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
  • 蔡继明主笔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34218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三大阶层界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1

第一节 用阶级分析观点所划分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1

一、工人阶级2

二、知识分子6

三、农民阶级7

第二节 “身分”、“角色”框架下的干部、工人和农民10

一、城乡居民的划分10

二、工人和干部的划分12

三、职工与非职工的划分15

第三节 三大阶层在转型期的特点15

一、工人阶层内部的变化16

二、知识分子构成的变化16

三、农民阶层的变化18

第一节 城乡收入分配的历史和现状22

第二章 工农相对收入差别的现状22

一、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化过程23

二、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化过程31

三、城乡相对收入的变化过程36

第二节 中国工农收入的历史和现状47

一、农民收入的变化过程47

二、工人收入的变化过程50

三、工农相对收入差别54

第三章 脑体劳动者相对收入差别59

第一节 脑力劳动收入和体力劳动收入的界定59

一、脑力劳动收入与体力劳动收入59

二、脑力劳动的特殊重要作用60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脑体收入状况63

一、第一个时期:1957年以前64

三、第三个时期:1962一1978年65

二、第二个时期:1957—1962年65

第三节 “脑体倒挂”及其影响66

一、“脑体倒挂”命题的提出66

二、“脑体倒挂”的不良影响68

三、“脑体倒挂”的成因70

第四节 “脑体倒挂”的消除72

第四章 相对收入差别的理论分析76

第一节 分工与交换的产生77

一、经济学说史上对分工和交换起源的探讨77

二、比较利益是社会分工和交换产生的条件80

三、比较利益是由相对生产力(或相对成本)的差别决定的83

四、相对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专业化分工的方向91

五、农业内部以及工农业之间分工交换的产生和发展92

一、两个不同的单个生产者之间产品交换比例的确定99

第二节 交换比例的确定99

二、两个部门之间产品交换比例的确定103

第三节 比较生产力与广义价值105

一、比较成本是交换价值的基础105

二、比较生产力与广义价值量成正比106

三、比较生产力的变化109

四、广义价值和等价交换111

第四节 多部门之间的商品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112

一、由两部门向三部门的扩展112

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113

三、n部门交换模型114

四、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价值的确定118

第五节 等价交换与不等价交换辨析122

一、价值内涵的历史演变123

二、古典劳动价值论的矛盾125

三、马克思价值规定的缺陷127

四、广义等价交换与狭义等价交换129

第六节 比较生产力与相对收入差别132

一、生产是分配的基础132

二、交换是生产与分配的媒介133

三、价值决定和收入决定的关系133

四、中国三大阶层相对收入的理论模型134

第五章 相对收入的计量模型138

第一节 关于模型设计的考虑138

一、收入函数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138

二、生产函数模型及其存在的问题141

第二节 城乡相对收入差距模型143

一、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143

二、自然差距程度146

三、比较生产力与自然差距149

第三节 脑体劳动者相对收入决定模型152

第六章 相对收入差别形成的历史156

第一节 历史上城乡相对收入差别的形成与演变156

一、第一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末157

二、第二阶段:从清末到民初158

三、第三阶段:从中华民国成立到解放初164

第二节 历史上的工农差别167

一、从西汉到明清167

二、近代中国的工农收入168

第三节 脑体劳动收入差别的形成180

第七章 决定相对收入差别的其他因素184

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中的剪刀差184

一、剪刀差的本质和作用184

二、剪刀差对中国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195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演进202

第二节 城乡之间人口的非流动性:户籍制度,对农民进城的诸多限制202

二、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刚性的效应205

第三节 经济政策的演变和改革重心的偏移210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一1977年211

二、改革发展时期:1978—1997年215

第四节 重体轻脑的理论根源218

一、生产劳动一般、特殊和个别218

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同样创造价值224

三、经济学说史上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228

第八章 现阶段公平分配原则和政策建议232

第一节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232

一、平等的涵义及其在经济学中的作用233

二、平等与效率的关系236

一、公平(equity,fairness,justice)的涵义238

第二节 公平分配的标准238

二、公平分配的标准239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241

一、选择现阶段公平分配原则的依据241

二、我国现阶段的公平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平等246

第四节 对我国三大阶层相对收入分配现状的规范分析252

一、由比较生产力差别决定的相对收入差别应该维护252

二、超过比较生产力差别的收入差别应该缩小乃至消除254

三、按照比较生产力差别尚未达到的收入差别应该扩大256

第五节 若干政策建议256

一、加大农业投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比较生产力水平256

二、改革户籍制度,消除城乡歧视,促进城乡劳动力的流动260

三、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领域的市场化进程,大力改善脑力劳动者待遇267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高效、稳定的发展270

参考文献271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