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高富平著(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4737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物权法-中国-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和创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部分 中国物权立法: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框架3
第一篇 物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物权制度设计的理论基础3
一、物权制度的功能:法经济学分析3
二、对传统计划体制下两种财产所有权形式弊端的经济学分析10
三、所有制结构:重塑我国物权体系13
第二篇 财产权利配置的效率视角——一种法律经济学的立场22
一、法律经济学之历史流变22
二、作为激励的法律25
三、财产权利配置的效率视角29
四、财产权利配置效率观:反思与检讨46
五、结论50
第三篇 经济改革与中国财产权利体制的再造——关于物权立法基本问题的思考52
一、什么是物权52
二、什么是物权法:物权法的局限性55
三、物权制度设计:一种政治理念的表达57
四、公有制的特点:从法律角度分析58
五、市场经济导致的财产制度变革60
六、如何实现财产制度变革63
七、公有制体制下财产的物权化改造:必要性65
八、全民财产的分类:物权化的前提68
九、全民所有的财产物权化改造69
十、集体所有的物权化改造问题72
十一、私人财产权平等地位的确立75
十二、小结76
第四篇 公有和私有的法律含义——一种新的公有和私有观念78
一、问题的提出79
二、公有和私有概念的形成:从罗马法至法国民法典80
三、公有与国家私有:罗马法及近代各国民法典规定84
四、公有制的实现:全民所有新观念87
五、结论和意义90
第五篇 建立国有资产分类规范的法律体系96
一、国有财产纳入民事法律规范:大陆法传统和经验97
二、我国国有资产纳入民法规范的前提:分类规范99
三、分类规范规则和意义100
第二部分 物权法基础理论107
第六篇 论物权法的私法性107
一、物权法的私法性质:物权法作用的有限性108
二、物权立法现代趋势对物权私法性质的影响110
三、物权的私权性传统的形成及其私物权的定义112
四、公共财产或国有财产的物权规范模式:国外的基本做法115
五、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定位:国家所有权物权法规范问题118
六、私法原则指导下的物权立法:土地权属争议的司法化121
七、建立以私权为基础的物权法的意义:代结语124
第七篇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28
一、物权法定原则129
二、物权客体确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的替代134
三、物权公示公信原则137
第八篇 从实物本位到价值本位——对物权客体的历史考察和法理分析143
一、物权法宗旨:他物权之价值144
二、实物本位物权制度设计146
三、实物本位主义挑战:物的归属和利用的价值化153
四、价值本位指导下的物权立法158
第九篇 物权公示与公信力原则新论164
一、公示:物权对世效力之来源164
二、占有及其法律意义165
三、占有的公信力:动产占有人被推定为所有权人168
四、不动产公示手段和公信力171
五、不动产登记簿公信力规则的运用:不动产善意取得174
六、占有对不动产的效力176
七、物权证明:表征手段公信力绝对效力的否认177
八、占有和登记簿公示和公信力原则在物权法其他领域的运用179
第十篇 论不动产所有权移转的法律规范问题——关于登记与交付效力的基本思考184
一、引言:《民法通则》之规定184
二、登记为不动产物权移转变动的生效要件186
三、登记与合同效力:是否承认物权行为192
四、不动产交付的效力:不动产物权移转的具体规则197
第三部分 我国不动产物权的制度设计问题205
第十一篇 从罗马法的土地分散利用体制看中国土地使用权制度设计205
一、引言205
二、古罗马公有土地分散利用的权利安排206
三、永佃权的创制208
四、地上权的产生210
五、比较分析211
六、中国土地制度变革:集中到分散利用体制的形成213
七、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定位216
第十二篇 用益物权比较研究——我国用益物权体系重构之初步思考220
一、罗马法上的用益物权制度及其在当代大陆法国家的继承221
二、地役权制度比较研究228
三、用益权比较研究234
四、永佃权在当代大陆法国家的命运243
五、地上权比较研究246
六、我国用益物权体系重构的初步设想258
第十三篇 土地使用权客体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制度设计的基本设想264
一、引言264
二、土地使用权非大陆法的用益物权265
三、英美法地产权:塑造土地使用权的另一种思路269
四、地产权改造土地使用权的基本设想273
五、简单论证:代结语276
一、土地和资源:资源作为独立的物权客体279
第十四篇 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和资源利用权——我国资源性土地权利设计概论279
二、资源归属和利用:现行规范的弊端和282
物权化的必要性282
三、资源与资源性土地使用权物权立法建议286
四、资源和资源性土地使用权创制过程中的基本法律问题291
五、资源和资源性土地法律规范体系295
第十五篇 物权法与房地产法的协调——兼论房地产立法的重整298
一、我国房地产立法简要回顾299
二、现行立法的弊端300
三、现行立法弊端成因301
四、目前房地产立法整合思路302
第四部分 其他物权制度探研307
第十六篇 汽车登记效力探析307
一、案例307
二、汽车登记的效力:对现行规章的肯定308
三、汽车登记效力规则:运用中的问题310
四、登记与事故责任承担312
五、小结315
第十七篇 不记名奖券之法律性质316
一、奖券是一种债权凭证317
二、奖券是一种有价证券318
三、原物与孳息理论:法定孳息辨析319
四、有形物与无形物:有价证券为权利载体320
五、证券之收益乃权利实现之结果321
六、一点断想321
第十八篇 浅议行政许可的财产属性323
一、特殊行业许可:事实上的财产324
二、行政许可作为可交易的财产326
三、一点思考327
附录 墨西哥农地法(译文)328
主要参考文献364
热门推荐
- 3213214.html
- 597490.html
- 1339612.html
- 2647976.html
- 1597220.html
- 2858046.html
- 537659.html
- 1151977.html
- 1125187.html
- 23767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7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1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88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2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8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73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18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11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9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