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变形的新闻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变形的新闻屋
  • 李希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5162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变形的新闻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现代扫盲与下一代新闻教育1

1.来自虚拟空间的真实挑战1

挑战1:新闻出口的多元化环境和信息源的多元化8

挑战2:网络新闻传播的滚动化9

挑战3:网络信息传播的无阻碍化9

挑战4:网络传播的逆反心理11

挑战5:新闻传播的全球化12

挑战6:网络传播的无中央控制性14

挑战7:网络新闻传播的个性化16

挑战8:媒体一体化18

挑战9:活跃的网络社区与变化了的传播话语20

挑战10:“公民记者”的大量涌现22

挑战11:网络电子商业化23

挑战12:国际资本支撑西方新闻霸权26

挑战13:数字鸿沟--信息穷人与信息富人27

挑战14:对传统新闻学的挑战29

2.“内容为王”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生命33

(1)内容为王,促进联合33

(2)内容为王,大者生存36

(3)品牌!品牌!40

(4)受众分化,内容软化43

(5)内容为王,守门员最重要45

3.明天的报纸是什么样的?--与台湾《明日报》发行人王健壮对谈47

话题1:网络报和传统报纸的区别何在?47

话题2:网络报的优势和前景如何?49

话题3:如何确保网络报信息真实准确?50

话题4:传统报纸如何应对网络报的挑战51

话题5:网络报怎样吸引网络读者?52

话题6:网络媒体的互动性、联接性53

话题7:谁来监督网络媒体?55

话题8:网络报会改变人际交往吗?56

4.大众传媒是引导还是迎合受众?--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学的对话57

5.另类新闻课堂68

6.新闻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清华学生对另类新闻课堂的点评80

(1)新闻教育应该培养勇敢者80

(2)重新构建中国的记者观和职业形象84

(3)记者的角色意识87

(4)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93

(5)把根留住--新闻质量96

(6)一名真正的记者恰如一艘船上的船长99

(7)闻窗外事与读圣贤书100

(8)虚怀若谷--记者的标准101

(9)记者的国家意识106

(10)另类感受107

7.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现代媒体圆桌之一111

(1)“这一次中国没有迟到”112

(2)“全面地看待新媒体”115

(3)网站和传统媒体120

(4)“加强网络建设是加强国家安全建设的一部分”126

(5)“传统新闻教育面临网络挑战”129

(6)“修长城还是破长城”130

8.下一代媒体与下一代新闻教育--现代媒体圆桌之二138

9.新旧媒体的交锋--现代媒体圆桌之三162

(1)媒体的注意力从何而来?164

(2)从金正日访华看网络媒体新闻的关注点170

(3)网络媒体关注点是否走偏?176

(4)网络媒体有没有做政治新闻的空间?179

(5)网络炒新闻:没出路182

(6)现行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189

(7)媒体生存靠品牌、权威和信誉194

(8)新闻敏感是第一位的198

(9)新闻炒作与新闻策划203

(10)网络媒体会不会制造一种世界公民?206

10.互动电视:趋势还是神话?--现代媒体圆桌之四209

附:清华学生对这次圆桌会议的描述与批评222

(1)互动电视不是神话(周敏)222

(2)未来的一天怎么过?(陈晓黎)226

(3)互动电视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丁晖)229

(4)几点观察(秦轩)231

11.一个重大课题:21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现代媒体圆桌之五235

(1)传播要注意受众的心理236

(2)国家利益与新闻构架242

(3)“不争论”不等于用西方设计的主题和话语说话245

(4)争取新媒体上的传播优势248

(5)“不是什么都可以接轨的”253

(6)一个观点,多种声音256

附“妖魔化”与市场需求--答美国“亚洲自由之声”记者问260

(1)商业利益的需求261

(2)“政治上正确性”的需求262

(3)政治选票的需求265

(4)“美国媒体妖魔化美国”与“中国媒体妖魔化美国”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