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Network Warrior中文版思科网络工程师必备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美)唐纳胡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4292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96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Network Warrior中文版思科网络工程师必备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HUB、交换机和交换3
第1章 什么是网络3
第2章HUB和交换机6
2.1 HUB6
2.2交换机10
2.2.1交换机类型14
2.2.2安装机箱式交换机15
第3章 自动协商18
3.1什么是自动协商18
3.2自动协商的运作方式18
3.3自动协商失败19
3.4自动协商的最佳做法21
3.5配置自动协商21
第4章VLAN23
4.1连接VLAN23
4.2配置VLAN26
4.2.1 CatOS27
4.2.2使用VLAN数据库的IOS28
4.2.3使用全局命令的IOS30
第5章Trunking32
5.1 Trunk的工作方式32
5.1.1 ISL34
5.1.2 802.1Q35
5.1.3协议选择35
5.1.4 Trunk协商35
5.2配置Trunk37
5.2.1 IOS37
5.2.2 CatOS39
第6章VLAN Trunking协议42
6.1 VTP修剪45
6.2 VTP的风险46
6.3配置VTP47
6.3.1 VTP域48
6.3.2 VTP模式48
6.3.3 VTP密码49
6.3.4 VTP修剪50
第7章 以太网通道54
7.1负载均衡55
7.2配置和管理以太网通道59
7.2.1以太网通道协议59
7.2.2 CatOS实例60
7.2.3 IOS实例61
第8章 生成树65
8.1广播风暴66
8.2 MAC地址表不稳定70
8.3利用生成树防止环路71
8.4管理生成树75
8.5附加的生成树特性78
8.5.1速端口78
8.5.2 BPDU保护79
8.5.3快速上行链路79
8.5.4 BackboneFast(速骨干)81
8.6常见的生成树问题83
8.6.1双工不匹配83
8.6.2单向链路84
8.7预防生成树问题的设计85
8.7.1使用路由而不是交换来提供冗余85
8.7.2明确配置一台根网桥86
第2部分 路由器和路由89
第9章 路由和路由器89
9.1路由表90
9.2路由类型93
9.3 IP路由表93
9.3.1主机路由95
9.3.2子网路由96
9.3.3汇总(一组子网)路由96
9.3.4主网路由97
9.3.5超网(一组主网)路由98
9.3.6默认路由98
第10章 路由协议100
10.1路由器间的通信101
10.2度量值和协议类型103
10.3管理距离106
10.4特定的路由协议107
10.4.1 RIP109
10.4.2 RIPv2113
10.4.3 EIGRP113
10.4.4 OSPF117
10.4.5 BGP123
第11章 路由重分发127
11.1将路由重分发进RIP129
11.2将路由重分发进EIGIP132
11.3将路由重分发进OSPF134
11.4相互重分发135
11.5重分发环路136
11.6限制重分发138
11.6.1路由标记139
11.6.2实战中的例子142
第12章 隧道147
12.1 GRE隧道148
12.2 GRE隧道和路由协议153
12.3 GRE和访问列表158
第13章 弹性以太网160
13.1 HSRP160
13.2 HSRP接口跟踪163
13.3 HSRP的局限性165
第14章 路由映射169
14.1构建路由映射171
14.2策略路由示例172
第15章Cisco路由器中的交换算法179
15.1进程交换181
15.2中断上下文交换182
15.2.1快速交换183
15.2.2最优交换185
15.2.3 Cisco特快转发186
15.3配置和管理交换路径188
15.3.1进程交换188
15.3.2快速交换190
15.3.3 Cisco特快转发191
第3部分 多层交换机195
第16章 多层交换机195
16.1配置S VI196
16.1.1 native模式(4500、6500、3550、3750)197
16.1.2 混合模式(4500、6500)199
16.2多层交换机的型号201
第17章Cisco 6500多层交换机202
17.1体系结构204
17.1.1总线205
17.1.2增强型机箱208
17.1.3 Supervisor209
17.1.4模块210
17.2 CatOS vs.IOS220
第18章Catalyst 3750交换机特性225
18.1堆叠225
18.2接口范围226
18.3宏227
18.4 Flex链路230
18.5风暴控制231
18.6端口安全235
18.7 SPAN238
18.8语音VLAN242
18.9 QoS244
第4部分 电信技术249
第19章 电信术语249
19.1简介及历史249
19.2电信术语表250
第20章 帧中继258
20.1订购帧中继业务261
20.2帧中继网络设计262
20.3过预订(Oversubscription)264
20.4本地管理接口(LMI)265
20.5配置帧中继267
20.5.1基本的双节点帧中继267
20.5.2基本的具有两个节点以上的帧中继269
20.5.3帧中继子接口271
20.6帧中继故障排除274
第5部分 安全和防火墙281
第21章 访问列表281
21.1设计访问列表281
21.1.1通配符掩码281
21.1.2如何应用访问列表282
21.1.3对访问列表命名284
21.1.4自上而下的处理284
21.1.5最常用的置顶284
21.1.6在PIX ACL中使用组(Group)286
21.1.7 Turbo ACL289
21.1.8放行出站方向的traceroute/ping290
21.1.9放行MTU路径发现数据包291
21.2多层交换机上的ACL292
21.2.1配置端口ACL293
21.2.2配置路由器ACL294
21.2.3配置VLAN映射294
21.3自反访问列表296
第22章Cisco设备上的认证301
22.1基本(非AAA)认证301
22.1.1线路密码301
22.1.2配置本地用户302
22.1.3 PPP认证304
22.2 AAA认证310
22.2.1启用AAA311
22.2.2配置安全服务器信息311
22.2.3创建方法列表313
22.2.4应用方法列表317
第23章 防火墙原理318
23.1最佳做法318
23.2 DMZ320
23.2.1另一个DMZ设计322
23.2.2多DMZ设计323
23.2.3其他情况324
第24章 配置PIX防火墙326
24.1接口和优先级326
24.2 names(命名)328
24.3对象组329
24.4 fixup(协议修正)331
24.5故障切换333
24.5.1故障切换术语334
24.5.2理解故障切换335
24.5.3配置故障切换336
24.5.4监控故障切换338
24.6 NAT339
24.6.1 NAT命令340
24.6.2 NAT示例340
24.7杂项344
24.7.1远程访问344
24.7.2保存配置344
24.7.3日志记录345
24.8故障排除347
第6部分 服务器负载均衡351
第25章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351
25.1负载均衡的类型352
25.2负载均衡的运作方式354
25.3配置服务器负载均衡355
25.3.1 IOS SLB355
25.3.2内容交换模块356
第26章 内容交换模块360
26.1常见任务362
26.2升级CSM366
第7部分 服务质量371
第27章QoS入门371
27.1 QoS的类型375
27.2 QoS机制376
27.2.1优先级376
27.2.2 QoS的特点379
27.3 QoS的常见误解381
第28章QoS方案设计384
28.1确定需求384
28.1.1协议384
28.1.2优先级385
28.1.3确定带宽需求387
28.2配置路由器389
28.2.1类映射389
28.2.2策略映射391
28.2.3服务策略392
第29章 拥塞的网络394
29.1确定网络是否拥塞394
29.2解决问题399
第30章 融合型网络401
30.1配置401
30.2监控QoS403
30.3融合型网络的故障排除406
30.3.1队列配置错误406
30.3.2严格优先级队列过短407
30.3.3严格优先级队列过大409
30.3.4非严格优先级队列过短410
30.3.5非严格优先级队列过大410
30.3.6默认队列过小412
30.3.7默认队列过大412
第8部分 网络设计415
第31章 网络设计415
31.1文档415
31.1.1需求文档415
31.1.2端口规划表417
31.1.3 IP和VLAN表420
31.1.4机架布局图421
31.1.5电源和散热需求422
31.1.6网络图的技巧424
31.2设备命名惯例424
31.3网络设计426
31.3.1企业网络426
31.3.2电子商务Web站点430
31.3.3小型网络435
第32章IP设计436
32.1公网vs.私网IP空间436
32.2 VLSM439
32.3 CIDR441
32.4分配IP网络空间442
32.5分配IP子网445
32.5.1按序分配法445
32.5.2一分为二法446
32.5.3逆向二进制法447
32.6 简易的IP子网划分449
第33章 网络时间协议457
33.1精确时间457
33.2 NTP设计458
33.3配置NTP460
33.3.1 NTP客户端461
33.3.2 NTP服务器462
第34章 故障464
34.1人为错误464
34.2多组件故障465
34.3灾害链466
34.4无故障切换测试467
34.5故障排除467
34.5.1保持镇定468
34.5.2行为记录468
34.5.3明察秋毫468
34.5.4先去查物理层!469
34.5.5勿轻下断论;请证明一切469
34.5.6分离问题469
34.5.7不要见了风就是雨470
34.5.8摸查物理层470
34.5.9将问题升级470
34.5.10团队建制的故障排除471
34.5.11大楼管理员法则471
第35章GAD法则472
35.1法则1472
35.2法则2475
35.3法则3476
第36章 春风得意480
36.1网络烂的原因480
36.2如何让领导言听计从483
36.3升级的时机和原因487
36.3.1升级的风险488
36.3.2合理的升级理由489
36.4变更控制必不可缺的原因491
36.5避免成为IT夜郎492
热门推荐
- 1181567.html
- 974289.html
- 995651.html
- 2905770.html
- 775792.html
- 1197731.html
- 924793.html
- 1920721.html
- 823843.html
- 553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31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8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81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5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5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6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1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16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