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
  • 王全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780185240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53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56页
  • 主题词:经济法-中国-学术会议-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十届年会 十年发展(代序言)——关于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的回顾和思考&王全兴 肖江平1

第一部分 经济法基础理论1

一、论经济法的理念&史际春 李青山3

(一)经济法理念的涵义和内容3

(二)经济法理念的确立和意义9

(三)经济法的理念与经济法13

二、略论经济法学研究路径与基本范畴体系&蒋悟真 李晟 冯辉17

(一)反思:经济法学研究路径的三大误区17

(二)出路:经济法法哲学的构建21

(三)重构:以基本范畴体系为起点23

三、动态社会契约论:一种经济法的社会理论之解说&郑少华27

(一)动态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与古典契约自由论的整合27

(二)动态的社会契约构造——以结社为中心展开28

(三)权力/权利配置:动态的社会契约论下的经济法主体定位31

(四)社会性与公益性:经济法上的行为之定性36

(五)资格限制与多罚性:经济法上的法律责任剖析38

(六)结论40

四、渐进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当代经济法:一个经验与实证的角度&刘光华 赵忠龙41

(一)中国经济法的“价值论”研究及其所引发的相关问题41

(二)作为“价值论”研究进路有益补充的经验和实证分析进路42

五、共识的价值及其提炼——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的学术史考察&肖江平48

(一)视角划分的逻辑和视角类型的提炼49

(二)共识的价值和“立体成像”58

(三)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的若干共识60

六、经济法功能简论&刘水林 雷兴虎63

(一)经济法功能的涵义63

(二)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64

(三)经济法功能的实现66

七、也论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关系&刘剑文 魏建国69

(一)从新的视角审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区别69

(二)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出发考察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联系73

八、程序理性与经济法的精神&吕忠梅 鄢斌76

九、论经济安全&陈乃新 彭飞荣84

(一)从经济法调整对象上去认知经济安全84

(二)经济安全的制度初设87

(三)与传统法安全价值的比较分析90

十、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曹明德93

(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93

(二)从生化经济到阳光经济的转变95

(三)生态经济的理论和原则99

十一、市场主体若干基本问题研究&管斌 王全兴104

(一)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一要素104

(二)市场主体制度的部门法特点106

(三)市场主体的类别107

(四)市场主体的资格109

(五)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配置111

十二、对市场中介组织法律规制问题的初步探讨&黎燕 杨妮 柴进114

十三、社会分配的公平考察——经济法的理念与制度分析视角&单飞跃 刘思萱 刘晶 廖北海121

(一)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配状况121

(二)收入差距扩大之成因分析125

(三)社会分配状态的公平审视129

(四)社会分配正义与法治创新132

十四、试论中国经济法与WTO规则的契合性——以经济领域的审批制度改革为视角&霍阳143

(一)WTO规则对中国经济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143

(二)回应WTO规则,中国经济法对经济领域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145

(三)中国经济法与WTO规则在规范政府经济管理方面的契合性151

十五、中国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实然分析与应然设计&韩志红156

(一)关于中国经济法法律责任的种类156

(二)承担经济法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的特点163

十六、经济法责任形态刍议&张守文165

(一)研究责任形态独立性的理论价值166

(二)传统责任形态的局限性及其超越168

(三)责任形态与主体角色的关联性分析172

(四)对具体责任形态的典型性分析175

(五)基本结论180

十七、论非法律惩罚——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展开的研究&鲁篱181

(一)非法律惩罚存在的必要性181

(二)行业协会非法律惩罚的性质184

(三)行业协会非法律惩罚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186

(四)法律惩罚与非法律惩罚189

(五)法律惩罚、非法律惩罚与司法处理191

十八、接近司法——经济法的诉讼问题&漆多俊 王新红194

第二部分 宏观调控法207

一、关于《宏观调控法》法律案命运的法学思考&杨紫烜209

(一)《宏观调控法》法律案的形成和主要内容210

(二)《宏观调控法》法律案提出的合理性215

(三)《宏观调控法》法律案被否定的原因和对策218

二、论宏观调控法的利益调控位序与层级递进结构&肖海军222

(一)宏观调控法调控的利益属性222

(二)宏观调控法的利益调控层面226

(三)宏观调控法的利益调控位序228

(四)宏观调控法层级递进结构的建立231

三、宏观调控法若干基本问题研究&林红珍 雷德明233

(一)宏观调控法制化的必要性233

(二)关于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234

(三)关于宏观调控程序化235

(四)关于加强监督,强化宏观调控法律责任235

四、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思考&吴文芳237

(一)宏观调控主体的法律界定与分类237

(二)宏观调控主体的权限配置及相互关系239

五、产业政策法若干基本问题初探&王先林245

(一)产业政策法治化问题245

(二)产业政策法的地位和体系247

(三)我国产业政策法的建立与完善问题248

六、量能负担与中国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熊伟252

(一)改分类所得税制为综合所得税制252

(二)合理确定应税所得的范围253

(三)兼顾纳税人的家庭扶养开支254

(四)完善所得扣除的相关规定255

(五)引进物价指数连动课税机制256

(六)协调与公司所得课税的关系257

七、征收制度若干问题研讨&屈茂辉259

(一)征收制度的理论索源259

(二)征收的语义确定261

(三)征收的目的与程序把握264

(四)征收补偿问题266

八、论我国投资的宏观调控及立法&卢炯星 盛四化270

(一)投资规模的调控及法律规范270

(二)投资结构的调控及法律规范274

(三)投资布局的调控及法律规范276

(四)结束语277

九、我国高新科技风险投资的立法探讨&陈俊278

(一)我国风险投资的宏观立法检视278

(二)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立法分析279

(三)有限合伙组织形式的立法引进280

(四)我国风险投资资金运作方式的立法探讨281

(五)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立法支持282

(六)我国风险投资的具体立法支持283

十、论对商业银行的法制化管理&程信和 杨春林285

(一)我国对商业银行实施法制化管理的现状分析285

(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法制化管理水平的若干设想与建议287

第三部分 市场规制法293

一、信用经济的法律维度&杨忠孝295

(一)信用制度的理论解构295

(二)信用法律制度的完善297

二、我国信用建设的法律思考&黄明欣302

(一)关于信用的思考302

(二)重建信用的法律对策306

三、信用危机的事后救济——PEF制度研究&姜一春 焦艳玲309

(一)PEF制度的含义和程序309

(二)PEF制度的实施方案310

(三)PEF的经济法律分析312

四、市场信用的法律求索——以经济法、民商法为视角&冯彦君315

(一)法律对市场信用的追求315

(二)经济法与民商法的配合317

五、中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几个问题&王晓晔320

(一)中国反垄断法草案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320

(二)中国当前反垄断立法的阻力328

(三)结束语332

六、自然垄断法律规制的两点思考&刘大洪 张剑辉334

(一)价格法与自然垄断规制334

(二)《招标投标法》与自然垄断规制337

七、因特网与反垄断法&王健340

(一)因特网中的“相关市场”340

(二)因特网中的具体反垄断问题342

(三)电子商务世界的反垄断问题345

八、美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发展趋势探析&郑鹏程350

(一)保险业适用除外350

(二)州行为适用除外351

(三)政治性请愿行为适用除外354

(四)劳资争议和集体协议适用除外357

(五)体育运动的适用除外359

(六)启示360

九、论强制说明义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的质疑及建议&应飞虎361

(一)信息不对称与强制说明义务361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的不足363

(三)如何修正364

十、论绿色消费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范锐敏370

(一)绿色消费的内涵、意义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370

(二)针对绿色消费的影响应采取的法律对策373

十一、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克服&李金泽376

(一)我国现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局限性分析376

(二)完善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对策393

十二、中国金融业市场准入之法律问题研究&汪敏400

(一)金融业的现状400

(二)WTO协议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402

(三)制定适合我国金融市场的准入规则403

十三、反市场操纵预防机制初探&程宝山 杜俊涛406

(一)市场操纵在我国的表现及其危害406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反市场操纵预防机制406

十四、我国证券市场自律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覃明娜410

(一)证券市场自律机制的地位和作用410

(二)完善我国证券自律机制的若干建议411

十五、论日本证券化的发展模式&朱崇实 赖继红414

(一)日本证券化概况414

(二)日本证券化交易的基本模式417

(三)日本证券化的法律分析419

十六、试论对售后服务的规范与监管&陈秋云 赵迅423

(一)售后服务合同与买卖合同的竞合423

(二)加强售后服务合同的规范与监管427

十七、反倾销:中国的外贸企业必须采取对策&曾艳君429

(一)“市场取向工业”的证明429

(二)出口商品的合理报价430

(三)产品数量的宏观调控430

(四)对国外反倾销投诉的积极应诉431

(五)价格承诺435

(六)争取进口商合作435

第四部分 企业法、社会保障法及其他437

一、变革时代的公司立法——以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的修改为中心考察&冯果439

(一)时代发展给传统公司理念和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修法成了不可抵挡的国际潮流439

(二)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修改评介444

(三)我国大陆公司法的修订势在必行453

二、公司多边治理问题研究&徐景和 廖斌457

(一)公司多边治理的类型457

(二)公司多边治理的前提459

(三)公司多边治理的结构461

三、试论我国上市公司有效约束机制的建立&刘焱白466

(一)对美国、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考察分析466

(二)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形成原因468

(三)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有效约束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470

四、社会保障法的本位选择和价值取向&樊启荣 林姜473

(一)资源本位与行为本位473

(二)价值目标476

五、论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法律制度的完善&许明月 曹明睿 张新民480

(一)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法律制度安排现状480

(二)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法律制度评价482

(三)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法律制度创新485

六、浅论工伤保险法的目的——从工伤保险法历史发展角度的考察&郭莉489

(一)工伤保险法产生的目的考察489

(二)工伤保险法发展的目的考察491

七、关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刘进494

(一)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与现状494

(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障碍分析495

(三)建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497

八、入世后中国农业保护的法理分析&温晓莉 柴荣500

(一)现状分析:入世后中国农业需要国家保护500

(二)比较分析: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保护主义及中国对农业的负保护501

(三)法理与法律对策分析:建立完整的中国农业扶持保护法律体系506

(四)结束语512

九、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法律对策&钱叶芳 何平514

(一)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社会经济根源514

(二)城市扩张法制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515

(三)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法律对策517

十、政府采购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侯玲玲522

(一)政府采购的性质522

(二)诉讼渠道的多样性523

(三)诉权525

(四)举证责任负担527

(五)鼓励私人原告起诉528

编后记530

热门推荐