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淑梅,马俊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24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哈贝马斯,J.-认识论-思想评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研究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理论的意义1
二 哈贝马斯认识论的特点5
三 研究视角和结构19
第一章 研究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路径23
第一节 哈贝马斯理论与实践关系思想提出的理论背景23
一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观点24
二 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思想34
第二节 哈贝马斯研究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路径47
一 对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研究50
二 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58
三 对认识与兴趣关系的研究75
第二章 区分劳动和相互作用的范畴框架85
第一节 对黑格尔早期语言、劳动和伦理辩证法思想的发掘88
一 对黑格尔早期精神哲学分类方法的研究88
二 语言、劳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95
三 黑格尔早期精神哲学的理论意义99
第二节 对劳动概念的技术化理解104
一 实践的“二因素说”104
二 对生产的“社会前提”的追溯107
三 劳动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别110
第三节 对马克思劳动观点的当代价值的重估113
一 社会合理性的历史嬗变113
二 批判目的合理性兼并交往合理性116
第四节 对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的批判121
一 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传统122
二 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反思125
第三章 回顾哲学史上认识反思的阶段134
第一节 康德的先验逻辑反思的认识论134
一 康德的先验逻辑的提出136
二 对先验逻辑的功能的诠释138
第二节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经验反思144
一 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主要缺陷144
二 “经验的反思”的含义147
三 反思是一个接受经验教训的历史过程150
第三节 马克思以劳动为基础的反思159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劳动观点的继承方式159
二 区分劳动的综合与思维的综合163
三 区分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170
第四章 评析现代西方哲学对认识兴趣的不同观点175
第一节 对实证主义的批判176
一 实证哲学的提出177
二 用观察事实代替自我反思179
三 对“知识学取代认识论”的批判184
第二节 对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的分析188
一 科学共同体与真理190
二 科学研究的逻辑192
三 皮尔士向实证主义的妥协202
第三节 对狄尔泰的历史主义的反思208
一 精神科学的特点209
二 精神科学的逻辑212
三 狄尔泰历史解释学的缺陷222
第四节 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的借鉴228
一 心理分析的深层解释学229
二 对歪曲性交往的心理治疗233
三 消除心理压抑的兴趣和认识238
四 心理分析理论对哈贝马斯认识论的启发意义及其限度242
第五节 对尼采的认识与兴趣思想的评估255
一 对反思的认识的反思255
二 关于认识与兴趣联系的思想258
三 对兴趣的心理学化理解261
第五章 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重建266
第一节 康德、费希特的认识兴趣思想266
一 康德的认识兴趣思想267
二 费希特对认识兴趣的理解287
三 哈贝马斯对认识兴趣的阐释298
第二节 认识与兴趣的辩证关系314
一 技术的兴趣与认识314
二 实践的兴趣与认识317
三 解放的兴趣与认识320
第三节 事实、价值和真理325
一 寻求事实和价值的统一326
二 建构共识真理观329
第六章 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理论的批判和借鉴336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对于认识论变革的意义336
一 近代认识论理论优先的思维方式337
二 马克思的劳动观点在实践观上的变革341
三 马克思对理论优先的传统认识论的超越355
第二节 评析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点的批判362
一 对劳动的抽象化理解362
二 对马克思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关系观点的曲解368
三 对马克思“综合”思想的误解371
四 对意识形态批判的重新理解373
五 现代性危机解决方案的合理性限度378
第三节 认识与兴趣理论的启示意义383
一 考察认识的准先验条件383
二 关注认识的主体间性388
三 改变以自然科学为范型的认识论模式390
四 反思经验的方法论392
主要参考文献397
热门推荐
- 2462892.html
- 1204516.html
- 1333069.html
- 3886770.html
- 1521848.html
- 2164727.html
- 3149216.html
- 419837.html
- 2957844.html
- 2787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7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6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9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77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5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3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5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2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0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