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史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黎邦正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102821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册)1
第一章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1
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1
一猿人时期1
二猿人及其文化2
1 我国的猿人遗迹2
2 猿人时期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5
三古人及其文化8
1 古人遗迹的发现8
2古人时期的文化9
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10
一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10
1 新人遗迹的大量发现10
2 新人时期的文化12
3 母系氏族公社的确立13
1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文化遗址14
二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14
2 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17
3 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22
第三节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24
一从母权制转变为父权制24
二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25
三父系氏族公社经济的发展27
1 耜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发展27
2 手工业也进一步发展30
四父系氏族公社社会结构的变化32
五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33
六军事民主制与原始社会的解体35
第二章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37
第一节夏朝奴隶社会的确立37
一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37
1 夏王朝的建立37
2 夏王朝的奴隶制国家机器40
二夏王朝的社会经济42
1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44
三夏夷斗争和夏王朝的衰亡44
2 夏代中期社会的发展46
3 夏王朝的衰亡46
附夏世系表48
第二节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48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前期社会的发展48
1 商族的兴起和成汤灭夏48
2 商朝前期的发展和盘庚迁殷51
3 武丁盛世及其与周边各部的关系52
二商朝国家组织的加强55
1 官僚机构的强化55
2 军队、刑罚和监狱58
三商代社会经济的发展59
1 农业的发展59
2 手工业的发展61
3 商业和交通63
四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商的灭亡64
商世系表68
附商先公表68
第三节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盛69
一西周的建立69
1 周族的兴起69
2 周王朝的建立71
二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72
1 “封诸侯、建藩卫”72
2 宗法制度75
3 政治、军事、刑法等制度76
4 礼乐制度78
三奴隶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79
1 井田制与农业79
2 手工业与商业82
四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84
1 周和东方夷族的关系85
2 周和南方楚、吴的关系85
3 周和北方各族的关系86
五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西周的灭亡87
附周先公表90
西周世系表91
第四节春秋奴隶制社会的瓦解91
一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92
1 王室衰微92
2大国争霸93
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98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98
2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00
三奴隶起义、国人暴动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104
1 奴隶起义和国人暴动104
2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106
附春秋时期鲁世系表109
第五节奴隶社会的文化110
一甲骨文和金文110
1 甲骨文110
2 金文111
1天命观思想的变化112
二哲学思想112
2 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114
3 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115
三典籍120
四音乐和艺术122
五科学技术124
1 天文历法124
2 数学和医学126
3、土木技术和建筑机械127
一各国变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129
第三章 战国、秦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公元前475——公元前207年)129
第一节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129
1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130
2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132
3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133
4 赵韩齐燕等国的改革136
5 封建集权制度的建立137
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139
1 农业生产的发展139
2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41
3 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145
三封建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149
1 七雄初争、魏国首霸149
2 合纵连横、秦齐对峙152
3 秦、赵大战、赵国衰落155
4 秦统一六国157
四战国时期的文化160
1 思想领域中的百家争鸣160
2 史学174
3 文学艺术176
4 科学技术181
附战国时期东周王室世系表183
第二节秦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与秦末农民战争183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183
1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183
2 扩大军队185
3 统一法律186
1 经济文化上的统一措施187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187
2 压制各种反抗力量的措施189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192
1 北伐匈奴192
2 南征百越193
3 通西南夷194
四秦末农民大起义196
1 秦王朝的暴政196
2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199
3 项羽、刘邦推翻秦王朝的斗争203
4、楚汉之争、西汉王朝的建立206
附秦世系表209
第四章两汉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210
第一节西汉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210
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10
1 汉初的“无为而治”学说和“与民休息”政策210
2 文景之治212
3 社会经济的发展215
1 汉承秦制223
二西汉王朝的巩固223
2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24
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228
1 改革政治和军制228
2 实行经济改革,加强财政实力232
3 加强专制主义的思想统治234
4 汉武帝罢轮台屯田诏和昭宣中兴236
1 汉与匈奴的关系238
四西汉与周边各族的关系238
2 汉与西域各族的关系242
3 西南各族245
4 越族248
5 东北各族249
五西汉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绿林、赤眉起义250
1 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和王莽代汉250
2 王莽改制及其失败253
3 绿林赤眉大起义255
4 刘秀建立东汉258
附西汉世系表260
第二节东汉豪强势力的发展261
一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和社会秩序的安定261
1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61
2 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264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267
1 社会经济的发展267
2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271
3 世族门阀的形成274
三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75
1 匈奴与汉族联系的加强275
2 班超经营西域276
3 羌族人民反抗东汉统治者的英勇斗争278
4 南蛮各部280
5 西南夷281
6 乌桓、鲜卑与东北各族283
四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与黄巾起义284
1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284
2 黄巾起义288
五两汉时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92
1 汉与朝鲜、越南、日本的交往292
2 汉与南亚诸国的关系294
3 汉与中亚各国的关系295
第三节两汉时期的文化296
一哲学思想296
1 董仲舒的新儒学296
2 谶纬神学和桓谭对谶纬迷信的批判299
3 王充的朴素唯物主义301
4 今文经和古文经的斗争303
5 佛教的传入和原始道教305
二史学307
1 司马迁的《史记》307
2 班固的《汉书》310
三文学艺术311
1 文学311
2 艺术313
1 天文历法314
四科学技术314
2 数学316
3 医学317
4 造纸术的发明318
附东汉世系表319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189年——589年)320
第一节三国鼎立320
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20
1 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320
2 官渡之战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323
3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325
4 三国的建立和夷陵之战328
二魏国的经济和政治330
1 屯田与北方经济的发展330
2 “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制”332
三蜀汉的政治和经济334
1 谱葛亮治蜀334
2 平定南中335
3 联吴伐魏336
1 江南的进一步开发338
四吴国的经济和政治338
2 江南豪族势力的发展340
附三国世系表342
第二节西晋的短期统一343
一西晋的建立和统一343
1 司马氏灭蜀代魏343
2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344
1 户调式345
二西晋的经济和政治345
2 门阀制度348
3 统治集团的腐朽349
4 八王之乱350
三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和西晋的灭亡351
1 边疆各族的内迁351
2 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354
3 西晋的灭亡357
附西晋世系表358
一淝水战前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权359
第三节十六国东晋的南北对峙359
二东晋的门阀政权和南北战争365
1 北方人民的南迁365
2 东晋政权的建立366
3 门阀制度的鼎盛368
4 祖逖、桓温的北伐369
5 淝水之战372
1 后燕、西燕、北燕和南燕374
三淝水战后北方的分裂374
2 后秦和大夏375
3 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和北凉376
四东晋末年农民大起义377
1 士族地主的残酷剥削377
2 淝水战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378
3 孙恩、卢循起义379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和士族制度的没落382
1 刘宋的建立和内政382
第四节南北朝的政治和南北的经济382
2 萧齐王朝和唐寓之事变386
3 萧梁统治腐败和侯景之乱387
4 陈的兴亡389
5 土族制度的没落,寒人地位的提高390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392
1 农业和手工业392
2 商业和城市394
3 田庄经济395
三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396
1 北魏统一北方和各族人民反压迫的斗争396
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398
3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402
4 北魏的瓦解和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405
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07
1 农业和畜牧业407
2 手工业和商业407
附东晋世系表409
十六国兴亡表410
南北朝政权兴亡表411
北朝帝系表412
南朝帝系表414
第五节三国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415
一、哲学与宗教415
1、玄学415
2、裴頠的“崇有”和鲍敬言的“天君”思想418
3、佛教和道教419
4、范镇和《神灭论》422
二、史学424
三、文学艺术426
1、文学426
2、艺术430
四、科学技术431
1、数学431
2、地理学432
3、农学433
4、医学433
5、马钧的机械学434
热门推荐
- 1713038.html
- 2557596.html
- 1551014.html
- 3767804.html
- 2401677.html
- 3526928.html
- 601516.html
- 3148013.html
- 2118496.html
- 2174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2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61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1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0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0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5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37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18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2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