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塔中隆起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凝析气田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招明,杨海军,王清华,韩剑发,敬兵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207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塔里木盆地-凝析气田-油气勘探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塔中隆起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凝析气田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塔中隆起奥陶系特大型凝析气田的发现1
第一节 盆地腹部沙漠覆盖区勘探的战略突破1
一、征战大漠,锁定塔中Ⅰ号巨型背斜构造1
二、首战告捷,盆地腹部实现油气战略突破2
第二节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的艰难探索3
一、潜山钻探失利,古隆起勘探举步维艰3
二、转变勘探思路,发现塔中Ⅰ号坡折带4
三、区域甩开评价,礁滩体勘探屡屡受挫5
第三节 中国第一个奥陶系礁滩型凝析气田的发现6
一、重新评价、坚定了礁滩复合体油气勘探信心6
二、深化认识、明确了塔中Ⅰ号坡折带勘探方向7
三、探明了塔中Ⅰ号坡折带3亿吨级礁滩型凝析气田10
第四节 塔中鹰山组层间岩溶特大型凝析气田的发现13
一、深化研究,重新厘定与评价鹰山组顶岩溶不整合13
二、立体勘探,塔中东部鹰山组油气勘探获重大发现14
三、整体评价,大面积探明层间岩溶型特大凝析气田16
四、科技创新,明确了塔中奥陶系10亿吨级油气规模16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 塔中隆起区域地质背景19
第一节 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格局19
一、奥陶系地层组构19
二、奥陶系层序格架23
三、奥陶系区域沉积演化格局25
第二节 奥陶系碳酸盐岩不整合刻画26
一、海相碳酸盐岩不整合研究思路与方法26
二、塔中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不整合特征30
第三节 断裂体系与构造演化特征34
一、塔中隆起断裂发育特征34
二、塔中隆起断裂发育期次及其成因37
三、塔中隆起构造演化39
第四节 奥陶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相带展布43
一、沉积岩相的综合研究方法43
二、碳酸盐岩岩石学类型特征48
三、沉积相类型及典型相标志54
四、沉积相空间叠置迁移特征65
五、沉积相建模及其三维展布70
参考文献75
第三章 储层发育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78
第一节 碳酸盐岩储层相关研究进展78
一、储层参数定量化、综合化发展78
二、断裂和裂缝的重要性日渐凸显79
三、古岩溶科研技术方法不断创新81
第二节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描述83
一、储层物性特征83
二、储集空间描述85
三、孔隙结构特征描述95
四、储集类型划分99
第三节 礁滩型储层主控因素分析104
一、中高能沉积相带环境105
二、高频米级海平面变化106
三、多成因岩溶作用改造110
四、多期次油气成藏过程114
第四节 风化壳层间岩溶型储层主控因素分析115
一、风化壳层间岩溶特征及三维空间展布115
二、高能粒屑滩是层间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123
三、断层和裂缝是层间岩溶纵横发展的关键124
四、埋藏作用是改善深层储集物性的重要因素125
五、白云岩化是改善深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125
六、多成因层间叠合复合岩溶发育模式建立130
第五节 储层评价及预测132
一、单井储层划分与评价132
二、多井间储层评价对比136
三、礁滩复合体储层综合预测139
四、层间岩溶型储层综合预测139
参考文献141
第四章 大面积复式成藏机理与油气分布规律145
第一节 准层状油气藏特征145
一、油气大面积分布,优质储层控制油气富集程度145
二、油气具有“东西分段、南北分带”的分布特征148
三、油气藏无统一的边底水,局部发育定容水154
四、缝洞系统是碳酸盐岩储渗主体,油气产出呈动态变化157
五、塔中北斜坡海相碳酸盐岩准层状凝析气藏特征161
第二节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163
一、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163
二、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172
第三节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175
一、油气充注时间与期次175
二、油气成藏模式178
三、混源成藏机制182
第四节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189
一、继承性古隆起是形成特大型凝析气田的地质基础189
二、优质烃源是碳酸盐岩大面积混源成藏的物质保障190
三、断裂、不整合面,缝洞系统是成藏最佳输导格架191
四、岩溶缝洞系统是准层状凝析气田油气富集的关键196
参考文献196
第五章 大沙漠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技术199
第一节 大沙漠区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关键技术199
一、基于子波一致性的地震激发技术200
二、精细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204
三、复杂地表条件三维变观设计技术214
四、大漠区表层结构调查及静校正技术215
第二节 大漠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处理技术219
一、叠前高保真三维地震处理技术219
二、偏前、偏后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230
三、井控、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240
四、叠前深度偏移三维地震处理技术245
参考文献248
第六章 碳酸盐岩缝洞体预测与烃类检测技术250
第一节 碳酸盐岩缝洞体预测技术250
一、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发展现状250
二、碳酸盐岩储层定性预测技术251
三、碳酸盐岩缝洞体量化描述技术266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油气藏烃类预测技术275
一、地震资料烃类检测技术理论基础275
二、烃类检测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效果284
参考文献297
第七章 超深碳酸盐岩钻完井及储层改造工艺技术299
第一节 超深碳酸盐岩钻井工艺技术299
一、缝洞型碳酸盐岩水平井钻井技术299
二、缝洞型碳酸盐岩的精细控压技术306
第二节 高温储层缝洞型碳酸盐岩完井及储层改造工艺技术315
一、高温碳酸盐岩储层完井技术315
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及现场应用321
参考文献344
第八章 塔中一体化勘探开发成果与油气勘探潜力345
第一节 勘探开发一体化的做法345
一、上产增储一体化345
二、研究部署一体化345
三、工程地质一体化346
四、生产组织一体化348
五、地面地下一体化348
第二节塔中海相碳酸盐勘探开发一体化成效348
一、我国第一个大型礁滩复合体凝析气藏的探明与开发349
二、塔中北斜坡层间岩溶型特大凝析气田的探明与开发351
第三节 油气勘探潜力353
一、塔中北斜坡良里塔格组勘探潜力354
二、塔中北斜坡鹰山组油气勘探潜力354
三、塔中深层蓬莱坝组重要战略接替355
第四节 勘探对策及方向357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塔中勘探开发一体化358
二、整体评价,规模探明鹰山组富油气区带359
三、滚动勘探,加速良里塔格组天然气建产360
四、风险钻探,拓展白云岩油气勘探新领域360
参考文献361
热门推荐
- 2737387.html
- 1232113.html
- 2652075.html
- 2175193.html
- 3761940.html
- 3318033.html
- 1264389.html
- 1940427.html
- 3666622.html
- 10243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8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9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40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6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4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5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