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年鉴 2004【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年鉴 2004
  • 潘金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 ISBN:750472417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9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816页
  • 主题词:劳动力资源-资源开发-中国-2004-年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年鉴 2004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及领导人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3

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共促亚太地区发展繁荣——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 江泽民9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 曾庆红11

第二篇 回顾与展望15

一、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15

(一)25年间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基本轨迹15

1.初建阶段(1980—1994年)15

(1)建构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体系15

(2)组织和培养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学科队伍15

(1)学术视野的拓展化16

3.创新提高阶段(2002年开始)16

(3)研究工作的加速化16

(2)研究内容的全面化16

2.扩展深化阶段(1995—2001年)16

(4)编辑出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专业杂志16

(3)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研究的学术机构16

(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的形成17

(2)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完善17

(3)人力资源开发对象创新扩大17

(4)人力资源开发地位不断上升17

(5)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体系趋于成熟17

(二)25年间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17

1.内核成果17

(1)概念17

(2)原理19

(3)方法与途径20

(3)实践应用拓展21

(2)研究队伍扩大21

2.外延成果21

(1)开发意识普及21

(三)当今热点问题22

1.宏观热点问题22

(1)人才战略问题22

(2)人才安全问题22

(3)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2

(4)高等院校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3

(5)科技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3

(6)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3

(7)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3

(8)西部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3

(3)管理技能开发问题24

(四)未来发展趋势24

(4)职业生涯规划问题24

(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关系问题24

(2)人力资源开发方法问题24

2.微观热点问题24

(9)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问题24

1.理论发展趋势25

(1)地位战略化25

(2)理念能本化25

(3)理论体系化26

(4)意识全民化26

(5)投资终身化26

(6)内容潜能化26

(7)调控规范化26

2.方法技术发展趋势27

(1)方法多样化27

(2)对象全面化27

《劳动经济学》(1980年)29

二、25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和教材29

《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1984年)30

《人事管理》(1985年)30

《劳动报酬学》(1986年)30

《劳动就业概论》(1986年)31

《人口与劳动资源》(1987年)31

《新中国劳动经济史》(1987年)31

《劳动力配制系统论》(1989年)31

《劳动经济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1990年)32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工资机制——对中国工资问题的宏观动态观察》(1990年)32

《中国有计划劳动力市场研究》(1990年)32

《中国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1991年)33

《第一资源论》(1993年)33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995年)34

《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1995年)34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996年)35

《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998年)35

《人才资源论》(2001年)35

《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理论和方法》(2002年)36

《中国转轨时期薪酬问题研究》(2003年)36

《人才战略论》(2004年)37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2004年)37

《3P模式——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方案》(2004年)38

第三篇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41

一、综述41

(一)2003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历史背景41

(二)2003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的关注领域及成果42

(三)存在问题和发展展望46

我国35个大中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 李涛47

(一)基础理论研究47

二、理论研究47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辨析 张弘 赵曙明53

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 段钢58

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张文贤61

虚拟人力资源理论初探 张国梁63

资本人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 魏建中 段兴民 李从容65

需求分析和激励原理 余子山 林孝诚67

人才思想观念发展变化问题研究 王莉莉70

人力资本范畴分析及现实思考 王毅敏 封铁英 符亚明 段兴民73

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时勘75

经营者股权激励:长期机制与两权合一机制 杨河清83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与实物期权 柯江林 石金涛86

如何定价技术创新中的人力资本 刘广珠 李中斌88

组织公平感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李晔 龙立荣91

我国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潘金云 刘昕94

(二)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分析94

聚焦中国人才市场:基本问题与矛盾 彭剑锋98

女企业家人力资源开发障碍分析 关培兰 郭云菲103

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蔡学军 丁向阳 韩继园106

区域人才环境竞争力刍议 朱达明110

人才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姚引妹113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研究118

基于人力资本特定性的雇佣模式与薪酬制度特点 石金涛 陈琦118

管理者激励若干实务问题研究 邓传伟 黄远春120

构筑高绩效项目团队 杨杰 凌文辁 方俐洛122

管理层收购与企业家价值的实现 柳承贵 毛四方 陈晓剑125

经济增加值(EVA)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方厚政127

电子化:网络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变革 熊苹129

绩效评估如何走出困境 米家乾132

企业成长中心理契约关系的重构 陈忠卫134

员工的组织承诺及其思考 谭晟 凌文辁136

后企业时代的职业生涯开发研究和实践:挑战和变革 谢晋宇139

心理契约构建与知识型员工管理 廖冰 杨秀苔143

员工离职原因的研究 马淑婕 陈景秋 王垒145

关于跳槽的“社会协同论” 孙健教147

高承诺企业组织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付焘 孙遇春150

关于人才派遣的理论与实践 程小兵 黄爱民 沈陆萍156

知识经济背景下职业生涯管理的变革与发展 康淑斌160

职业心理倾向结构及其测评模型的研究 杨金梅 咸桂彩 张永哲 程中16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要素计点法 邱雯167

(四)体制改革与政策研究171

试论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的转变 梅介人171

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 曾湘泉 李丽林174

要高度重视人才安全问题 徐颂陶180

构建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林泽炎182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配置机制问题研究 唐志敏185

“政策心理场”及对政策的关系定律探讨 刘军188

评论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的动力与机制 宋斌190

政府部门要用战略眼光选用优秀人才 刘任192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研究195

健全中国劳动标准体系战略构想 苏海南195

关于调整和完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建议 李勇198

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常凯200

关于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合法权益的建议 刘文海202

劳工关系挑战经理人 程贤文205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企业劳动争议的预防 曲庆 霍鸣庆206

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刍议 方江宁 石美遐209

中国入世与劳权保障 常凯212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刘福奇215

依法管理劳动关系维护劳资双方权益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人力资源部217

对企业裁员问题的伦理思考 施杰218

第四篇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23

一、综述223

二、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229

(一)调查报告229

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赵曙明 吴慈生229

国内企业绩效管理现状调查 陈虹239

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思路 林泽炎243

在华跨国公司培训活动的现状分析 付焘 孙遇春247

(二)热点问题与探索250

中小企业如何提高员工生活品质 韩春霞250

人才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必修课 寇家伦252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技巧 方向254

裁员,砍好“温柔一刀” 王强256

国企改制后的人力资源重组 高杰 尹燕259

离职员工的关系管理 李炯明260

企业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张永伟 王军宏262

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设计 胡芳268

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模式选择与实施 安应民271

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组织行为难题 袁庆宏27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清华同方E—HR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李建军 郭凤霞275

虚拟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 顾琴轩 史晓宇279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发展:虚拟人力资源管理 王忠282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保证电站建设和运行 泰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劳动人事处283

国有企业重组与人力资源整合 夏桂兰289

实现建设银行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中国建设银行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情况 张伟 黄金华291

人才兴行的关键是机制创新 王一鸣296

炼油化工生产装置系统操作的探索与实践 刘忠华 张晓辉298

以人为本开拓进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四川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四川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300

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王玉山303

宁波市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孙骏 陈行峰306

加强航天人才队伍建设为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证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309

建立新机制探索新形式为企业发展培养开发优秀人才 赵连增311

(三)管理方法借鉴与创新313

经营者考核的新思路 袁家海 赵长红313

目标终极管理·过程监督控制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周青315

绩效评估系统(PAS)的定量研究 詹锋 黄云平319

美国企业薪酬发展的新趋势——整体型薪酬体系 孙非等译321

美日企业人才管理的特色及对我国人才管理的启迪 马彩虹324

日本企业如何培养自己的人才 程永明326

实际裁员预审模型及其应用 牛雄鹰 王永锋32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介绍330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及创新建议——兼为西部开发者的特别建议 段兴民332

塔里木油田哈得作业区甲乙方融合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人事处336

美国企业人员招聘的法律约束及对中国的启示 舒晓兵 杜健梅338

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的薪酬制度变化及其启示 顾琴轩 朱勤华341

加强业绩考核促进薪酬改革 于成滨344

三、管理经验与案例346

(一)战略规划346

与业务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 肖庆文346

科研设计单位人力资源6P管理模式 中国凯盛国际工程公司349

人保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李晓京353

对石油销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探讨 李姣354

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利用 杜波 刘树洪 张执357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移动通信初构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360

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开拓创新为建设国际一流电信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中国联通公司人力资源部362

树立人才理念实现职能转变365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公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367

推进四支队伍建设深化五项机制创新为建设世界级电信企业集团提供人才支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倾力打造“人力资源一流品牌”369

兰州石化公司人才开发工作决定372

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策略374

依托人才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大唐淮南田家庵发电厂人力资源开发介绍378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建中化工总公司379

管理“扁平化”工作求实效 杨忠、姜占铭382

(二)企业文化38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开发方略的影响 任瞳江鹏384

通过无形盘活有形——某卫浴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徐北妮385

变呆板为生动 周爱学386

变革创新知行合一——TCL的企业文化 肖庆文388

企业文化与五行之道 吴海民390

西安杨森:文化催生优秀管理 赵晓飞 钟嫒嫒 陈涛392

科技以人为本文化汇聚人才——诺基亚的人才之道394

领导者素质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探讨 邓显勇400

论价值观建设的关键点 张育新402

古为今用“五字诀”——谈领导者的个人修养与领导艺术 温晋平404

企业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李英庆407

(三)核心人力资源管理407

构筑企业留住人才的防火墙 王凌峰 王朝举408

(四)培训与开发410

“体验式学习法”在培训中的应用 关培兰410

培训管理新模式——SATE系统 金招弟 孙瑾 徐斌412

IBM与联想的培训比较 江南 张炜415

肯德基与马兰拉面的培训比较416

沃尔玛与麦德龙的另类培训比较 李开云418

快乐地工作快乐地学习——健力宝集团的培训 李春苗 李开云419

30万元一门课培训员工——三一重工的培训 李开云 李春苗422

培训:现代寿险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手段——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教育培训工作介绍424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创建国际一流电信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山东分公司425

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铸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427

建设先进文化创造高效组织培育优秀人才 喻宝才429

泰康人寿运用平衡计分卡考核员工实践 黄培伦 黄小平 江保松432

(五)绩效管理经验432

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之路快速提升公司整体绩效——住总地产薪酬体系改革与绩效考核工作实践 姜水 马淑萍434

考核并非要量化 何易437

光明乳业是如何实施平衡计分卡管理的 陆斌438

绩效考核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银行洛阳分行441

推行业绩管理促进油田发展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人事处443

以绩效管理为载体促进领导人员干事创业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446

建立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中技公司关于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448

实施绩效管理支持公司战略发展 山东鲁南水泥有限公司450

(六)知识型员工的管理457

成熟曲线知识员工报酬管理方法 张龙 王凌云457

激励知识型员工的整体薪酬 程贯平460

知识型员工的弹性化管理探索 王庆宇462

知识型员工的团队建设 丁悦悦 吉雷465

如何构筑高绩效团队 张延燕467

(七)团队建设467

走出团队建设的误区 黄钟仪469

有效培育动态知识团队 王鲁捷陈龙472

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学习团队——山东鲁南水泥有限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成果材料475

(八)人力资源部门建设481

人力资源部的组织体系设计 张建国481

裁员中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分析 董华 邓玉勇484

(九)劳动关系处理485

签订保密协议权利与义务要对等 蔡跃进485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方法与案例488

(一)工作分析技术488

基于影响力的过程式工作分析 张国庆 樊宏488

如何用好职务分析法 董西明490

以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开发胜任特征模型的案例探讨 张发均491

职位分析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彭剑锋 朱兴东 张成露494

工作分析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杜清玲 孙绍荣500

以数学模型为主定员502

胜任能力(COMPETENCIES) 刘海忠504

(二)员工聘用技术507

校园招聘的成功策略 王忠507

工作申请表关键项目的选取及评估 李广培508

招聘中的群体决策方法 陆建新 黄宏彬512

中高级人才背景调查 林伟庆515

案例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陈慧君516

成功的选聘 刘斌518

浅议人力资源测评机制 博斯520

(三)绩效管理技术523

IT小企业绩效考评标准体系及实施 陈美正 王丽萍 戴海容523

符合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绩效分布法 米家乾526

绩效考评中的混合标准量表法 石金涛 金凤斐529

企业员工绩效考评统计分析研究 欧阳洁533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考核体系设计 陈有庆536

(四)薪酬福利设计技术538

薪酬调整中的经验曲线效应 王长春538

如何进行企业经营者团队持股设计——构建有效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模式途径之探索 刘雪梅541

化工企业岗位系数薪酬的设计 钟定国 杨倩543

成长型企业如何解决薪资问题 张冬平545

基于宽带思想的薪酬体系应用 于雅楠 史桦鑫547

精细打造薪酬杠杆——A集团薪酬体系改革的实证分析 王式华550

岗位、能力、绩效定薪,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薪酬管理555

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营造创新务实机制为企业在新世纪谋求新发展提供动力 李彦 李万海556

奖金期权激励计划及其优化模型 陈璧辉558

考核分配激励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朱笛560

探讨指标工资制对项目经理产生的激励作用 罗露华562

开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 梁美华565

(五)员工职业开发技术565

职业发展体系与员工职业计划 刘思平567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实现机制 曲庆569

第五篇 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577

一、综述:飞速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577

(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577

(二)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总体状况577

(三)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管理,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健康发展578

(四)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前景展望579

二、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状况580

(一)职业介绍服务业580

职业介绍机构发展的状况580

国外就业服务机构发展概况及趋势研究报告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585

我国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的现状与发展 张华初592

试论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田松青595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598

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陈珉598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展望 黄尧600

欧洲职业教育的特点 刘华平60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张永生605

从英、德、俄、澳四国职教改革看我国职教发展 潘琪 李继刚608

职业教育政策策略的国际比较 王成武610

(三)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612

人力资源咨询业现状分析资料612

走向e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资料614

国外咨询业发展概况资料617

国外著名人力资源咨询机构介绍620

中国管理咨询业的需求现状与发展 马丰 张应利 杨玉凤623

人事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之路 肖云端 张翔626

(四)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发展62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一人事外包 孙静627

人力资源外包管理:企业发展的推进器629

人事代理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丁忠利 邓国华631

国际人才派遣业的发展 魏艳春633

人才派遣制——创新用人模式 杜连旺 王奚泉636

关于人才派遣的理论与实践 程小兵 黄爱民 沈陆萍637

人才租赁问题的思考 王鲁捷 钟磊641

(五)人力资源管理培训服务643

中国培训市场现状调查643

管理培训业的现状和出路 王银辉648

培训就是服务 王旭648

管理培训变革新视角 何慕彦651

培训福利化,人力资本理念的创新653

职业培训的特点及其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田保民655

外国私立职业培训机构立法的借鉴 张峻峰658

美国和比利时职业培训的特点 宋晓梅 李红 李大勇660

俱乐部式职业培训新趋势 张开661

国外职业资格制度及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及走势 道水662

职业资格证制度的推行与技能鉴定体系的完善 高业明 程琳667

加快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李震671

如何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诚信度 全晓青672

(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673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闰峰山673

知识管理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张秀川675

e—HR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陈海霞679

中国e—HR的前景 周顺友68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的历史与发展682

解读HRM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687

基于Internet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王锋 张景 何文娟 李朋690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693

(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软件693

中国HR管理软件市场现状分析与展望699

资料:e—HR软件—功能简述701

(八)人力资源测评技术703

我国人才测评的发展现状 邸树 彦沈平703

现代人才测评技术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705

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研究 杨东涛 朱武生709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测评软件开发的探析 沈登学714

我国古代人才测评思想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胡振华 简丽云716

运用人才测评开发人才资源 林玉梅718

浅谈现代人才测评 程明 杨勇721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相关网站介绍724

人力资源网站724

(九)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专业媒体724

人才网站725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相关杂志介绍725

国内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杂志介绍725

国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杂志介绍726

第六篇 教研机构731

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研机构综述731

二、教学与科研机构简介73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73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740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74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743

北京物资学院劳动人事系744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74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745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46

河南财经学院747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748

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750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50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752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753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754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755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756

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757

天津商学院管理学院758

武汉大学商学院759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762

西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762

武汉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764

浙江大学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765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76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768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770

上海社会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773

第七篇 人力资源专家简介777

一、部分著名人力资源学科专家777

潘金云777

王通讯777

沈荣华777

董克用777

杨河清777

袁伦渠778

萧鸣政778

常凯778

曾湘泉778

赵曙明778

张文贤779

段兴民779

关培兰779

张德779

二、本刊推荐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家780

闫凤芝780

查莉花780

宋加升780

黎昌霖780

郭艺文781

张培德781

彭文英781

张薇781

褚康782

饶勇波782

刘秀云782

韦国远782

戴晓民783

邓涛783

董长玉783

杜焕桥783

葛成杰784

郭晓科784

胡文超784

蒋妍784

李昌利785

李师泉785

刘家珉785

刘满堂785

邱凤才786

孟凡祥786

吕豹786

罗洪铁786

曲洁玉787

宋文武787

苏光朋787

王立波787

王毓788

王跃青788

韦军红788

吴保才788

夏春滢789

夏德兴789

肖山789

谢永红789

叶小松789

张家亮790

张秋菊790

袁方790

张海成790

张玮791

张兴国791

张育新791

赵丽梅791

郑吉昌792

周斌792

周青792

周相余792

童晓渝793

王宁宾793

安仰庆7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