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学原理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余书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8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学原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篇 教法概论1
第一章 讲述教室法1
第一节 讲述教学法之意义1
第二节 讲述教学法之功用2
第三节 讲述教学法之活动形式4
第四节 讲述教学法成功之条件4
第二章 问答教学法7
第一节 问答教学法之来源及其性质7
第二节 问答教学法之价值与缺点8
第三节 发问的技巧9
第三章 启发教学法16
第一节 启发教学法之略史16
第二节 启发教学法之意义16
第三节 启发教学法之活动形式17
第四节 启发教学法施行时应注意之点17
第五节 启发教学法之评价18
第四章 设计教学法20
第一节 设计名词之来源20
第二节 设计教学法之基础21
第三节 设计教学法之意义23
第四节 设计教学法之分类及其步骤24
第五节 设计教学法实施之标准27
第六节 设计教学时之注意28
第七节 设计教学法之评价30
第五章 问题教学法32
第一节 问题教学法之缘起及其意义32
第二节 解决问题之性质33
第三节 问题教学法之种类35
第四节 问题教学法解决问题之原则38
第五节 问题教学法之价值39
第六节 问题教学法与设计教学法之关系及其异同40
第六章 单元教学法41
第一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略史及其意义41
第二节 熟练公式41
第三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步骤43
第四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施行时应注意之点46
第五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优点46
第七章 自学辅导教学法48
第一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缘起及其意义48
第二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要素49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实施50
第四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实行时教师应有之技术51
第五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批评53
第八章 社会化教学法54
第一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缘起54
第二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意义56
第三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实施57
第四节 社会化教学法实施时之困难与克服59
第五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批评61
第九章 个别化的教学法64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之新趋势64
第二节 适应个性差异之几种教学法65
第十章 实物教学法100
第一节 实物教学法之发展100
第二节 实物教学法之意义101
第三节 各家对实物教学之见解102
第四节 实物教学应注意之各点108
第十一章 协同教学法109
第一节 协同教学法之缘起109
第二节 协同教学法之意义与目的112
第三节 协同教学法之组织115
第四节 协同教学计划与实施121
第十二章 编序教学法127
第一节 编序教学法之史的演进127
第二节 编序教学法之意义及其功能142
第三节 编序教学法原理146
第四节 编序教学之实施148
第五节 编序教学法之评鉴154
第四篇 技术概论161
第一章 教学技术161
第一节 教学技术的性质161
第二节 教学技术举例162
第二章 教案编制173
第一节 教案之意义及其性质173
第二节 教案之种类和格式175
第三节 教案之编制188
第四节 教案之运用与举例193
第三章 教室管理207
第一节 教室管理之重要207
第二节 教室秩序良好几个先决条件207
第三节 教室管理之重要事项209
第四节 学生训练215
第四章 作业指定220
第一节 作业指定之意义与重要220
第二节 作业指定之功用220
第三节 作业指定之种类222
第四节 作业指定之原则225
第五节 作业指定之方法227
第五章 读书指导233
第一节 读书指导之沿革233
第二节 读书指导之意义、目的和需要234
第三节 读书指导的制度237
第四节 读书指导之教学技术240
第五节 读书指导时应注意之点243
第六章 复习指导245
第一节 复习之意义及其根据245
第二节 复习之功用与种类247
第三节 复习之方法与技术249
第七章 实习指导252
第一节 实习之意义与性质252
第二节 实习之种类与目的253
第三节 实习之实施272
第八章 教师心理301
第一节 教师心理与教育301
第二节 教师气质之分析及其心理型式303
第三节 教师之类型305
第四节 成功之教师310
第九章 诊断与救治318
第一节 诊断与救治之意义与目的318
第二节 诊断与救治之教学方法319
第三节 诊断与救治在教学上应用之范围320
第四节 诊断与救治教学之结果321
第十章 教学测量323
第一节 考试方法323
第二节 记分制度332
热门推荐
- 1315154.html
- 1255353.html
- 2414174.html
- 1368459.html
- 2399789.html
- 2301540.html
- 3536722.html
- 298124.html
- 2442054.html
- 20386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8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4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9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5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5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08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