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药学概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药学概论
  • 刘家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济南出版社
  • ISBN:97878071073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62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外科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药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学基本理论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3

第二节 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点4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7

第一节 阴阳学说7

第二节 五行学说9

第三章 脏象12

第一节 五脏12

第二节 六腑16

第三节 奇恒之府17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8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23

第一节 精23

第二节 气24

第三节 血26

第四节 津液27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28

第五章 经络30

第一节 概述30

第二节 十二经脉31

第三节 奇经八脉41

第四节 经别48

第五节 别络48

第六节 经筋49

第七节 皮部49

第八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50

第六章 病因52

第一节 外感病因52

第二节 内伤病因54

第三节 病理性因素55

第七章 病机57

第一节 发病机理57

第二节 基本病机58

第三节 内生五气病机61

第八章 防治原则64

第一节 预防64

第二节 治则64

第三节 治法67

第二篇 四诊与辨证73

第九章 四诊73

第一节 问诊73

第二节 望诊78

第三节 闻诊83

第四节 切诊85

第十章 辨证94

第一节 八纲辨证94

第二节 气血辨证97

第三节 脏腑辨证99

第四节 六经辨证121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124

第六节 三焦辨证126

第三篇 中药与方剂131

第十一章 概述131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131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133

第十二章 解表药与方剂136

第一节 解表药136

第二节 解表方141

第十三章 清热药与方剂144

第一节 清热药144

第二节 清热方157

第十四章 温里药与方剂161

第一节 温里药161

第二节 温里方163

第十五章 泻下药与方剂165

第一节 泻下药165

第二节 泻下方167

第十六章 补益药与方剂170

第一节 补益药170

第二节 补益方177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与方剂181

第一节 活血化瘀药181

第二节 活血化瘀方185

第十八章 止血药与止血方剂186

第一节 止血药186

第二节 止血方188

第十九章 祛风湿药与方剂190

第一节 祛风湿药190

第二节 祛风胜湿剂192

第二十章 理气药与方剂193

第一节 理气药193

第二节 理气方195

第二十一章 消食药与方剂197

第一节 消食药197

第二节 消食剂198

第二十二章 祛痰止咳平喘药与方剂200

第一节 祛痰止咳平喘药200

第二节 祛痰剂208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与方剂211

第一节 开窍药211

第二节 开窍方212

第二十四章 安神药与方剂214

第一节 安神药214

第二节 安神方216

第二十五章 平肝熄风药与治风方剂218

第一节 平肝熄风药218

第二节 治风方222

第二十六章 固涩药与固涩方剂225

第一节 固涩药225

第二节 固涩方230

第二十七章 驱虫药与驱虫方剂233

第一节 驱虫药233

第二节 驱虫方235

第四篇 常见病辨证论治239

第二十八章 内科常见病辨证论治239

第一节 感冒239

第二节 咳嗽240

第三节 肺热病243

第四节 肺痈245

第五节 肺痨246

第六节 肺胀248

第七节 咳血250

第八节 悬饮252

第九节 喘病253

第十节 哮病255

第十一节 肺癌256

第十二节 胃痛259

第十三节 腹痛261

第十四节 噎膈263

第十五节 呕吐264

第十六节 呃逆266

第十七节 吐血268

第十八节 便血269

第十九节 便秘271

第二十节 泄泻273

第二十一节 痢疾275

第二十二节 胁痛278

第二十三节 黄疸280

第二十四节 水臌282

第二十五节 紫癜283

第二十六节 湿温285

第二十七节 胸痹286

第二十八节 心悸289

第二十九节 失眠292

第三十节 自汗、盗汗293

第三十一节 郁病296

第三十二节 癫病298

第三十三节 狂病299

第三十四节 痫病300

第三十五节 头痛302

第三十六节 眩晕304

第三十七节 中风306

第三十八节 水肿308

第三十九节 消渴311

第四十节 热淋313

第四十节 石淋315

第四十二节 膏淋316

第四十三节 癃闭318

第四十四节 阳痿319

第四十五节 遗精322

第四十六节 痹病323

第四十七节 痿病326

第四十八节 腰痛327

第四十九节 内伤发热329

第五十节 虚劳331

第二十九章 外科常见病辨证论治336

第一节 疖336

第二节 痈338

第三节 有头疽340

第四节 颜面疔疮342

第五节 手部疔疮343

第六节 红丝疔345

第七节 丹毒346

第八节 瘿痈348

第九节 肉瘿350

第十节 瘰疬351

第十一节 乳痈353

第十二节 乳癖355

第十三节 乳核357

第十四节 肠痈358

第十五节 水疝360

第十六节 子痈362

第十七节 精癃363

第十八节 精浊366

第十九节 臁疮368

第二十节 褥疮370

第二十一节 附骨疽371

第二十二节 脱疽373

第二十三节 青蛇毒376

第二十四节 水火烫伤377

第二十五节 黄水疮380

第二十六节 脚湿气382

第二十七节 疥疮383

第二十八节 蛇串疮385

第二十九节 扁瘊387

第三十节 疣目388

第三十一节 湿疮389

第三十二节 瘾疹392

第三十三节 风热疮393

第三十四节 白疕395

第三十五节 摄领疮397

第三十六节 白驳风399

第三十七节 酒渣鼻401

第三十八节 面游风403

第三十章 妇科常见病辨证论治405

第一节 月经先期405

第二节 月经后期406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408

第四节 月经过多409

第五节 月经过少411

第六节 经期延长412

第七节 崩漏414

第八节 闭经416

第九节 痛经417

第十节 经行乳房胀痛419

第十一节 经行发热420

第十二节 经行泄泻421

第十三节 经行吐衄422

第十四节 绝经前后诸症423

第十五节 带下病425

第十六节 妊娠恶阻427

第十七节 胎漏、胎动不安428

第十八节 堕胎、小产430

第十九节 滑胎431

第二十节 子肿433

第二十一节 子晕434

第二十二节 子淋435

第二十三节 产后恶露436

第二十四节 产后大便难438

第二十五节 产后发热439

第二十六节 产后自汗、盗汗440

第二十七节 产后缺乳441

第二十八节 产后乳汁自出443

第二十九节 产后身痛443

第三十节 不孕445

第三十一章 儿科常见病辨证论治447

第一节 感冒447

第二节 咳嗽449

第三节 哮喘451

第四节 肺炎喘嗽454

第五节 鹅口疮456

第六节 泄泻457

第七节 厌食461

第八节 疳证463

第九节 水肿464

第十节 麻疹467

第十一节 风痧469

第十二节 水痘471

第十三节 痄腮472

第十四节 遗尿474

第十五节 积滞475

第十六节 佝偻病477

第十七节 营养性贫血478

第五篇 针灸疗法483

第三十二章 刺法483

第一节 针具483

第二节 针刺练习483

第三节 针刺前的准备484

第四节 毫针刺法486

第五节 行针与得气489

第六节 针刺补泻491

第七节 留针与出针493

第八节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493

第九节 针刺注意事项495

第三十三章 灸法497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497

第二节 灸法的种类及操作497

第三节 施灸的注意事项502

第三十四章 常见病针灸疗法503

第一节 头面躯体痛症503

第二节 内科病证507

第三节 妇科病证518

第四节 儿科病证521

第五节 外科病证523

第六篇 推拿疗法529

第三十五章 推拿手法529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529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531

第三节 振颤类手法534

第四节 挤压类手法535

第五节 叩击类手法538

第六节 运动关节类手法539

第三十六章 常见病推拿疗法544

第一节 骨伤科病症544

第二节 内科病证548

第三节 妇科病症557

第四节 儿科病症5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