下的产权缺损30

(三)创业资本产权配置及其考察33

(四)案例:当当网的剩余控制权之争55

二、创业资本的筹资特征与产权缺损58

(一)我国创业资本的筹资特征59

(二)出资人对创业资本产权的侵蚀61

(三)案例:江苏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构建68

三、投资运作中的产权缺损69

(一)投资对象选择的偏差70

(二)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关系扭曲72

(三)创业投资企业管理人增值服务缺位73

四、退出环节中的产权缺损76

(一)可供选择的退出方式76

(二)资本退出与产权价值的实现79

(三)退出的制度性障碍81

第三章 产权缺损对创业资本的影响分析89

一、产权缺损条件下的创业资本活动规模89

(一)产权外部收益内部化的成本89

(二)创业资本活动的边际分析90

二、创业资本组织的激励与约束92

(一)产权组织效率的测量92

(二)创业资本公司制与有限合伙制组织机构的比较93

三、创业资本的动员效率95

(一)出资人的逆选择96

(二)不稳定的创业资本来源102

四、创业资本配置效率104

(一)价格管制的非效率均衡104

(二)产权缺损与创业资本贬值107

五、创业资本的循环效率110

(一)创业资本的循环效率110

(二)我国创业资本退出渠道考察113

(三)创业投资项目的退出效果114

(四)我国创业投资机构的收入116

六、产权状况影响创业资本运营绩效的国际例证——美国、日本比较分析117

(一)美国创业资本的运营及其产权构建118

(二)日本创业资本运营及其产权制度构建131

(三)美国与日本创业资本运营绩效比较154

七、案例161

(一)东海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的危机161

(二)记忆中的瀛海威:卡在中兴发喉咙的鸡肋164

第四章 制度安排与我国创业资本产权缺损的形成173

一、创业需求抑制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174

(一)对制度变迁的理解174

(二)我国创业资本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176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179

(四)国家政策扶持机制缺位182

二、创业活动不够活跃183

(一)保护创业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184

(二)创业文化不够成熟186

三、创业资本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187

(一)创业资本组织制度的法律局限187

(二)资金来源渠道中的法律障碍192

(三)涉及退出环节的法律法规不健全197

四、投资中介服务与管理滞后197

(一)创业企业的评估困难198

(二)缺少恰当的项目筛选评估体系199

(三)增值服务缺位200

五、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202

第五章 我国创业资本制度的目标模式与创新特征207

一、影响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制度因素207

(一)政府政策、法律或法规207

(二)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208

(三)组织和文化因素的影响209

二、我国创业资本创新目标制度的功能与要求209

(一)创业资本制度体系应具备的功能209

(二)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要求210

三、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视角211

(一)制度变迁的切入点211

(二)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内容211

四、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目标212

(一)从产权缺损到完整私人产权212

(二)完整私人产权的制度效果215

五、创业资本制度变迁的特征216

(一)渐进式的路径依赖216

(二)地方政府的供给主导和创业资本主体的需求相结合217

(三)自主创新与外部移植相结合218

(四)局部改革与整体推进相结合219

(五)政府资金的导向功能将长期发挥作用219

第六章 我国创业资本制度创新的政策思路221

一、政府作用的重新定位222

(一)制度变迁方式的选择222

(二)诱致性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226

(三)培育“第一行动集团”229

(四)实施有利于创业资本发展的税收与金融政策233

(五)支持投资银行广泛参与创业资本242

(六)培育创业文化244

二、促进社会资本向创业资本的转化245

(一)积极构建激励与约束相容的创业资本组织245

(二)努力吸引境外优质创业资本250

(三)为保险资金和银行资金进入创业资本领域提供条件252

(四)鼓励上市公司参与创业投资255

(五)通过“民办官助”方式为创业资本提供补充性资金来源257

三、完善创业资本的运作机制257

(一)从信贷投资或产业投资到创业投资257

(二)培养创业资本经营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258

(三)加强各种中介机构建设259

(四)强化投资激励与约束机制260

四、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62

(一)规范创业板的运行机制262

(二)稳健推进主板市场的改革266

(三)进一步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266

(四)鼓励主板上市公司并购创业企业270

参考文献272

附录276

后记2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