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困厄的美丽 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训华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99677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学生生活-研究-中国-1901~1949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困厄的美丽 大转局中的近代学生生活(1901-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历史感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指向2
一、教育史研究的价值指向辨析3
二、回归历史感:走出教育史价值指向的困惑4
三、历史感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具体表现6
第二节 历史大转局与近代学生生活——基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教育史研究新视野8
一、历史的轴:寻找社会发展内在动力的大转局9
二、近代大转局中的学生生活11
三、对学生动力源的社会学分析14
第三节 转承璧合:近代学生史研究三十年(1982—2011)17
一、1982—2001年:学生史研究摆脱革命史窠臼,注重研究对象本体18
二、2002年至今:学生史研究被置于立体历史之中19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史研究的多维特征21
四、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对学生史研究的启发与借鉴24
第一章 大转局下的社会期待:从秀才到学生的救亡轨迹26
第一节 变化从庙堂开始29
第二节 乡下的躁动31
第三节 新学堂与知识人社会的初建35
第四节 近代历史的 点——1907年37
第五节 废科举与知识分子破灭的梦39
第二章 非典型自由:北洋时期学生的时代感受(1912—1928)41
第一节 走向共和的记忆42
第二节 后革命时代的理想焦灼44
第三节 女性解放与社会新风尚47
第四节 自由的非典型性51
第三章 庶民在奋斗:近代学生的学费问题与阶层流动53
第一节 差钱的刻骨铭心54
第二节 政府的学费问题考量57
第三节 阶层合理流动的无序60
第四章 原点的变革:近代学生课堂生活的多维呈现62
第一节 课堂环境的时代变迁63
第二节 教学形式的自由多样66
第三节 教师教学的方法引领69
第四节 课堂生活的情境审视72
第五章 住宿生往事:近代学生的集体成长记忆76
第一节 宿舍生活的集体记忆76
第二节 住宿文化:学生成长的环境依赖80
第三节 学生饮食经济与文化83
第四节 宿舍管理冲突的张力87
第六章 书本之外:近代学生的课外生活与社会实践92
第一节 学生的社会交往92
第二节 身体素质的锻造95
第三节 课外的学习活动100
第四节 学生的社会实践104
第七章 进步之梯:近代学生的考试生活与回忆107
第一节 日常考试的状态和心态107
第二节 升学考试的回忆110
第三节 时代中的考试与命运114
第四节 进入主流社会的阶梯116
第八章 仪式救国:民国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文化118
第一节 仪式与意识形态118
第二节 校园中的仪式121
第三节 个体仪式与政治社会124
第九章 放逐理想:近代学生的期望与不期望127
第一节 撒播希望:近代读书的经历与追求127
第二节 学海无涯:求学者的理想之路130
第三节 天地之间:校园中的理想生活133
第四节 近代学生的社会理想与担当136
第十章 师生之间:师生关系的近代转型与历史镜像140
第一节 近代师生关系的嬗变及其原因140
第二节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143
第三节 教师的特殊嗜好与学生的回忆146
第四节 师生关系的精神境界与回忆情境149
第十一章 同学的你:近代学生的交往世界152
第一节 时代创造同学机缘152
第二节 人生路上的同途殊归154
第三节 另一面的交往157
第十二章 乌托邦的实践:学生社团、学生自治与社会进入160
第一节 近代大转局下学生社团的积极涌现161
第二节 社团的自治倾向与社会参与163
第三节 社团运作的常规化与政治化取向166
第四节 社团目标实现的路径与效果168
第十三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近代地方学生的五四运动172
第一节 学统和道统的地方性172
第二节 地方的五四运动174
第三节 央地的爱国互动176
第四节 个人境遇改变与五四遗产的合法性延续179
第十四章 山河一片狼烟:近代学生战乱生活的回忆(1931—1945)182
第一节 学生对于战争的逐渐接纳183
第二节 战争下的生活及学生应对185
第三节 学生的抗战参与189
第四节 沦陷区学生的见闻与努力193
第十五章 暴力的青春:走在政治舞台上的近代学生197
第一节 五四学生的强势民主197
第二节 “三一八”的话语霸权200
第三节 “九一八”后的群殴高官203
第四节 学生暴力的历史滥觞206
第十六章 无助的守望:近代大学生的政治生活与政府干预(1927—1949)208
第一节 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大学生政治生态一瞥209
第二节 校园内的政治生活211
第三节 国民政府对大学生政治生活的争取与干预215
第四节 怀柔与强硬:渐趋成熟的政府处理学潮模式218
第十七章 启而不蒙:民国政治生态与大学生民主诉求222
第一节 北洋时期学生政治生态探微223
第二节 国共分野下的学生政治生态的裂变225
第三节 大学生与近代民主诉求的缺失228
第十八章 组织的力量:近代大学生政治权力的来源与动因分析(1927—1949)233
第一节 政权更迭中的权器失衡——大学生组织权力合法性的来源234
第二节 网络化和逻辑正义——大学生组织巨大政治能量的动因236
第三节 大学生权力的表现领域与历史效用239
第四节 运动大学生:对近代学潮控制的政治角力242
第十九章 人约黄昏后:近代学生的情感生活与初恋世界247
第一节 近代男女同校的革命与审美的解放247
第二节 学生恋爱的社会成本249
第三节 学生爱恋的美好记忆253
第四节 情感于人生中消融255
第二十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近代学生的留学生活与时代印记258
第一节 海外生活的融入与适应性训练259
第二节 学科观念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261
第三节 留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264
第四节 留学生的社会评价与时代痕迹267
第二十一章 荒了的城:近代学生代际传承中的器物文明与精神守望270
第一节 大转局中的荒城现象271
第二节 代际传承中的学生经历274
第三节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文化传播及其反响276
第四节 以学生服饰为标志的器物文明的嬗变279
第五节 旧式文化的破局与中华传统的守望281
第二十二章 管窥大时代:近代学生的社会观感285
第一节 学生眼中的现代性转型286
第二节 历史节点上的学生回忆288
第三节 秩序失范与重建的努力290
第四节 被改造和被疏远的乡村293
第二十三章 在困厄中行走:社会裂变与近代学生的求索296
第一节 超越世界在近代社会的衰落297
第二节 学生知识精英角色的再定位299
第三节 文以载道:在自娱中滑落的世界302
第四节 知识场域的式微:政治角力的副产品304
第二十四章 困厄的美丽:近代学生的奋斗、前程与文化分途307
第一节 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学生对于国家富强的追求308
第二节 天生我材必有用:个人的前途与社会出路311
第三节 革命的有为与无为314
第四节 大转局下的文化分途316
参考文献319
后记324
热门推荐
- 2344698.html
- 993327.html
- 3532447.html
- 1421185.html
- 3557053.html
- 2827523.html
- 1408013.html
- 2663560.html
- 1947364.html
- 27798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36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7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7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90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82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8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91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5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4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