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化生存与私人生活空间 高技术应用对隐私影响的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治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086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93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204页
- 主题词:高技术-影响-隐私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技术化生存与私人生活空间 高技术应用对隐私影响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林德宏1
第一章 导言1
一、一个不能逾越的时代命题:宏大叙事的消解与对生命诉求的关注1
二、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技术化生存带来隐私侵权的加剧2
三、一个需要深究的领域:隐私问题研究还有很大学理探讨空间4
第二章 人类生存图景:技术与技术化生存8
第一节 技术化生存与“人—技”关系8
一、早期技术特征9
二、近代技术特征11
三、现代技术特征12
第二节 高技术与人类生存图景的演变14
一、何为高技术?14
二、高技术与技术化生存15
第三节 技术化生存与现实20
一、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20
二、技术化生存带来的现实问题24
第三章 私人生活空间的营造与彰显:隐私与隐私权27
第一节 隐私意识与隐私内涵27
一、自我意识与隐私意识27
二、隐私意识与自我建构30
三、隐私内容界定的复杂性31
四、隐私分类的多元性32
五、隐私的基本特性33
第二节 隐私的学理探究35
一、价值层面的论争:隐私的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37
二、事实层面的分析:隐私的认知结构39
三、理论层面的探究:隐私的哲学渊源41
第三节 隐私权及相关范畴47
一、关于隐私权的定性47
二、隐私与诸范畴之间的关系50
三、私人生活空间的限度:隐私权的划界53
第四章 高技术的宰制:隐私的遗失与窃取55
第一节 高技术对私人生活空间的侵入55
一、高技术下生活的日益透明化55
二、隐私的异化和商品化57
三、隐私的遗失与窃取58
第二节 高技术与隐私侵权58
一、高技术条件下隐私内容的转化58
二、高技术与隐私侵权主体的变化60
三、高技术与隐私侵权形式67
第三节 高技术下隐私侵权的危害68
一、表现之一:日常生活受到干扰68
二、表现之二:名誉和尊严受到损害69
三、表现之三:财产受到损失70
四、表现之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71
第五章 网络隐私与隐私权73
第一节 网络隐私及其网络隐私侵权73
一、网络发展与数字化生存73
二、虚拟空间与网络隐私74
三、网络隐私及其隐私侵权76
第二节 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悖论77
一、网络隐私媒介载体:虚拟性与现实性的二元交叠77
二、网络隐私空间场域: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两难划界78
三、网络隐私理论困境:个人理性与公共理性的矛盾冲突79
四、网络隐私权利限度: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构架81
第六章“人肉搜索”与隐私侵权82
第一节“人肉搜索”技术与隐私侵权82
一、关于搜索引擎技术82
二、“人肉搜索”:是技术也是行为83
三、“人肉搜索”对隐私的侵害84
第二节“人肉搜索”的动因分析85
一、信息获取85
二、追求正义因素85
三、追求利益因素86
四、炒作目的86
五、恶意攻击86
第三节 关于“人肉搜索”的正义与邪恶之争87
一、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博弈87
二、群体正义诉求与个体不当行为之战88
三、人性之恶与技术暴力的合谋88
第七章 物联网技术与隐私91
第一节 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91
一、物联网技术之“物”的层面:天然与人工的双重组合91
二、物联网技术之“联”的呈现:人与物关系的现实变量92
三、物联网技术之“网”的构架: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94
第二节 物联网技术的认知属性95
一、物联网技术认知与“心—物”交互96
二、物联网技术认知发生的机制与特点97
三、对物联网技术谨慎的考量:消极因素与不确定性101
第三节 物联网对私人信息安全的侵犯104
一、物联网对隐私侵犯的技术机理105
二、大数据分析会实现相关预测105
三、体感认知会读取相关隐秘信息106
第八章 信息方式与大数据隐私109
第一节 信息方式与人的生存方式109
一、何为信息方式?109
二、信息监控与“共景监狱”111
三、信息方式与市场准则112
四、信息方式与主体性重构115
第二节 大数据时代:技术对个体的归置117
一、数据与大数据时代117
二、大数据具有强大的相关分析功能119
三、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影响121
第三节 摄像头与监控124
一、关于电子监控系统(CCTV)124
二、电子监控系统的积极意义125
三、电子监控对隐私的侵犯126
第九章 新媒介技术与隐私遗失130
第一节 媒介技术发展与新媒体130
一、媒介与新媒介130
二、新媒体的主要形式131
三、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趋势133
第二节 自媒体与隐私134
一、手机与隐私135
二、微博与隐私138
三、微信与隐私141
第三节 新媒介隐私与传统隐私侵权的区别144
一、隐私从有限范围扩大并弥漫整个网络空间144
二、新媒体的技术传播机制使隐私成为有商业价值的信息144
三、从传统媒体的挖掘到现代媒介的主动遗失145
第十章 生命与医疗保健技术对隐私的影响147
第一节 人工生育技术与隐私147
一、关于人工生育技术147
二、人工生育隐私的实质149
三、人工生育隐私的具体形式149
第二节 基因技术与隐私151
一、关于基因技术151
二、基因何以成为隐私?151
三、基因隐私的困扰与规制153
第三节 医疗保健技术发展与隐私154
一、医疗保健技术发展状况与特点154
二、医疗隐私侵权形式与特点156
三、对医疗及保健隐私的规制157
第四节 对生命技术诉求的反思158
一、奴性肇始:上帝信仰的高扬和人类理性的隐退158
二、人性回归:人文诉求与自我确认之路159
三、物性彰显:技术时代与后人类161
四、神性重释:作为“上帝”的表征162
五、主体选择:自我凸显与自我安顿的博弈163
第十一章 隐私保护与私人生活空间的重建164
第一节 高技术条件下隐私保护方式164
一、技术:关注价值165
二、文化:突显人性166
三、道德:彰显尊严168
四、法律:保障人权169
第二节 高技术条件下隐私保护的途径169
一、技术层面:强化隐私保护的技术手段170
二、文化层面:提高媒体及公众的文化品位171
三、道德层面:构建隐私保护的道德规范172
四、法律层面:完善隐私保护的立法体系174
第三节 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期待176
一、技术进步——以人为本176
二、社会和谐——与人为善179
参考文献182
后记192
热门推荐
- 866177.html
- 3187651.html
- 1741178.html
- 1673321.html
- 1923442.html
- 2152088.html
- 1471175.html
- 1837837.html
- 3676949.html
- 2361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6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6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91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39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3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9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6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2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9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