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饮食史 卷2【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饮食史 卷2
  • 徐海荣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55650196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16页
  • 文件大小:198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饮食-文化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饮食史 卷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西周时期的饮食4

第一章 西周时期的食品原料生产4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新发展4

一、重视农业、讲究饮食5

二、谷物品种基本完备6

第二节 园圃业的进步14

一、西周蔬菜的主要品种15

二、西周瓜果的主要品种21

第三节 畜牧渔猎经济的初步繁荣27

一、六畜兴旺的畜牧业27

二、近水食鱼、靠山食兽的渔猎经济33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烹饪技艺40

第一节 注重食品的初加工41

一、粮食的加工41

二、牲肉的选择与加工42

第二节 制法多样的烹饪技艺45

一、烹饪方法由少渐多45

二、新烹法——炒的出现47

第三节 饮食品种的发展与创新49

一、饭50

二、菜52

三、饮料56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饮食礼俗61

第一节 西周时的饮食方式62

一、分食制与席地而食的礼俗事象62

二、进食方式66

第二节 乡饮酒礼的形式与影响69

一、“乡”与“飨”70

二、腊祭与乡饮酒礼72

三、乡饮酒礼的仪式化76

四、乡饮酒礼的形式78

五、乡饮酒礼的作用与意义82

第三节 王公宴礼与餐前行祭礼俗88

一、王公宴席礼仪88

二、餐前行祭的礼俗93

第四章 西周时期的饮食器具97

第一节 炊器的种类及用鼎制度98

一、炊器的种类98

二、用鼎制度104

第二节 食器的种类及使用制度108

一、食器的种类108

二、食器使用制度113

第三节 酒器的种类及商周组合风格之比较115

一、酒器的种类115

二、从商周酒食器具的组合看“商礼”与“周礼”的差异122

第五章 西周时期的饮食观念125

第一节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125

一、以食为重125

二、注重烹饪的“和而不同”129

第二节 科学的饮食调配原则131

一、合理调配五味131

二、饮食宜忌134

第三节 倡导饮食节俭135

一、反对贪饮嗜食136

二、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137

第五编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142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食物原料142

第一节 植物性食料的生产143

一、粮食143

二、蔬菜和果实150

第二节 动物性食料的生产162

一、畜牧业的发展162

二、渔业170

三、狩猎175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器具178

第一节 青铜饮食器具179

一、青铜饮食器具的种类179

二、青铜饮食器的铸造与装饰204

三、“器以藏礼”207

四、战国青铜饮食器演变的轨迹210

第二节 漆制饮食器具211

一、漆制饮食器具的制作与装饰211

二、漆制饮食器具的时代精品214

第三节 陶瓷饮食器具220

一、陶瓷饮食器具的种类与制作220

二、陶瓷饮食器具的时代精品224

第四节 竹、骨、角和金制饮食器具230

一、匕和柶230

二、叉231

三、梜232

四、金制饮食器具23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食物和粮食的保藏、管理与加工233

第一节 食物的保藏233

一、冰藏法233

二、井藏法236

三、其他保藏法237

第二节 粮食的保藏239

一、粮仓之设置240

二、粮食储藏方式243

三、粮仓的建筑248

四、粮仓建筑的禁忌250

第三节 仓储粮食的管理252

一、集中领导与分散管理252

二、题识与封缄254

三、检查与监督255

四、“独负”与“共偿”258

五、严明的保卫制度259

第四节 粮食的选择和加工260

一、粮食加工种类260

二、粮食加工工具262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食品加工与烹饪264

第一节 主食的烹饪264

一、饭264

二、?酏265

三、?、糗、糇265

四、糗饵粉餐266

五、饼266

六、点心的滥觞267

七、糁食和酏食267

第二节 肴馔的烹调268

一、原料的预加工268

二、烹调技艺269

第三节 调味品275

一、咸味调料275

二、酸味调料277

三、甜味调料279

四、苦味调料280

五、辛香调料281

第四节 饮料284

一、酒284

二、水、汤289

三、四饮、五饮、六饮289

四、茶290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食制与食俗292

第一节 日餐制与分餐制292

一、一日两餐制292

二、一日三餐制293

三、分餐制293

第二节 粮食定量294

一、秦国的粮食定量294

二、宋国的粮食定量299

三、魏国的粮食定量300

四、齐国的粮食定量300

五、楚国的粮食定量300

第三节 宴饮礼仪301

第四节 进食礼仪306

第五节 饮食业的勃兴309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文化差异311

第一节 饮食生活的阶层差异311

一、天子的饮食311

二、王公贵族的饮食314

三、士大夫的饮食319

四、农民的饮食321

五、商人的饮食322

第二节 周边民族的饮食324

一、东方夷族的饮食325

二、东北夷族的饮食326

三、南方蛮族的饮食328

四、西方戎族的饮食331

五、北方狄族的饮食332

第七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思想和饮食理论336

第一节 儒家的饮食思想336

一、孔子的饮食思想336

二、孟子的饮食思想341

三、荀子的饮食思想343

第二节 墨家的饮食思想345

第三节 道家的饮食思想347

一、老子的饮食思想347

二、庄子的饮食思想349

第四节 法家的饮食思想351

一、管仲的饮食思想351

二、韩非的饮食思想354

第五节 杂家的饮食思想355

第六节 饮食理论359

一、膳食平衡论359

二、药食同源论361

第六编 秦汉时期的饮食367

第一章 秦汉时期食物的基本构成367

第一节 粮食类食物367

一、粮食作物的种类368

二、主食的等级差别376

第二节 蔬菜类食物377

第三节 肉类食物388

一、肉类食物的种类388

二、肉食比重和特点402

第四节 瓜果类食物405

一、瓜果类食物的种类405

二、聚讼纷纭的西瓜问题414

第五节 饮料415

一、水和浆类饮料415

二、酒类饮料416

三、茶茗类饮料424

四、果浆类饮料424

五、乳类饮料42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烹饪方法与食谱426

第一节 主食的制作426

一、饼饵类食品426

二、麦饭429

三、干饭429

四、粥类食品430

五、点心类食品431

第二节 肉蔬果类食品的制作432

一、肉类食品的加工处理及烹饪432

二、蔬菜与果类食品的加工处理及烹饪438

第三节 菜肴品种概说440

一、羹类菜肴441

二、炙肉类菜肴442

三、脍肉类菜肴442

四、烩制类菜肴443

五、熬煎类菜肴443

六、蒸菜444

第四节 调味用品444

一、咸味调味品445

二、辛味调味品448

三、酸味调味品449

四、甜味调味品449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饮食行业与设施451

第一节 饮食器具451

一、烹煮类食具451

二、盛装酒食器具454

三、饮具457

四、进食和取水器具459

五、放置食具的器具461

第二节 厨房及其设施463

一、汉代厨房的种类464

二、汉代厨房的设施473

第三节 燃料与取火方式482

一、汉代燃料的种类482

二、汉代的取火工具与方式488

第四节 厨师与厨事活动490

一、厨师490

二、厨师的厨事活动495

第五节 厨事活动所呈现的文化意义496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区域饮食文化500

第一节 关中饮食文化圈500

第二节 西北饮食文化圈505

第三节 中原饮食文化圈510

第四节 北方饮食文化圈515

第五节 齐鲁饮食文化圈521

第六节 巴蜀饮食文化圈527

第七节 吴楚饮食文化圈534

第八节 关于区域饮食构成的分析545

第五章 秦汉时期饮食的等级性与饮食风尚555

第一节 饮食生活的阶层差异555

一、皇帝与后妃555

二、贵族557

三、官吏560

四、商人564

五、农民565

六、文人567

七、军人568

第二节 宴饮活动类型571

一、宴饮类型571

二、宴饮活动572

第三节 宴饮礼俗580

第四节 宴饮活动的社会意义593

一、宴饮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差异593

二、宴饮活动的社会功能599

三、宴饮耗费的社会后果605

第六章 秦汉时期的饮食观念与饮食思想607

第一节 民间饮食观念607

第二节 关于食物及烹饪理论的探讨612

第三节 关于饮食与健康关系的论述613

一、饮食的适度与和谐613

二、食疗、食养和食忌6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