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 六编 第4册 元大都文坛前期诗文活动考论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 六编 第4册 元大都文坛前期诗文活动考论 上
  • 曾永义主编;辛梦霞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862549483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 六编 第4册 元大都文坛前期诗文活动考论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前言1

第一章 蒙古国治下的燕京文坛21

第一节 贞祐南渡前后的燕京文坛21

一、政权更迭:金中都的灭亡与燕京行省的建立对文坛的影响21

(一)兵临城下的金士人处境21

(二)燕京行省的建立及士人与文化的存留23

二、文坛复苏:分别以丘处机与耶律楚材为中心的燕京唱和28

(一)丘处机燕京唱和28

(二)耶律楚材燕京唱和34

三、小结42

第二节 金亡之后的燕京文坛43

一、文脉重续:亡金士人的回归与蒙古政权的举措43

(一)「壬辰北渡」大量士人由汴京北迁对燕京文坛的影响43

(二)中原中心:燕京行省机构的扩充与耶律楚材的举措47

二、仕隐之间:亡金士大夫的文学活动48

(一)归潜堂诗:仕与隐的权衡与试探48

(二)题梁氏《无尽藏》诗卷:重振家声52

三、小结59

第三节 新旧交替中的燕京文坛59

一、新旧交替:燕京权力中心的转移与南方理学北传59

(一)燕京管权的交替59

(二)蒙古对宋战争促进了南北学术的交流61

(三)燕京学术的发展62

二、南来北往:赵复、元好问等人的文学活动65

(一)南士赵复在燕京的文学活动65

(二)燕蓟诗派:文学承前启后77

(三)元好问与燕京文坛:对燕京文坛的留恋与疏离83

三、小结88

第二章 大都文坛的开端89

第一节 北方中心:由燕京到大都89

一、中统之治:北方区域文坛的统一89

(一)忽必烈的政治活动与燕京89

(二)文化中心90

(三)理学在北方的进一步传播92

(四)李璮之乱对当时文人的影响93

二、中原诸儒:《樊川图》题诗93

三、小结105

第二节 宋亡初期南方文士在大都的文学活动106

一、南北对抗:南方文士初入大都106

(一)对宋战争促使更多南人北上106

(二)宋亡之后109

二、南人北上:使臣、陪臣、羁臣、征召之臣在大都的文学活动115

(一)家铉翁在燕京115

(二)汪元量与文天祥的狱中唱和120

(三)汪梦斗北游大都129

三、小结136

第三节 南北交流的尝试136

一、至元之盛:南北人才的齐聚136

(一)南方人才的输入136

(二)太子真金及其周围儒士139

(三)南北贯通140

二、游走边缘:南人在大都的文学活动141

(一)雅俗共赏:海子宴集141

(二)《温日观葡萄》题跋151

(三)遂初堂雅集157

三、小结163

下册165

第三章 大都文坛的融合165

第一节 西域人初入大都165

一、东西交通:西域人进入中原165

(一)蒙古军西征165

(二)东西交通167

(三)西域人的构成167

(四)西域人的华化过程168

二、西域文士:不忽木、廉希宪在大都与文人的交往171

(一)不忽木与赵孟頫的「文字交」171

(二)廉园雅集174

三、小结185

第二节 南人送别185

一、儒道中辍:忽必烈后期统治与政治的延续185

(一)忽必烈晚年重财、任用「奸臣」185

(二)桑哥败落后元廷政策的调整与文人众生相186

(三)成宗继位后修《世祖实录》聚集文人187

二、大都送别:异质文化的排除189

(一)吴澄南还189

(二)送别汪元量192

(三)谢枋得大都绝食205

(四)家铉翁南归207

(五)留梦炎南归208

三、小结211

第三节佛、道人士对大都文坛的推动作用211

一、佛道并重:宗教文化背景下的大都文坛211

(一)佛教对前期元代政治的影响211

(二)道教对前期元代政治的影响215

二、寺观雅集:僧人、道士与文人的交流216

(一)雪堂雅集216

(二)清香诗会230

(三)武当道士祷雨送行233

三、小结237

第四章 高潮前奏:成宗武宗仁宗时期的大都文坛239

第一节 虞集初入大都239

一、儒治中兴:元贞至延祐期间的儒学政策239

(一)统治者的政策239

(二)董士选宾客242

(三)北人南下:徐琰、阎复、卢摯、姚燧等北方士人的影响244

二、崭露头角:虞集在大都的文学活动246

(一)游长春宫分韻赋诗246

(二)国子监赏梨花249

三、小结254

第二节 下层文人255

一、世胄高位:元代前期铨选制度及对文人的影响255

(一)元代前期的铨选制度255

(二)对文人的影响262

二、英俊沉沦:王执谦、何失的大都交游264

(一)落魄不羁:王执谦及其交友圈264

(二)诗酒遣兴:何失及其交游圈268

三、小结274

第三节 南方诗歌占据大都——以杨载、范梈为先导的「四大家」274

一、人在京城:「四大家」前期大都生活274

(一)四人仕宦经历的比较275

(二)人在京城276

二、风雅相尚:「元诗四大家」前期诗文活动282

(一)虞集与范梈282

(二)范梈与杨载283

(三)虞集与杨载284

(四)范梈与揭傒斯285

三、小结287

(一)范梈与江西文化圈的发展与传承288

(二)杨载与杭州文化圈289

结语291

参考文献295

附录:元大都前期诗文活动年表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