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 宋文献,傅利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大学社
  • ISBN:756180715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学科: 教材) 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 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市场经济理论在中国1

第一节 经典名家的市场理论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市场理论1

二、列宁的市场理论4

三、斯大林的市场理论5

四、毛泽东的市场理论6

第二节 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形成8

一、我国关于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8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9

第二章 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19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定性19

一、市场经济的构成和功能19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2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定性27

第二节 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28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与现代模式28

二、市场经济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32

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34

四、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36

第三章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8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8

一、资源配置市场化38

二、竞争行为规范化39

三、产权关系明晰化41

四、企业行为主体化41

五、利益主体多元化42

六、交易范围国际化43

七、信用关系普遍化45

八、市场机制功能化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46

一、市场经济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46

二、市场经济的运转有宏观调控47

三、市场经济的利益实现目标是共同富裕48

四、我国市场经济是成长中的市场经济48

第四章 市场需求与供给53

第一节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概念53

一、市场需求53

二、市场供给56

第二节 消费和消费者行为58

一、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58

二、个人需求的效用分析59

三、市场经济中的消费结构59

四、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60

五、消费者主权61

第三节 生产和生产者行为62

一、市场经济中的生产者目的62

二、企业的生产方法63

三、竞争企业的产品供给63

四、企业的产品组合64

五、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65

六、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65

第四节 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因素66

一、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66

二、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68

第五节 市场供求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69

一、市场供求决定均衡价格69

二、市场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71

三、市场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72

四、市场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72

第五章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75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价值规律75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75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76

三、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市场经济中的作用77

四、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78

第二节 市场供求定理与竞争规律79

一、市场供求定理79

二、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规律80

第三节 按比例发展规律与经济周期波动82

一、按比例发展规律82

二、经济周期波动85

第六章 市场机制89

第一节 市场机制概述89

一、机制与经济机制89

二、市场机制及其构造89

三、市场机制的本质91

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条件91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作用92

一、市场机制与生产效率92

二、市场机制与企业管理效率92

三、市场机制与技术效率93

四、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94

五、市场机制与要素利用程度94

六、市场机制与经济波动95

七、市场机制与按劳分配96

第三节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限制价格97

一、我国的限制价格97

二、限制价格的利弊98

第四节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支持价格101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持价格101

二、支持价格的利弊102

三、我国的支持价格103

第七章 市场类型104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104

一、成本和收益概述104

二、完全竞争市场106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109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形成条件109

二、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的产量、价格、成本和利润110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的长、短期均衡112

四、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112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113

一、垄断竞争市场及其形成条件113

二、产品差别114

三、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的价格竞争114

四、垄断竞争市场中产品品质的竞争115

五、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广告竞争116

六、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117

第四节 寡头市场118

一、寡头市场及其类型118

二、无勾接寡头市场119

三、有勾接寡头市场120

四、对寡头市场的评价121

第八章 市场体系123

第一节 市场的构成要素和时空结构123

一、市场构成要素123

二、市场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124

三、市场的功能和地位127

第二节 市场体系130

一、市场体系的含义130

二、市场主体结构130

三、市场客体结构131

第九章 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140

第一节 我国市场体系的发展概况140

一、消费资料市场140

二、生产资料市场141

三、资金市场141

四、劳动力市场142

五、房地产市场143

六、技术市场144

七、信息市场145

八、服务市场146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146

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147

二、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147

三、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148

四、重点发展生产要素市场149

五、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153

六、改善和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154

第十章 市场主体155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一般理论155

一、企业的产生和发展155

一、企业的概念156

一、企业的作用158

四、企业的类型159

第二节 现代公司制163

一、公司制的基本特征163

二、公司的组建164

三、公司的运行166

第十一章 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机制169

第一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169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界定169

二、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169

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必然性170

第二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173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173

二、新经营机制下的企业行为176

第三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条件178

一、实行政企分开,落实企业自主权178

二、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产权明晰化179

三、推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184

第十二章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制度188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188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内容188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征190

三、社会保障政策191

第二节 社会保险制度193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内容194

二、社会保险的特点195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196

一、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96

二、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198

三、重构社会保障制度199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202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经济法制202

一、经济法制的含义20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化20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制建设212

一、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立法212

二、严格经济司法214

第十四章 宏观调控模式217

第一节 市场缺陷与宏观调控217

一、市场缺陷的存在217

二、市场发育需要宏观调控221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222

一、宏观调控目标的设计222

二、宏观调控目标设计的意义223

三、宏观调控的数量界限225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的特征和任务232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232

一、宏观调控的基本特征232

二、现阶段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235

三、加强宏观调控的意义237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238

一、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238

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242

三、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44

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245

第三节 建立高效、畅通、可调控的市场运行模式247

一、宏观调控的市场运行模式247

二、宏观调控模式的内涵248

第十六章 宏观调控手段251

第一节 财政政策251

一、税收杠杆251

二、国家转移支付杠杆254

三、政府购买杠杆257

第二节 货币政策259

一、信贷杠杆260

二、利率杠杆260

三、法定准备率杠杆261

四、公开市场业务杠杆263

第三节 宏观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264

一、宏观调控手段的类型264

二、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的基本原则266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