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课题库 第5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绍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7707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8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研究-湖北省-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课题库 第5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奋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国生1
一、提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认识1
(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中央有要求1
(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省委有部署2
(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现实有需要2
(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身有必要2
二、围绕关键环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3
(一)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3
(二)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3
(三)依法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推进公正文明执法4
(四)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4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5
(一)强化组织领导5
(二)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5
(三)强化舆论宣传5
(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5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加快富强湖北进程&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晓东7
一、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富强湖北的迫切要求7
(一)建设法治政府是富强湖北的重要内容7
(二)建设法治政府是富强湖北的重要保障8
(三)建设法治政府是加快富强湖北进程的重要动力8
二、切实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信心和决心8
(一)我省具有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基础8
(二)我省法学教育理论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利条件9
三、抓住关键环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10
(一)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10
(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10
(三)完善执法监督机制11
(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11
四、建设法治政府要突出抓落实12
法治湖北与法治政府&张绍明13
一、法治的内涵13
(一)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13
(二)法治“三要素”14
(三)法治“四环节”14
(四)法治精神的核心内容15
二、法治在“五个湖北”中的作用16
(一)法治为“五个湖北”提供制度基础16
(二)法治为“五个湖北”提供秩序保障16
(三)法治为“五个湖北”整合共同价值17
三、法治湖北的关键在于打造法治政府17
(一)权力的合法性17
(二)权力运行的规范性18
(三)权力行使的合理性18
(四)权力轨迹的透明性19
(五)权力运用的受制性19
加强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建设&陈洪波20
一、法律制度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保障20
(一)法律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20
(二)法律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21
(三)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建设是实现依法执政理念和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任务21
二、反腐倡廉法律制度的基本形式22
(一)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包含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22
(二)在党内法规层面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23
(三)在相关制度层面上,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25
三、加强反腐倡廉法律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25
(一)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经济法律制度,规范改革程序,巩固改革成果25
(二)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完善干部考核选拔监督制度,匡正选人用人风气26
(三)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司法领域法律制度,促进公正廉洁执法26
(四)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行政管理制度26
(五)在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同时,探索建立现代社会体制26
(六)在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同时,完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27
2012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28
一、健全体制机制,不断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力度28
(一)强化组织领导28
(二)加强统筹规划28
(三)落实考核措施28
二、狠抓决策规范,大力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29
(一)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29
(二)依法实施政府立法29
(三)积极引导市(州)政府和省政府部门依法决策29
三、强化执行规范,努力提高行政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30
(一)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30
(二)继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30
(三)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30
(四)推进便民高效优质服务31
四、加强行政监督,确保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职权31
(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监督作用31
(二)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31
(三)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31
领导干部决策应当注重运用法治思维&费德平33
一、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33
二、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亟待解决的问题34
(一)法治思维意识淡薄34
(二)法治思维能力不足35
(三)忽视决策程序35
三、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重在能力提升36
(一)要培养法治思维理念36
(二)要提升法治思维能力36
(三)要考核依法履职水平37
我国古代“法治”、“礼治”思想比较及其在今天的影响&王桂华38
一、“法治”、“礼治”思想比较38
(一)概说38
(二)比较42
二、“法治”和“礼治”思想在今天的影响44
三、几点建议45
(一)融合中外,探索法治建设的新路径45
(二)关键在地方各级政府47
(三)把功夫下在基层48
湖北省省级行政权力清理的法理评析&张绍明 魏月明 林莉红 朱德富 王玉萍 郭振威 宋国涛49
一、“权力清理”的背景、目的、内容与结果50
(一)背景50
(二)目的51
(三)内容53
(四)结果54
二、“权力清理”的法理评析之一:本质与特征分析59
(一)本质:综合的行政自我规制形式59
(二)基本特征61
三、“权力清理”的法理评析之二:行政自我规制的规模化展开62
(一)行政自我规制脚步提速62
(二)回应时代要求步伐加快65
(三)积极践行服务行政理念66
(四)综合推进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机制建设67
四、“权力清理”的局限性检视67
(一)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实施的“权力清理”无法彻底进行68
(二)“权力清理”未将自由裁量纳入成为遗憾69
(三)“权力清理”中职权依据难以实质规范清理70
结语:行政法治发展中必要而有效的动力71
建设政府法制文化 构筑机关精神高地&张圣华 李恒 张艳斐72
一、政府法制工作的沿革72
二、政府法制文化的内涵73
三、突出重点,创建具有法制办特色的机关文化74
四、扬善抑恶,营造主流文化舆论氛围76
基层政府法制机构建设问题研究&吴婕 马安家 周芳79
引言7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80
二、市县两级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80
(一)两级政府法制机构现状81
(二)两级政府法制机构职能作用发挥情况81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82
三、新时期全面推进政府法制机构建设的对策和措施85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对政府法制工作的领导85
(二)加强市县两级机构设置86
(三)准确定位县级政府法制机构的职能87
(四)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层级监督88
(五)积极推进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本级政府对所属部门的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考核88
对新时期市县政府法制机构角色定位的探析&王有群 郭江波 龚华香89
导言89
一、市县政府法制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90
(一)市县政府法制工作取得的成绩90
(二)市县政府法制工作存在的问题93
二、新时期市县政府法制机构的角色定位95
(一)服务者95
(二)指导者96
(三)协调者96
(四)监督者97
三、新形势下市县政府法制机构扮演好自身角色的策略选择97
(一)强化政府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97
(二)健全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夯实政府法制工作组织基础98
(三)增强依法行政考核权威,提高政府法制工作社会地位100
(四)创新法制业务工作方式,促进政府法制工作高效开展101
行政机关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研究&孙晋 张利敏 赖景文 杨紫燕 孔天悦 张田103
一、民事主体概述104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104
(二)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及其历史发展104
(三)我国法律的规定及我国学界的观点106
二、国家(政府)的民事主体地位107
(一)国家法人说107
(二)法人目的财产说108
(三)法人实在说108
(四)特殊民事主体说108
(五)英美法系学说109
三、国家(政府)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必要性110
(一)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110
(二)完善民事主体制度,对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意义重大111
(三)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111
(四)有利于限制行政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增强各中小企业活力,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111
四、国家(政府)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的可行性112
(一)国内外关于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学说112
(二)国家具有不同于自然人、法人的特性,自成一类113
五、国家(政府)在各项民事法律关系领域中的地位113
(一)物权法律关系领域113
(二)债权法律关系领域114
(三)侵权法律关系领域115
结语115
政府法律顾问职责问题研究&余功文 李牧 关帅锋 黄小舫 王哲妍117
一、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特性界定117
(一)政府法律顾问是服务政府118
(二)政府法律顾问由法律专业人员组成118
(三)政府法律顾问具有独立性118
二、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和地位119
(一)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119
(二)政府法律顾问的地位121
三、专兼职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比较122
(一)专职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范围122
(二)兼职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分析124
(三)专兼职政府法律顾问的差异分析124
四、工作机制与职责关系126
(一)政府法律顾问室与法制机构的挂靠与合署关系126
(二)工作方式决定法律服务的层级126
(三)有偿与无偿服务决定提供法律服务的态度127
(四)政府的重视程度决定政府法律顾问服务的深度128
(五)政府法律顾问监督机制不够完善128
五、政府法律顾问职责探讨129
(一)政府法律顾问管理129
(二)政府法律顾问职责130
电子政务规范机制研究&胡弘弘 王秀才 金琰玲 毛爱 王伟133
一、电子政务概述133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133
(二)电子政务的特征135
(三)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136
(四)电子政务的价值138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139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140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140
(三)“政府上网”阶段141
(四)电子政务阶段142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问题143
(一)现状考察143
(二)现状调查——湖北省电子政务建设实例分析145
(三)问题分析146
四、国外的电子政务发展及启示150
(一)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150
(二)国外电子政务的启示155
五、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机制的健全159
(一)政府层面159
(二)公民层面161
(三)电子政务的技术层面162
结语163
政务公开机制研究&孙浩 陆宜峰 王临平 刘晓坷164
一、政务公开的理论基础165
(一)政务公开的基本内涵165
(二)政务公开的相关理论依据165
(三)创新与完善政务公开机制的必要性171
二、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历程172
(一)改革初期村务公开的起步阶段172
(二)乡镇及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的探索阶段173
(三)《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后的快速发展阶段174
(四)我国政务公开的发展趋势174
(五)当前政务公开的重点175
三、我国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分析177
(一)当前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177
(二)政务公开的阻滞因素分析180
四、国外政务公开的实践185
(一)国外政务公开的基本情况185
(二)国外政务公开的法律保障185
(三)国外政务公开的基本做法186
五、创新政务公开机制的思路与对策187
(一)强化政务公开的动力源与激励机制187
(二)完善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与体系188
(三)完善政务公开的考核评价机制194
(四)完善政务公开的保障机制197
(五)健全政务公开的管理运行机制198
(六)健全政务公开的救济机制201
(七)健全政务公开的应急管理机制202
结语204
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法律问题研究&黄丽娟 梅德英 张新兵 胡静207
引言207
一、行政权力及其运行208
(一)行政权力208
(二)行政权力运行209
二、我国当前行政权力运行失范及其原因分析210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211
(二)原因分析214
三、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的对策217
(一)构建完善的行政组织法律制度,强化行政组织职权的合理配置217
(二)确保立法质量,加大对现有行政法律法规的清理218
(三)把行政程序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严格按照程序办事218
(四)革除管理本位的思想,确立执政为民的法律观念218
(五)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19
(六)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220
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费德平 王莉莉 朱红星 戢浩飞 王豫欣 汪定国221
一、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是实现行政复议制度价值的途径221
(一)规范化建设是行政复议制度功能转变的客观需要221
(二)规范化建设是行政复议制度优势发挥的基础保障222
(三)规范化建设是行政复议制度价值体现的内在要求222
二、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难点222
(一)行政复议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223
(二)行政复议基础建设有待提升224
(三)行政复议工作环境有待改善224
三、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点问题225
(一)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是基础226
(二)案结事了是关键226
(三)基层能力建设是重心227
(四)公信力提升是重点228
四、我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探索228
(一)规范行政复议工作228
(二)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229
五、我省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的路径230
(一)围绕大局和中心工作科学谋划231
(二)落实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231
(三)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232
(四)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区域化发展232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行政调解制度研究&李祎 曹海晶234
一、流芳街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性分析234
(一)流芳街——城乡结合部纠纷多样化234
(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237
(三)流芳街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行政调解239
二、行政调解化解流芳街矛盾纠纷的价值分析241
(一)行政调解的概念界定242
(二)行政调解的特征244
(三)行政调解的适用原则244
(四)行政调解的价值分析247
三、流芳街现行行政调解制度的评析252
(一)制度层面252
(二)行政调解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强254
(三)行政调解协议效力欠缺255
(四)行政调解监督救济制度缺乏256
(五)行政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衔接不畅257
四、完善流芳街行政调解制度的思考与建议257
(一)整合既有调解规范,建立较为统一的行政调解制度258
(二)规范行政调解程序258
(三)明确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261
(四)规范行政调解人员与调解组织的建设264
(五)完善行政调解的监督救济制度265
(六)建立行政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266
结语268
行政调解制度规范化研究&曹奕阳 李静 王焰 熊美喜271
前言271
一、行政调解的制度优势271
(一)行政调解符合群众的传统意识习惯和价值取向272
(二)行政调解以其快捷、低廉、尊重意思自治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冲突,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72
(三)行政调解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272
二、行政调解工作的现实问题273
三、原因分析274
(一)对行政调解制度的认识存在误区274
(二)行政调解制度的法律规定欠缺274
(三)行政调解协议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275
(四)行政调解工作缺乏有效载体276
四、加强行政调解的思考及对策276
(一)建章立制,加强行政调解制度建设276
(二)搭建平台,创新行政调解工作机制277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277
(四)规范程序,保证行政调解的公正性277
(五)整合力量,积极推进行政调解与其他方式的有效衔接277
结语278
消费纠纷行政调解问题研究&刘源超 李跃春 葛廉 王道佑 李学祥 刘琼279
一、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法律地位279
二、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职能管辖281
三、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受理条件284
四、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程序286
(一)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方式286
(二)消费纠纷行政调解中调查取证287
(三)消费纠纷行政调解的终止程序287
(四)消费纠纷行政调解与行政处罚的衔接288
结语289
华中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谢薇 孟奇勋290
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形成与基本功能291
(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形成原因291
(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功能分析292
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政策调控294
(一)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历程294
(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政策调控295
(三)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现实问题296
三、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典型交易模式比较297
(一)上海文交所模式297
(二)深圳文交所模式298
(三)中国文交所模式300
(四)天津文交所模式301
四、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现状剖析303
(一)华中文交所发展现状303
(二)华中文交所面临难题305
五、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路径创新306
(一)明确文化产权交易范围306
(二)完善交易规则制度体系307
(三)加强政策支持保障力度307
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研究&陈卫军 刘伟伟 孙洪斌 龚耘 石国进 杨玉蓉309
一、重要意义309
(一)文化体制改革是增强湖北文化竞争力的根本手段309
(二)文化体制改革是提升湖北文化创新力的关键环节310
(三)文化体制改革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310
二、当前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311
(一)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重大进展311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312
(三)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312
三、当前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存在的困境312
(一)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理解有偏差312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文化市场资源配置不够合理313
(三)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产业规模偏小314
(四)文化体制机制单一不畅,文化产业配套政策和制度不完善314
四、关于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的对策和建议315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树立新的文化观315
(二)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16
(三)改革企业投资运行机制,做大做强文化市场主体317
(四)完善法规制度,优化文化产业和人才发展环境319
房屋征收的法律规制&杨子川 戢浩飞321
引言321
(一)问题的提出322
(二)研究现状323
(三)研究方法324
一、房屋征收基本理论325
(一)征收制度的源流325
(二)房屋征收的内涵328
(三)房屋征收的当事人332
二、域外征收制度概述334
(一)法国的征收制度334
(二)德国的征收制度335
(三)美国的征收制度336
(四)日本的征收制度338
(五)台湾地区的征收制度339
三、房屋征收的现状分析340
(一)房屋征收的现行规定340
(二)房屋征收中存在的问题342
四、房屋征收的法律规制345
(一)房屋征收的实体控制345
(二)房屋征收的程序控制349
(三)房屋征收的救济控制355
结语:房屋征收的制度展望357
(一)征收补偿中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问题358
(二)征收补偿中的行为及其救济问题358
完善我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研究&曹海晶 康希钟 森金捷 张永平361
一、我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的发展与现状分析362
(一)我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的历史变迁362
(二)我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的现状364
二、美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之借鉴373
(一)美国药品审评监督机构373
(二)药品上市前的审批工作373
(三)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工作374
(四)美国药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与风险评估体系375
(五)美国药品审批制度的启示376
三、完善我国药品行政审批制度的几点建议377
(一)通过立法明确划分各级审批机关及其权限377
(二)优化药品信息公开制度379
(三)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检测制度并建立评估体系381
(四)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及其行政审批规范383
(五)利用行业自治提高审批效率388
(六)完善医院制剂的行政审批工作390
(七)其他相关建议392
结语393
湖北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李敢 徐海洋 张粒 阮俊霞 李兵396
引言396
一、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概述397
(一)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的概念397
(二)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的作用398
二、湖北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398
(一)我省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现状399
(二)我省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400
(三)原因分析401
三、我省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403
(一)我省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的目标403
(二)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举措404
结语405
依法行政视域下的审计审理&刘彩霞 高志明 吴汉桥 宋燕舞406
引言:问题的提出406
一、推行审计审理规范审计权力是审计机关依法行政有效履责的基本前提407
(一)审计机关是制约权力运行、推进依法行政的专门监督力量,享有广泛审计权力408
(二)审计机关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权力行使必须得到有效制约408
(三)推行审计审理是规范审计权力运行的内在决定因素409
二、依法行政视域下的审计审理410
(一)审计审理的涵义410
(二)审计审理的定位411
(三)审计审理的方式412
(四)审计审理的程序413
(五)审计审理的内容413
三、审计审理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415
(一)机构独立415
(二)方式创新416
(三)辨证施治417
(四)人文关怀417
(五)统一立法418
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朱国鑫 罗云419
一、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历史沿革419
二、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概况421
(一)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成421
(二)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特征422
三、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423
(一)税收法律内容不健全、不完善423
(二)税收法律体系立法级次较低425
(三)税收立法技术不高425
四、税收法律体系的国际比较426
(一)税收法定主义的国际比较426
(二)税收立法权的国际比较426
(三)税收实体法的国际比较428
(四)税收程序法的比较429
五、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想430
(一)改革税收立法体制,实现税收立法权科学配置430
(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健全税收法律体系的架构431
(三)改进税收立法程序,提高税收立法技术水平436
社区矫正立法问题研究&李仁真 郑智辉 周凯 肖俊勇439
一、社区矫正的基础理论440
(一)社区矫正的概述440
(二)社区矫正的理论依据442
二、社区矫正立法的必要性444
(一)社区矫正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法律要求444
(二)社区矫正立法是依法行刑的刑罚要求444
(三)社区矫正立法是自身发展的现实要求444
三、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借鉴经验445
(一)国外社区矫正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445
(二)国外社区矫正法律规范的共同特性445
四、我国社区矫正立法的重点问题446
(一)强化人民政府的保障责任446
(二)明确执法工作者的警察身份447
(三)发挥社会专业服务组织的作用447
(四)增加未成年犯的专门矫正项目448
(五)建立社区服刑人员的权利保障机制450
(六)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责任451
结语452
湖北省乡镇安全监管机构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刘旭辉453
一、调研基本情况453
二、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必要性454
(一)乡镇在管理层级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组织保障454
(二)乡镇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决定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组织保障455
(三)乡镇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性、易发性,决定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组织保障455
(四)现行乡镇安全监管机构设置的边缘性、虚拟性,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健全和规范机构建设455
(五)市、县两级安监机构建设相对薄弱的现状,决定了有必要通过加强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来提升整体监管效能456
三、加强乡镇安监机构建设的对策建议457
(一)明确乡镇政府在安全监管层级中的法律地位457
(二)分层次建机构、配专人457
(三)赋予乡镇安全监管机构相应的监管执法权限457
(四)逐步加强村级(社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458
网络社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张绍明 李汉生 何华 梁长岛 杨宏 徐劲 傅立 叶飞 吴飞飞459
导言460
一、网络社会的基础理论461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内涵461
(二)网络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463
(三)网络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467
二、国外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468
(一)美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468
(二)英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472
(三)韩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474
(四)各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的共同特点476
三、我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及分析478
(一)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478
(二)我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现状480
(三)我国网络社会问题管理面临的挑战484
(四)我国网络社会管理法律实践分析486
四、完善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的法律对策和建议495
(一)完善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495
(二)完善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的法律措施496
(三)完善我国网络社会管理的辅助措施503
热门推荐
- 195431.html
- 352838.html
- 1242653.html
- 1677686.html
- 2326250.html
- 1940899.html
- 2168262.html
- 5978.html
- 31307.html
- 1565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45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3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2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44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5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30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