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第4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第4版
  • 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1295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7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

一、清朝统治的衰落1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5

第二节 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8

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8

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15

三、战争的三个阶段18

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27

第三节 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31

一、社会经济的变化31

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37

第二章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43

第一节 太平天国起义43

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43

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49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60

一、《天朝田亩制度》60

二、各项制度和措施63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67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67

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70

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75

第四节 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78

一、辛酉政变78

二、政变后的政治格局80

第五节 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84

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84

二、分裂后的形势和《资政新篇》的提出88

三、保卫安庆和经营江浙92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96

五、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英勇斗争100

第六节 太平天国时期西南、西北各族人民起义104

一、广西壮、汉各族的继起斗争104

二、贵州苗、教、号军起义105

三、云南回民起义106

四、陕、甘、宁、青回民起义108

第三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10

第一节 太平天国失败后的社会经济110

一、外国在华政治经济势力的扩大110

二、农村经济的凋敞116

第二节 统治集团内部对举办洋务的不同态度121

一、洋务宗旨的提出和洋务派的形成121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123

第三节 军事工业和新式陆海军的建立127

一、军事工业127

二、新式陆海军135

第四节 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139

一、官督商办企业139

二、商办企业147

第五节 新阶级的出现和思想文化的演变150

一、新阶级的产生150

二、思想文化的演变153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162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162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162

二、日美侵犯台湾、《烟台条约》和英俄进窥西藏168

第二节 中法战争172

一、法国发动侵华战争172

二、中国不败而败178

第三节 中日战争185

一、战前的朝鲜问题和清政府内部的矛盾185

二、日本不宣而战和清政府的外交活动189

三、辽东失陷和北洋海军的覆灭194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199

五、台湾人民的浴血抗战204

第五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208

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208

一、帝国主义在华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208

二、帝国主义对华的资本输出216

三、清政府的统治危机221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225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25

二、维新运动的发端和康有为的变法理论227

三、维新运动的高涨232

四、变法维新与顽固守旧的争论243

五、百日维新及其失败248

六、思想文化的更新及社会风气的转变256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2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262

二、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及其在北部中国的发展266

三、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277

四、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280

五、宣战后北部中国的斗争和“东南互保”284

六、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订立289

第六章 辛亥革命295

第一节 民族灾难的深重和清末“新政”295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295

二、清末“新政”302

三、残破的农村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306

第二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313

一、孙中山和兴中会313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现317

三、蓬勃发展的反帝爱国运动324

四、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330

第三节 革命运动的发展335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335

二、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及其他革命活动340

三、群众性的反抗斗争350

第四节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和立宪运动354

一、“仿行宪政”的“预备”措施354

二、“国会请愿运动”和保路风潮361

第五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369

一、武昌起义与全国各地的响应369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377

三、袁世凯窃夺政权382

四、临时政府北迁后的政局和“二次革命”388

第六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393

一、社会变动中各种思潮的涌现393

二、史学、文学艺术和新闻出版的新面貌397

三、新式教育的推广和科学技术新成就403

第七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408

第一节 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护国运动408

一、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与反袁斗争的继续开展408

二、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415

第二节 北洋军阀的权力争夺与护法运动424

一、军阀割据与张勋复辟424

二、段祺瑞的统治和护法运动431

第三节 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活动438

一、沙俄在蒙古的分裂活动438

二、沙俄在新疆的分裂活动442

三、英国制造西藏“独立”444

第四节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447

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447

二、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453

三、工人阶级的成长458

第五节 新文化运动461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461

二、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局面470

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4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