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刑事实体法原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国际刑事实体法原论
  • 王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679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国际刑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刑事实体法原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国际刑法的历史演进脉络1

1.1 萌芽期:以海盗罪和战争罪为肇始1

1.2 前期实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审判3

1.3 诞生: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5

1.4 低迷期:国际刑事审判活动的缺失8

1.5 复兴:联合国特设国际刑事法庭的建立10

1.5.1 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10

1.5.2 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13

1.5.3 两个联合国特设国际刑事法庭的意义16

1.6 里程碑:《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通过17

1.6.1 “起步”期(1947年—1949年)18

1.6.2 两个机构双轨并行的起草期(1950年—1954年)18

1.6.3 被“捆绑”的搁置期(1955年—1989年):“冷战”下的必然20

1.6.4 被“拾起”的时期(1989年—1994年):国际法委员会的三个稿本21

1.6.5 “冲刺”期(1994年—1998年):两个特别委员会的工作23

1.6.6 “撞线”期(1998年6月—7月):罗马外交会议25

第2章 国际刑法的渊源和特征28

2.1 国际刑法的渊源28

2.1.1 递进式法律渊源的底蕴考察:内涵与外延的界定28

2.1.2 有约束力的国际刑法渊源33

2.1.3 说服力意义上的国际刑法渊源38

2.2 国际刑法的特征39

2.2.1 国际法与国内刑事法的集结性40

2.2.2 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一体化41

2.2.3 调整国际刑事法律关系44

2.3 国际刑法的价值取向47

第3章 国际刑法的体系性位置50

3.1 共识的立场:国际刑法的客观存在性50

3.2 附属说:“门户”之争51

3.2.1 国际法学者:国际刑法是国际法的一个分支52

3.2.2 刑法学者:国际刑法是国内刑法的组成部分53

3.3 独立说:“分家”主张53

3.4 现实的选择:少争“门户”,多谈“整合”54

第4章 国际刑法的一般原则58

4.1 合法性(罪刑法定)原则58

4.1.1 合法性原则概述58

4.1.2 国际刑法中合法性原则的产生和确立60

4.1.3 国际刑法中合法性原则的特性分析67

4.2 个人刑事责任原则72

4.2.1 个人刑事责任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发展进程72

4.2.2 自然人在国际刑法中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76

4.2.3 法人刑事责任在国际刑法的实践与舍弃81

4.3 官方身份不免责原则84

4.3.1 官方身份不免责原则的确立和意义85

4.3.2 官方身份不免责原则的国际审判实践88

4.4 上级责任原则91

4.4.1 上级责任原则的内涵和确立91

4.4.2 上级责任原则的国际审判实践96

4.4.3 上级责任的成立条件99

4.5 执行命令不免责原则105

4.5.1 绝对责任的表现:《纽伦堡宪章》模式105

4.5.2 有条件的绝对责任:《罗马规约》的妥协规定108

第5章 国际刑事责任的实现与排除111

5.1 刑罚:国际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111

5.1.1 《纽伦堡宪章》的刑罚规定112

5.1.2 前南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刑罚适用112

5.1.3 《罗马规约》的刑罚模式选择114

5.2 国际刑事责任的排除事由117

5.2.1 无刑事责任能力人117

5.2.2 醉态119

5.2.3 自我防卫120

5.2.4 被胁迫122

5.2.5 事实错误或法律错误124

第6章 国际犯罪概述127

6.1 国际犯罪的概念与特征127

6.1.1 定义扫描:界定国际犯罪概念的范式127

6.1.2 综述:国际犯罪的特征129

6.2 国际犯罪的类型学划分130

6.2.1 分类对象的选取:国际犯罪的范围之争130

6.2.2 基态的厘清:划分国际犯罪的标准以及组合类别132

6.3 国际核心罪行:国际刑事法院管辖的罪行135

6.3.1 国际核心罪行的妥协性筛定135

6.3.2 题域的界分:国际核心罪行与国际犯罪之关系137

第7章 灭绝种族罪139

7.1 灭绝种族罪的国际立法进程139

7.1.1 语义阐释和源起139

7.1.2 蓝本:《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140

7.1.3 再现:前南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规约142

7.1.4 争议中的沿袭:《罗马规约》142

7.2 里程碑式的国际审判:阿卡耶苏案144

7.2.1 案件概览145

7.2.2 界定:受保护团体146

7.2.3 诠释:客观和主观构成要素147

7.3 灭绝种族罪的构成要件149

7.3.1 犯罪对象:四类特定的受保护团体149

7.3.2 危害行为:五种类型151

7.3.3 危害心理:特殊故意153

第8章 危害人类罪156

8.1 惩治危害人类罪的历史脉络156

8.1.1 追溯危害人类罪156

8.1.2 审判先河:纽伦堡和东京审判157

8.1.3 承袭和发展:前南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规约159

8.1.4 争议中的继续拓展:《罗马规约》160

8.2 危害人类罪的一般构成要件163

8.2.1 攻击对象:任何平民人口163

8.2.2 攻击:与政策的关联性164

8.2.3 攻击的选择性要件:广泛性或者有系统性165

8.2.4 心理要件:明知攻击行为的广泛背景167

8.3 危害人类罪的行为态样167

8.3.1 谋杀168

8.3.2 灭绝168

8.3.3 奴役170

8.3.4 驱逐出境或强行迁移人口171

8.3.5 监禁或以其他方式严重剥夺人身自由172

8.3.6 酷刑173

8.3.7 性暴力行为174

8.3.8 迫害177

8.3.9 强迫人员失踪178

8.3.10 种族隔离罪180

8.3.11 其他不人道行为182

第9章 战争罪184

9.1 惩治战争罪的国际历程184

9.1.1 国际法中惩治战争罪的法律体系184

9.1.2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惩治战争罪的实践186

9.1.3 适用和突破:前南和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187

9.1.4 《罗马规约》关于战争罪的繁缛规定188

9.2 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形态(一)192

9.2.1 故意杀害193

9.2.2 酷刑、不人道待遇和生物学实验193

9.2.3 故意造成重大痛苦195

9.2.4 破坏和侵占财产196

9.2.5 强迫在敌方部队中服役196

9.2.6 剥夺公允审判的权利197

9.2.7 非法驱逐出境、迁徙或非法禁闭197

9.2.8 劫持人质198

9.3 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形态(二)199

9.3.1 指令攻击平民200

9.3.2 指令攻击民用物体200

9.3.3 指令攻击与人道主义援助或维持和平行动有关的人员和物体201

9.3.4 攻击造成过分的附带伤亡或破坏201

9.3.5 攻击不设防地方202

9.3.6 杀伤失去战斗力的人员203

9.3.7 不当使用旗帜、制服或特殊标志203

9.3.8 驱逐或迁移平民人口204

9.3.9 指令攻击受保护物体205

9.3.10 残伤肢体、非法医学或科学实验206

9.3.11 背信弃义的杀伤206

9.3.12 宣告决不纳降208

9.3.13 摧毁或没收敌方财产208

9.3.14 剥夺敌方国民的权利和诉讼权208

9.3.15 强迫参加军事行动209

9.3.16 抢劫城镇或地方209

9.3.17 使用毒物或有毒武器210

9.3.18 使用违禁气体、液体、物质或器件210

9.3.19 使用违禁子弹210

9.3.20 使用其他违禁的武器、射弹、装备或战争方法211

9.3.21 损害个人尊严212

9.3.22 性暴力212

9.3.23 利用被保护人作为掩护213

9.3.24 指令攻击使用《日内瓦公约》所订特殊标志的物体和人员214

9.3.25 以断绝粮食作为战争方法215

9.3.26 征募或利用儿童215

9.4 非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形态(一)216

9.4.1 对生命与人身施以暴力217

9.4.2 损害个人尊严218

9.4.3 劫持人质218

9.4.4 未经正当程序径行判刑或处决218

9.5 非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罪形态(二)219

9.5.1 指令攻击平民220

9.5.2 指令攻击使用《日内瓦公约》所订特殊标志的物体或人员220

9.5.3 指令攻击与人道主义援助或维持和平行动有关的人员或物体220

9.5.4 指令攻击受保护物体220

9.5.5 抢劫城镇或地方221

9.5.6 性暴力221

9.5.7 征募或利用儿童221

9.5.8 下令迁移平民222

9.5.9 背信弃义的杀伤222

9.5.10 宣告决不纳降223

9.5.11 残伤肢体、非法医学或科学实验223

9.5.12 摧毁或没收敌方财产223

参考文献225

附录1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231

附录2 犯罪要件277

索引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