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疲劳寿命分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姚卫星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2946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疲劳寿命(学科: 分析) 疲劳寿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结构疲劳寿命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 章绪论1

1.1 疲劳和疲劳寿命1

1.1.1 疲劳定义1

1.1.2 疲劳的分类1

1.1.3 疲劳寿命2

1.2 疲劳研究方法3

1.2.1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发展简史3

1.2.2 疲劳研究的三个尺度4

1.3 影响结构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5

1.3.1 应力集中的影响6

1.3.2 尺寸的影响17

1.3.3 表面状态的影响20

1.3.4 载荷的影响23

1.4 确定疲劳寿命的方法25

第2章 疲劳载荷谱处理28

2.1 疲劳载荷谱的种类28

2.2 随机疲劳载荷谱的生成30

2.2.1 伪随机数30

2.2.2 随机谱编排30

第3章 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其描述34

3.1 金属材料的拉伸特性34

3.2 金属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特性36

3.2.1 循环硬化和循环软化36

3.2.2 循环蠕变和循环松弛38

3.2.3 Bauschinger效应39

3.2.4 Masing特性40

3.2.5 稳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41

3.2.6 记忆特性与可用性系数44

3.2.7 瞬态循环应力应变曲线46

3.3 金属材料的S—N曲线50

3.3.1 S—N曲线50

3.3.2 等寿命曲线55

3.3.3 疲劳极限57

3.3.4 疲劳极限图61

3.3.5 P—S—N曲线63

3.4 应变一寿命曲线67

3.4.1 △ε—N曲线68

3.4.2 εeq—N曲线73

第4章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75

4.1 损伤的定义75

4.3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76

4.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76

4.4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80

4.5 概率疲劳累积损伤理论82

4.5.1 概率Miner理论83

4.5.2 疲劳累积损伤动态统计模型85

4.6 关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讨论86

第5章 名义应力法88

5.1 名义应力法的基本假设88

5.1.1 名义应力法估算结构疲劳寿命的步骤89

5.1.2 材料性能数据89

5.1.3 名义应力法的种类91

5.2 传统的名义应力法91

5.2.1 名义应力法91

5.2.2 例题一:变截面拉杆92

5.2.3 例题二:中心孔板(1)95

5.2.4 例题三:带小孔液压管100

5.3 应力严重系数(SSF)法103

5.3.1 SSF法103

5.3.2 实例一:螺栓连接接头106

5.3.3 实例二:某机翼整体油箱壁板对接区111

第6章 局部应力应变法117

6.1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基本假设117

6.1.1 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结构疲劳寿命的步骤118

6.1.2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种类118

6.1.3 关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原理的讨论119

6.2 结构局部应力应变的计算121

6.2.1 Neuber近似解法121

6.2.2 弹塑性有限元解法124

6.2.3 缺口弹塑性应力应变的Neuber解与有限元解的比较125

6.3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稳态法127

6.3.1 雨流法128

6.3.2 例题四:中心孔板(2)129

6.3.3 实例三:中心孔板136

6.4 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瞬态法140

6.4.1 例题五:中心孔板(3)140

第7章 应力场强法153

7.1 应力场强法基本原理153

7.1.1 应力场强法基本原理153

7.1.2 应力场强法基本假设的试验验证157

7.1.3 讨论与结论163

7.2 应力场强法对有关疲劳现象的解释164

7.2.1 疲劳缺口减缩系数Kf164

7.2.2 不同加载方式下疲劳极限167

7.2.3 多轴疲劳载荷下的疲劳极限171

7.2.4 疲劳尺寸系数ε173

7.3 应力场强法的应用178

7.3.1 例题六:双轴加载缺口试验件179

7.3.2 实例四:缺口试验件S-N曲线预测179

7.3.3 实例五:飞机结构中下陷细节的抗疲劳设计181

7.3.4 实例六:连接件的疲劳细节分析183

7.3.5 实例七:某机翼下壁板模拟件184

第8章 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186

8.1 动态应力—强度干涉模型187

8.1.1 干涉模型的解析解法190

8.1.2 干涉模型的近似解法195

8.1.3 干涉模型的数值解法198

8.2.1 疲劳累积损伤模型199

8.2 结构元件的疲劳可靠性分析199

8.2.2 剩余强度模型211

8.2.3 疲劳寿命模型220

8.3 结构系统的疲劳可靠性分析225

8.3.1 结构系统的模型227

8.3.2 结构系统疲劳失效模式的枚举229

8.3.3 单个失效模式的破坏概率的计算232

8.3.4 整个系统失效概率的求解235

8.3.5 例题七:十杆平面桁架(1)239

8.4 结构系统安全评估与监控的风险预测方法244

8.4.1 结构的安全性监控246

8.4.2 例题八:十杆平面桁架(2)251

附录正态分布表254

参考文献2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