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储蓄学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项大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8019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储蓄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储蓄的概念1
一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储蓄的概念1
二 储蓄含义的几种不同认识2
第二节 储蓄的产生和发展3
一 储蓄的产生3
二 历史上储蓄存在的形式4
第三节 我国储蓄事业及其发展前景11
一 古代中国的储蓄11
二 清朝末年,是我国储蓄事业的初创时期11
三 旧中国储蓄事业的兴落13
四 新中国的储蓄事业15
五 我国储蓄事业的发展前景22
第四节 储蓄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5
一 储蓄的性质25
二 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8
第二章 储蓄资金来源的构成33
第一节 储蓄资金来源的构成33
一 储蓄资金来源的社会构成33
二 储蓄资金来源的价值构成34
三 储蓄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35
第二节 储蓄资金的质量分析37
一 储蓄资金的物质实体37
二 储蓄资金的真实性39
第三节 构成分析对储蓄资金运用的意义44
一 社会构成价值构成与储蓄资金投向的关系44
二 储蓄资金的期限构成与其形成的银行贷款的期限构成47
三 对应储蓄资金的物质实体状况与以储蓄资金放款的具体种类48
四 虚假性储蓄资金的处理50
第三章 储蓄与社会再生产52
第一节 储蓄与生产52
一 生产决定储蓄52
二 储蓄影响、制约生产55
第二节 储蓄与消费58
一 消费决定储蓄59
二 储蓄影响、制约消费64
第三节 关于适度储蓄问题68
一 储蓄自身的双重经济性质决定储蓄要有适度的量68
二 城乡居民实际货币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决定储蓄要有适度的量71
三 物价和利率水平决定储蓄要有适度的量71
四 市场货币流通状况决定储蓄要有适度的72
第四节 储蓄资金运动规律72
一 储蓄资金运动规律的概括73
二 决定储蓄资金运动的基本因素74
三 影响储蓄资金运动的条件75
四 认识、掌握和运用决定储蓄资金运动的基本因素和条件的意义76
第四章 储蓄与金融市场77
第一节 储蓄与金融市场的关系77
一 储蓄活动属于金融市场的范畴吗?77
二 封闭型金融市场中的储蓄业78
三 金融市场开放后,储蓄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80
第二节 居民的选择与政府的选择86
一 金融市场中居民金融资产的比较选择提示88
二 政府的倾向性选择:国库券,还是储蓄?——对居民资金筹集方式的探讨95
第五章 储蓄利息95
第一节 储蓄利息的性质95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储蓄利息性质的传统理论及其实践后果95
二 储蓄是一个信用范畴97
三 储蓄利息的定性与现行社会经济制度有关99
第二节 储蓄利率及其决定因素101
一 储蓄利率101
二 储蓄利率的决定因素102
第三节 储蓄利息的计算104
一 计算储蓄利息的两种基本方法104
二 我国计算储蓄利息及期限的一般规定107
一 国家对储蓄实行鼓励和保护政策112
第一节 储蓄政策112
第六章 储蓄政策原则及手段112
二 制定储蓄政策的依据113
三 正确贯彻执行储蓄政策116
第二节 储蓄原则119
一 存款自愿119
二 取款自由120
三 存款有息120
四 为储户保密121
五 贯彻储蓄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3
第三节 储蓄组织手段124
一 增加储蓄种类,完善内部管理124
二 加强储蓄宣传,提高居民储蓄自觉性127
三 加强服务,提高质量130
四 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储蓄信息132
一 制定和设置储蓄种类的必要性135
第一节 储蓄的种类135
第七章 储蓄业务与经营管理135
二 制定和设置储蓄种类的依据136
三 制定和设置储蓄种类的原则138
四 现阶段储蓄的基本种类139
五 其他储蓄种类147
第二节 储蓄业务操作过程149
一 储蓄业务操作的基本制度规定150
二 储蓄业务操作的基本工具151
三 储蓄业务操作基本方法154
四 储蓄业务电子化操作过程157
第三节 储蓄经营管理形式160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六五”期间储蓄业务的经营管理161
二 储蓄业务经营承包责任制是储蓄经营管理的较好形式163
三 推行目标管理,提高储蓄承包的经营管理水平171
第八章 储蓄心理173
第一节 居民储蓄目的动机及行为类型173
一 居民储蓄的目的动机174
二 储户储蓄行为类型177
第二节 储户柜台心理179
一 保险保密心理179
二 尊重信任心理181
三 高效优质服务心理182
第九章 储蓄机构建设185
第一节 储蓄机构建设的意义186
一 储蓄机构建设的涵义186
二 储蓄机构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87
三 储蓄机构的合理设置189
第二节 储蓄机构建设的经济决策190
一 决定储蓄效益的因素191
二 储蓄效益的分析与决策191
第三节 储蓄机构的物质建设193
一 储蓄机构的外容内貌建设193
二 储蓄机构的安全措施建设194
三 储蓄机构各种账表、凭证及其管理的建设195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储蓄业务中的装备与应用196
一 电子计算机及其结构196
二 电子计算机在储蓄业务中的应用197
三 储蓄机构电子计算机附属设备建设199
第十章 储蓄人员素质201
第一节 储蓄人员素质的概念和要求201
一 储蓄人员素质概念201
二 储蓄人员素质的特点202
三 储蓄人员素质的内容与要求203
第二节 提高储蓄人员业务水平的途径207
一 加强金融理论和金融政策的学习,是提高储蓄人员业务水平的基础207
二 在储蓄业务实践中,勤学苦练业务技术,是提高储蓄人员业务水平的关键210
第三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12
一 加强储蓄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213
二 我国储蓄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215
三 加强储蓄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三关”和“四方关系”219
热门推荐
- 1868313.html
- 3154026.html
- 2222988.html
- 1451640.html
- 3212515.html
- 2714289.html
- 1130185.html
- 2343422.html
- 633354.html
- 2038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51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97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0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6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027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7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3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65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