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事业管理学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 第3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卫生事业管理学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 第3版
  • 梁万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089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33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卫生管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卫生事业管理学 供预防医学类专业用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卫生事业1

一、卫生事业的概念1

二、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

第二节 卫生事业管理3

一、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3

二、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7

三、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8

四、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9

第三节 卫生事业管理学12

一、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定义12

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2

三、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相关学科13

四、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发展史14

第四节 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意义16

一、为什么要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16

二、怎样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17

第二章 管理学原理与管理职能19

第一节 管理概念与管理理论19

一、管理的概念19

二、管理的性质19

三、管理理论发展阶段20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22

第二节 管理原理与原则24

一、管理者与管理对象24

二、管理的原理及相应原则25

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职能30

一、计划职能31

二、组织职能33

三、控制职能34

四、领导职能36

第四节 管理的发展趋势37

一、人性化趋势37

二、战略化趋势38

三、弹性化趋势38

四、信息化趋势38

第三章 卫生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40

第一节 卫生管理研究的设计40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40

二、研究课题的确定41

三、研究设计43

第二节 资料收集方法45

一、文献法45

二、观察法46

三、访问法47

四、试验法48

第三节 资料分析方法49

一、常用定性资料分析方法49

二、常用定量资料分析方法54

三、卫生管理研究方法新进展58

第四章 卫生规划60

第一节 卫生规划的基本概念60

一、规划工作和规划60

二、卫生规划61

三、卫生规划的意义61

四、卫生规划的特点62

五、卫生规划的原则62

第二节 卫生规划过程64

一、规划模型64

二、规划步骤65

第三节 卫生规划评价71

一、适合程度评价71

二、足够程度评价71

三、进度评价72

四、效果评价72

五、效率评价72

六、影响评价72

第四节 区域卫生规划72

一、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72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73

三、区域卫生规划研制步骤73

四、一个供参考的区域卫生规划文稿框架75

第五章 卫生组织78

第一节 卫生组织概述78

一、组织的基本概念78

二、卫生组织79

第二节 卫生组织体系84

一、卫生组织体系概述84

二、卫生行政组织体系86

三、卫生服务组织体系86

四、其他国家卫生组织体系介绍89

第三节 卫生组织的变革与发展92

一、卫生组织变革92

二、卫生组织变革的类型94

三、卫生组织变革的过程与评价95

第六章 卫生筹资98

第一节 卫生筹资概述98

一、卫生筹资的概念98

二、影响卫生筹资的主要因素101

三、选择不同卫生筹资方式的原则102

第二节 卫生筹资方式103

一、税收筹资103

二、保险104

三、自费支付105

四、社区筹资106

第三节 我国卫生筹资渠道构成及资源配置监管107

一、我国卫生筹资渠道构成107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概念108

三、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108

四、卫生筹资及资源配置监管的发展108

第七章 卫生支付112

第一节 卫生支付概述112

一、卫生支付112

二、卫生支付制度112

第二节 支付方式114

一、支付方式的概念和分类115

二、供方支付方式的几个核心要素115

三、支付方式与激励机制119

四、供需双方的财务风险120

五、支付方式的选择与调整120

第三节 主要支付方式及其特点121

一、对卫生机构的支付方式121

二、对卫生人员的支付方式124

第四节 支付制度改革124

一、支付制度改革的原则与目标124

二、支付方式与医疗服务监管重心关系的转变126

三、国内支付制度改革现状127

四、未来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127

第八章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129

第一节 概述129

一、商品与服务质量129

二、卫生服务质量129

三、质量的特性130

四、质量管理发展史131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133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念与内涵133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134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34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策略135

第三节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136

一、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136

二、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137

三、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138

四、整体质量管理模式139

第四节 卫生服务质量标准与缺陷管理141

一、卫生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141

二、卫生服务质量审核144

三、卫生服务质量缺陷分析145

第九章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管理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概念148

二、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150

三、社会营销在卫生领域的应用151

第二节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管理过程154

一、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环境分析154

二、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目标设计156

三、卫生服务社会营销计划的制订与执行157

四、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效果评价158

第三节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组合159

一、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组合的要素160

二、社会营销组合在卫生领域的应用163

第四节 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伦理问题165

一、营销过程中的伦理问题165

二、卫生服务社会营销中的其他问题166

第十章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167

第一节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概述167

一、人力资源管理167

二、卫生人力资源168

三、卫生人力资源管理168

第二节 卫生人力规划173

一、卫生人力规划的概念173

二、卫生人力规划的步骤和方法173

第三节 卫生人力培训178

一、卫生人力培训的概念178

二、培训方案179

第四节 卫生人力的使用与考核182

一、卫生人力配备182

二、卫生人力的激励政策183

三、卫生人员绩效考评184

四、卫生人力流动管理184

第十一章 卫生信息管理186

第一节 概述186

一、基本概念186

二、卫生信息管理的类型187

三、卫生信息管理的内容188

四、卫生信息管理的作用189

第二节 卫生信息管理190

一、卫生信息政策法规190

二、卫生信息规划191

三、卫生信息组织机构192

四、卫生信息标准194

五、卫生信息安全196

第三节 卫生信息系统198

一、概述198

二、我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199

三、我国主要的卫生信息系统199

第十二章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204

第一节 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204

一、绩效204

二、绩效评价205

三、绩效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206

第二节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理论207

一、基本概念207

二、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目标与评价框架210

第三节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和方法212

一、健康状况212

二、卫生系统反应性213

三、公平性215

四、卫生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216

第四节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案例216

一、2000年全球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案例216

二、澳大利亚国家卫生系统绩效评价217

三、公共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框架218

四、卫生系统反应性调查实例219

第十三章 医疗服务管理224

第一节 医疗服务管理概述224

一、医疗服务管理的概念224

二、医疗服务管理的性质225

三、医疗服务管理的原则225

四、医疗服务管理的手段226

第二节 医疗服务准入管理227

一、医疗机构准入管理227

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229

三、医疗技术准入管理230

四、大型医用设备准入管理230

五、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231

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232

一、医疗服务质量232

二、医疗服务质量监管233

三、医疗服务质量控制233

第四节 医疗服务安全管理234

一、医院感染管理235

二、医疗事故管理236

第五节 医疗急救管理240

一、医疗急救概述240

二、医疗急救组织网络241

三、医疗急救管理的任务243

第六节 血液管理243

一、血液与采供血机构243

二、血液管理244

第十四章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247

第一节 概述247

一、公共卫生247

二、公共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248

三、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性质248

四、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意义249

五、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特点249

第二节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内容250

一、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250

二、卫生监督管理259

三、妇幼保健管理261

第三节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方法的实例263

一、卫生项目与项目管理263

二、美国“健康公民计划”264

第十五章 医疗保障制度267

第一节 医疗保障制度基本理论267

一、医疗保障制度的概念267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构成267

三、医疗保险支付方式268

第二节 医疗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270

一、国家医疗保险模式270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271

三、商业医疗保险模式271

四、储蓄医疗保险模式272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272

一、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73

二、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75

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76

四、我国医疗救助制度278

五、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制度279

第四节 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280

一、美国医疗保障制度280

二、英国医疗保障制度281

三、德国医疗保障制度282

四、日本医疗保障制度283

第十六章 药品政策和管理285

第一节 药品的概念和特征285

一、药品的概念285

二、药品的分类285

三、药品的特征286

四、药品管理概况288

第二节 国家药物政策和基本药物288

一、国家药物政策288

二、基本药物及其政策体系291

三、药品价格和费用控制293

第三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296

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概况296

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内容297

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进展300

第四节 药品监督管理301

一、药品监督管理的性质和作用301

二、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主体301

三、药品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301

四、药品监督检验302

第十七章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304

第一节 基层卫生服务概述304

一、基本概念304

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306

三、初级卫生保健策略306

四、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目标308

五、我国基层卫生服务基本内容及功能309

第二节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管理311

一、农村卫生服务管理311

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314

第三节 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管理315

一、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315

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15

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317

第十八章 卫生应急管理322

第一节 概述322

一、卫生应急相关概念322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3

三、卫生应急管理325

第二节 应急管理相关理论328

一、应急管理过程理论328

二、风险及风险管理相关理论331

三、应急沟通管理理论332

四、应急能力评价相关理论335

第三节 国内外应急管理体制建设337

一、中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337

二、美国应急体系及卫生应急体制建设341

第十九章 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345

第一节 医学教育管理345

一、医学教育管理概述345

二、医学教育分类管理347

三、医学教育的评估352

第二节 医学科技管理353

一、科技计划体系353

二、科研课题管理355

三、医学科技成果管理355

四、医学技术准入管理358

五、医学实验室管理358

六、医学实验动物管理360

第二十章 中医药管理362

第一节 概述362

一、中医药362

二、中医药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作用362

三、中医药工作的基本方针363

第二节 中医药事业发展概况365

一、中医医疗366

二、中医药教育367

三、中医药科技368

四、中药生产与使用369

五、中医药文化370

六、中医药对外交流371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管理371

一、中医药管理体制371

二、中医药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374

三、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375

第四节 中医药事业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376

一、面临的挑战37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377

三、发展趋势378

第二十一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380

第一节 卫生改革的背景和动力380

一、卫生部门和卫生改革381

二、推进卫生改革的动力382

第二节 卫生改革的目标384

第三节 卫生改革的步骤385

一、确定问题385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386

三、政策开发386

四、作出政治抉择387

五、实施改革388

六、评价改革效果388

第四节 其他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部分做法389

一、全球卫生改革的基本趋势389

二、部分国家卫生改革的做法390

第五节 中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391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391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总体框架392

三、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阶段性重点任务393

参考文献39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