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生产”到“规范”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批判【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时中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679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生产”到“规范”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前提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古今中西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7
(一)“中体西用论”:洋务派对“古今中西”问题的应对8
(二)维新派与革命派的纷争:以“进化论”为公约数10
(三)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13
(四)马克思主义的深度中国化:期待新的推进17
第二章 《资本论》阐释中的辉格史观批判20
(一)巴特菲尔德的“两难”21
(二)对《资本论》的辉格阐释24
(三)走出《资本论》的辉格阐释29
第三章 重评《资本论》的理论进路35
(一)“现实的具体”不是“思维的具体”36
(二)“抽象的范畴”何以成为“真实的现实”38
(三)思维行程中的“具体”再现41
(四)“具体的总体”不是“现实的具体”43
第四章 从“对称性”到“非对称性”:一条可能的思路48
(一)问题的提出:形而上学“对称性”结构的突破48
(二)“自我”与“他者”的非对称性:重评康德的“二律背反”50
(三)“商品”与“货币”的非对称性:马克思的“之间”立场54
(四)“可能的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跨越性批判59
(五)从“可能性”到“现实性”:“非对称性关系”的实践意义64
第五章 “事实”与“价值”的非对称性:历史科学的价值维度67
(一)问题的提出:“事实”与“价值”的非对称性68
(二)历史科学的概念构成:从“普遍性”到“个别性”70
(三)历史科学概念的价值担当:“普遍的个别性”是否可能?75
(四)历史科学价值的客观性:“普遍的个别性”如何可能?78
(五)价值客观性的先验论证:李凯尔特历史科学的方法论81
第六章 “非对称性”中的“现实能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阐发坐标86
(一)“普遍法则”与“自由意志”:康德对近代政治哲学的批判性综合87
(二)“自在自为的意志”:黑格尔对康德权利科学的批判89
(三)“非对称性”中的现实“能动性”:马克思哲学的政治主题93
第七章 规范的正当性论证:康德伦理学的当代阐发99
(一)为什么要回到康德的伦理学?99
(二)规范性论证的三个条件与近代以来的四种方案102
(三)从自主到自律:规范性的来源、根据及其论证106
(四)质疑与回应:康德伦理学的背离还是辩护?110
(五)重读康德的“先验逻辑”:对科尔斯戈德阐发的再推进114
第八章 从“生产”到“规范”:凯尔森对马克思哲学的批判与拓展127
(一)在“事实”与“道德”之间:纯粹规范的自主性论证128
(二)在“意识形态”与“现实”之间:凯尔森对马克思辩证逻辑的批评132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难题:凯尔森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批评136
(四)在“特殊对象”与“特殊逻辑”之间:对凯尔森批评的回应144
(五)从“纯粹的规范”到“规范的逻辑”: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的缺失151
第九章 从“理性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主题的近康德阐发162
(一)从“认识结构的三重性”到“生产劳动的三重性”163
(二)从“先验幻相”到“价值之谜”168
(三)从“理性批判”到“资本批判”172
第十章 《资本论》的前提批判:以康德权利科学为坐标180
(一)自由的双重意义:从“道德科学”到“权利科学”181
(二)权利的双重意义:从私人权利到公共权利184
(三)“货币”与“权利”的同构性:一个跨越性批判189
第十一章 人何以能为自己立法:以康德“自律”观为视角196
(一)一个新的领域:康德对休谟问题的推进197
(二)一个新的元素:自由的二重性199
(三)一种新的统一性:自律的可能性202
(四)一个新的问题:康德自律观的回响206
(五)一种新的科学:自律是形容语的矛盾吗209
第十二章 萨维尼对罗马法的复兴:从“民族性”到“科学性”的参照典范213
(一)法的民族性格与双重生命:复兴罗马法的可能性214
(二)作为民族共同意识的罗马法:复兴罗马法的必要性217
(三)民族精神何以转化为法律科学:复兴罗马法的可行性220
(四)批判与反思:萨维尼历史法学的历史意义223
结语229
参考文献235
热门推荐
- 121047.html
- 3633056.html
- 2425248.html
- 1383967.html
- 929431.html
- 2418704.html
- 2670342.html
- 3043860.html
- 1574161.html
- 6863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7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31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6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9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1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2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7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