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滇池河口前置库污染物削减机理及示范工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彬,宁平,杜劲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313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7页
- 主题词:滇池-湖泊污染-污染防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滇池河口前置库污染物削减机理及示范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研究3
1 绪论3
1.1 写作背景3
1.1.1 国内外湖泊污染现状3
1.1.2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4
1.1.3 生态修复的局限性探讨7
1.1.4 前置库理论提出7
1.2 前置库技术概况8
1.2.1 前置库净水的理论基础8
1.2.2 国外前置库研究进展10
1.2.3 国内前置库研究进展11
1.2.4 前置库研究存在的问题14
1.3 本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14
1.3.1 河道原位旁路净化技术14
1.3.2 多塘系统净化技术17
1.3.3 河口前置库技术17
1.3.4 河口湿地净化技术19
1.4 本技术发展趋势20
1.5 写作的目的意义21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22
1.6.1 实验室小试及植物选择22
1.6.2 示范工程及效果强化研究22
1.7 技术路线23
1.8 本书主要创新点23
参考文献24
2 理论研究内容28
2.1 试验内容安排28
2.1.1 水生植物选择及净化效果28
2.1.2 浮床的设计及植物栽培28
2.1.3 生态防护墙设计29
2.1.4 稀土吸附剂制备30
2.1.5 东大河泥沙吸附试验30
2.1.6 现场试验阶段的工作量30
2.2 主要试验分析方法30
2.2.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方法30
2.2.2 水质生物稳定性分析方法31
2.2.3 有机物分子量测定方法33
2.2.4 前置库内微生物及生化性质测定方法34
2.2.5 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方法35
2.2.6 浮游生物监测方法35
2.2.7 底栖动物监测方法36
2.3 本章小结36
参考文献37
3 前置库区适宜的植物培养试验40
3.1 滇池流域主要植物种类调查40
3.1.1 前置库中水生植物功能40
3.1.2 水生植物现状41
3.2 静态栽培试验41
3.2.1 室内无土栽培植物长势分析41
3.2.2 水生植物对河水的净化效果43
3.2.3 选择植物的综合评价46
3.3 生物量与净化效果关系分析47
3.4 本章小结49
参考文献49
4 泥沙及吸附剂基础试验51
4.1 吸附等温线模型51
4.1.1 Herny吸附等温式51
4.1.2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52
4.1.3 Langmuir吸附等温式52
4.2 前置库区鲜泥吸附试验52
4.2.1 试验鲜泥沙采集过程52
4.2.2 氮磷标液及水样配制52
4.2.3 试验过程分析53
4.2.4 鲜泥吸附氮磷结果讨论53
4.3 稀土吸附剂吸附试验56
4.3.1 试验水样及吸附试验56
4.3.2 吸附试验结果讨论57
4.4 本章小结59
参考文献60
5 前置库现场研究62
5.1 前置库系统的构建62
5.1.1 工程示范区概况62
5.1.2 前置库方案设计64
5.1.3 东大河水质监测分析66
5.2 前置库旱季净化河水研究67
5.2.1 TN的去除68
5.2.2 NH3-N的去除68
5.2.3 TP的去除69
5.2.4 COD的去除70
5.2.5 SS的去除71
5.3 前置库雨季净化河水研究72
5.3.1 TN的去除72
5.3.2 NH3-N的去除73
5.3.3 TP的去除74
5.3.4 COD的去除74
5.3.5 SS的去除75
5.4 旱季与雨季净化效果差异分析76
5.5 全年污染物削减量77
5.6 本章小结77
参考文献77
6 前置库去污特性及稳定性分析81
6.1 典型污染物去除过程82
6.1.1 TN去除特性82
6.1.2 NH3-N去除特性83
6.1.3 TP去除特性83
6.1.4 COD去除特性84
6.1.5 SS去除特性85
6.1.6 TP与TN去除率相关性85
6.2 前置库效果强化机理86
6.2.1 稀土吸附剂净化水体及机理86
6.2.2 稀土吸附剂技术经济分析88
6.2.3 生态防护墙强化除磷机理88
6.3 生物稳定性及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89
6.3.1 前置库AOC的去除效果89
6.3.2 前置库BDOC的去除效果90
6.3.3 前置库区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92
6.4 微生物群落分析及净水效应94
6.4.1 生物群落特征及水质关联性95
6.4.2 微生物动态变化分析102
6.5 前置库净化水体的途径探讨108
6.6 现场试验参数总结109
6.7 本章小结109
参考文献111
7 暴雨过程流场及水质模型114
7.1 前置库动力学研究114
7.1.1 控制方程建立114
7.1.2 数值方法115
7.1.3 定解条件116
7.1.4 模拟计算范围及网格划分116
7.1.5 参数选取116
7.1.6 流场模型验证117
7.1.7 暴雨流场计算结果分析118
7.2 前置库水质模型124
7.2.1 常用水质模型分析124
7.2.2 前置库净水过程建模124
7.2.3 模型求解方法127
7.3 模型现场验证试验127
7.3.1 TN模拟及验证127
7.3.2 TP模拟及验证128
7.3.3 COD模拟及验证129
7.3.4 不同强化措施的贡献130
7.4 流场动力学与水质模型的关联性132
7.5 本章小结133
参考文献133
8 理论研究结论及建议135
8.1 结论135
8.2 建议136
第二篇 示范工程139
9 示范工程建设及经验139
9.1 高原湖泊特征139
9.2 入湖河道污染现状141
9.3 入湖河道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144
9.3.1 入湖河道治理状况144
9.3.2 入湖河道存在的问题145
9.3.3 东大河概况145
9.4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46
9.5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47
9.5.1 技术的可靠性147
9.5.2 经济的合理性147
9.5.3 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147
9.6 前置库设计原则148
9.6.1 前置库设计原则148
9.6.2 植物区物种选择的原则148
9.7 前置库方案比选148
9.7.1 方案一149
9.7.2 方案二149
9.7.3 方案三150
9.8 前置库方案设计150
9.8.1 方案设计内容150
9.8.2 工艺参数设定151
9.8.3 前置库区设计工程量152
9.8.4 河口湿地恢复设计工程量156
9.9 工程区布局图159
9.10 工程投资估算165
9.11 示范工程效益分析165
9.11.1 环境效益分析165
9.11.2 生态效益分析166
9.11.3 社会效益分析166
10 工程后续管理模式探讨167
10.1 前置库社区共管模式167
10.1.1 社区共管模式的概念167
10.1.2 社区共管模式的意义167
10.1.3 社区共管模式168
10.2 示范工程后续管理探讨169
10.3 跟踪监测管理170
10.3.1 主要研究内容170
10.3.2 水质监测方案170
10.3.3 费用测算172
热门推荐
- 1293025.html
- 708521.html
- 491270.html
- 3277784.html
- 1938841.html
- 3281253.html
- 3154518.html
- 2843375.html
- 524933.html
- 1984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4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89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2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57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24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